2018-02-08 11:1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范爱萍

正德厚生 利国利民

——也谈工匠精神的内化要求


先秦典籍《左传·文公七年》记载:“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而行之,谓之德礼。”“六府”范畴涵盖人类技术活动的所有方面,“正德、利用、厚生”三事则阐述了在实践技术活动中的道德要求,是工匠技术师徒制教育方式沿袭下来的教育方法。“正德”居于三事之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标准的重要性;“利用”指的是技术活动的实用性;“厚生”指的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要满足利国利民的要求。


“正德厚生”是工匠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道德价值标准内化而成的职业要求,主要体现在“执着坚定的职业取向”和“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


先秦时期,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者多以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为主,重视实践与技术生产的实用性。墨子提出“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指出坚定志向是成功的关键,只有拥有坚定意志的人,其智慧才能得到充分发掘,否则即使有超人的智慧,也难以有所作为。然而,意志品德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长期的实践活动,通过不断的意志锻炼才能逐步加强,从而形成稳定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墨家注重在行为活动中道德品质的锻造,提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即强调“身体力行”,学习是为了用于指导个人的实践行动。


墨家倡导教育者应主动行教育之事,以教人为己任。所谓“行说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说人也?”就是这个意思。除此之外,墨家提倡创新,认为对于传统的技术文明要善于继承,并在其基础上挖掘出更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技术,更好地为社会生产服务。“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耕柱》)墨家的积极思考、求变创新的意识是工匠职业精神的显著表现。


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职业态度的体现。《诗经·卫风·淇奥》载:“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意是描述、形容工匠艺人在打磨、雕刻玉石、骨头制作器物时认真细致的过程,后用来比喻圣人、君子修德的过程。工匠通过日常工作中的勤学苦练,逐步形成“精益求精”的高尚的职业态度,同时在精神上锻造出属于这个职业所特有的坚强的意志品质。他们严谨的职业伦理规范,在古籍中也有详细的记载。《考工记》是我国目前所见的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其中记载了制造的器物的总体技术要求、标准尺寸等。


中国古代技术文明始于秦汉时期,当时的手工制造业发展迅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的传统手工业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认可,手工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国,慕名而来的购买和学习中国传统手工业技术的人群,络绎不绝。唐宋时期,制茶、印染、织造、制酒、桥梁等手工业技术已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先后诞生了如《陶记》《木经》《营造法式》等叙说工业技术的文献。此外,手工业生产的制度规范也逐步建立起来,开始实行“物勒工名”的管理制度,同时还制定了《均工》《工律》《工人程》《效律》等一系列法律与管理档案。工匠的技术规范非常严格,为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考核要求也十分严苛。因此,工匠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不仅造就了举世瞩目的技术辉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使职业行为的精髓——“执着坚定的职业取向”和“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得以延续,“正德厚生”的工匠精神得以发扬。


时至今日,勤学苦练,精益求精,重视职业道德的工匠精神,仍是我们的传家宝,值得认真继承与发扬,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