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3 10:4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田 朴

使命呼唤担当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世界所瞩目。今后如何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更高阶段的繁荣富强,是全党全国人民面临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这件大事,他在许多讲话或报告中有着深刻的论述,其中“担当”二字,常常被提及。诸如:


2014年6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说:“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2016年1月5日,在视察第13集团军时强调:“要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2017年5月3日,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号召:“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何谓担当?辞典的解释是:“接受并负起责任”,“常用于艰巨的任务”。通俗地说,就是勇挑重担。世间的事,尤其关乎国家前途的大事,都需要有正确的思想与理论指导,才不会迷失方向。但有了正确的思想、理论,还要敢于担当,认真做起来。如果只是空谈,坐而论道,再好的思想、理论也无济于事。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敢于担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组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五年,表现得尤为突出。习近平同志指出,“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今天,我们的国家已步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前面的路还很长,必须继续发扬勇于担当的精神,不断迈进。


担当,来自于使命。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揭示:“使命呼唤担当”。认识使命,才能勇挑重担。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一个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完成这一神圣使命,需要依靠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所担当。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仅战争年代应该叫响,和平时期同样必须强调。


认识肩上的使命,就要将它落到实处。新时代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唯有创新才能完成。习近平同志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这就要求,研究、制定国家建设规划时,应以此为指导;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时,也应该认真做到这一点;每个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更需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创新。


创新思想,拓宽了人们的眼界,但要做好每件事,完成每个任务,必须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近年来,全国兴起的“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就是有力的证明。“双创”,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让许多奇思妙想变为现实,大大解放与发展了生产力。


人类历史表明,有理想,敢担当,勇于拼搏,定能成就一番事业。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语重心长地说:“历史只会顾眷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疑者、懈怠者、畏难者。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铿锵有力的话语,必将大大鼓舞肩负历史使命、勇于担当的中国人民,为胜利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