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0 11:2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遥远年代的心灵之声

——读《古诗源》中的《古逸》


沈德潜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抒发情感的民族,很早就有诗歌出现。当时的“政府”为此还派出人员深入民间搜集(采风)。经孔子删定的《诗三百篇》(即著名的《诗经》)就是这一活动的经典成果。

不过,中国远古时代的诗歌并没有都被《诗经》所收录。清代学者、诗人沈德潜在其所编的《古诗源》中,设置了《古逸》卷。逸者,散失也。《古逸》卷,就是将那些散失于民间或某些著作中属于远古时期的诗歌收集起来,计一百余篇。

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是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毛诗·序》写道:“诗者,志之所之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古逸》卷所收录的诗,与《诗经》一样,充分体现了这个传统——反映现实,表达意志,抒发情感,针砭时弊。

卷中的第一首《击壤歌》,传说是中国诗的肇始。歌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直白而有力,给人印象十分深刻。那么,这首歌是谁唱的呢?据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所载,“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人击壤而歌”。壤,竹木做的器具,击壤,即类似于今天的打快板。也就是说,唐尧时代,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有个老人打着快板唱出了心中的歌。这是一首颂歌,它反映那个时代老百姓自由自在地生活,以及他们与统治者的和谐关系——你帝王的权力虽然很大,但对老百姓的事也不能随便干预。我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这老人一副傲视周遭,逍遥自在的样子活龙活现。

另一首最早的诗是《康衢谣》:“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据《列子》一书记载,帝尧执政五十年,却不知道天下究竟是治还是不治,也不了解老百姓对他是个什么态度,于是微服私访。当时有个孩子对他唱了这首《康衢谣》。意思是,让我们老百姓有吃有穿,不正是因为有了您的英明政策吗?如今大家都不投机不取巧,一切按自然法则办事,天下是何等的和谐呀。尧听了很高兴,问是谁教的?孩子说是大夫。复问大夫,这首歌谣出自哪里?回答此乃古诗。又据说,尧这次微服私访后作出了禅让于舜的英明而果敢的决定。

帝尧虽然是中国远古时代一位很有作为的统治者,但他谦虚谨慎,从不自满。相传他所作的《尧戒》这样自警道:“战战栗栗,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小土丘)。”即对任何事情,都要怀敬畏之心,认真去做,切不可马虎大意。否则,很可能栽倒在一些看似小事情的问题上。这个告诫,今天读来仍然是那样的振聋发聩。

旧版古诗源图册

稍后的虞舜时代,有首《南风歌》也很著名。歌中唱道:“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据司马迁《史记·乐书》介绍,“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大治。”看来,这首《南风歌》应是虞舜亲自创作的,或许可以称之为中国帝王的第一首诗。它说明,舜这位统治者非常了解民情,知道老百姓也有不满意乃至愤怒(愠)之处,因此他道出了自己的愿景,希望老天爷保佑,风调雨顺,让老百姓生活好起来,以缓解心中的愤恨。司马迁对此还作了点评,认为《南风》之诗所表达的思想与天地的意见一致,为老百姓所欢心,“故天下治也。”

舜即将退位时,也学尧的禅让做法,将权力交给了禹。据《尚书大传·虞夏》记载,舜禅让给禹,带头唱《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此时包括八伯(掌管四方诸侯的官员)在内的俊乂(指贤能的人)百工(指百官)都立即应和起来,舜于是又高兴地续唱,场面热烈而欢庆。这首《卿云歌》以日月光华为象征,告诉人们,禅让必将给社会带来连续不断的光明(即“旦复旦兮”)。

到了商周时代,有个叫伯夷的人,作了一首《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从诗的内容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已有了阶级对抗与斗争。伯夷是商代孤竹君的儿子,周灭商后他不肯归顺,还批评周武王是“以暴易暴”。由于耻食周粟,他携带弟弟叔齐一起逃到首阳山躲起来,靠采野菜过日子。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写了《伯夷颂》予以赞颂:“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一千多年后的哲人毛泽东在他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批评韩愈颂错了对象,指出伯夷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人。

《古逸》卷的诗,不仅反映远古时代的风云变幻,还记载古人的一种传统,即自警。熟悉中国历史的人知道,我们的祖先常在生活器具或祭祀用品上刻字,以作警醒或勉励之用,这种文字被称为铭。《古逸》卷就有许多冠以“铭”的诗。下面仅举几首加以介绍:

“盥盘铭”(盥盘,即盥洗的盘子,类似今天的洗脸盆):“与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意思是,与其陷于小人的包围,还不如掉进深渊。掉进深渊可以凭自己的努力,游出危险区,走上安全的彼岸。遭到小人包围(即陷害)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可见人际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险恶。

《笔铭》:“毫毛茂茂,陷水可脱,陷文不活。”含意与《盥盘铭》差不多,但它具体指出,如果陷进人与人之间的文诛笔伐,就没有活路了。

《衣铭》:“桑蚕苦,女工难,得新捐故后必寒。”作者同情养蚕纺纱的女工,说她们非常辛苦,因此劝勉人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看来,这可能是为女工而作、年代最早的中国诗篇了。

古诗源

《鼎铭》:“一命而偻,二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这是为宋正考父庙鼎所铸的铭文,见于《左传·昭公七年》。这位正考父,先后辅助过戴、武、宣三公,每次受命都很谦恭,未曾有人敢欺侮他。正考父说,这个鼎,无论用来煮干饭或稀饭,都是为了糊我的口。显然,这是一位有权有势而又保持低调、过着简单俭朴生活的好官。

上古时代,出好官,也出贪官,因此有了人民的反贪腐行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就作出反映,例如《魏风》中的《伐檀》与《硕鼠》,但写得比较隐晦,需要解释。《古诗源》收录的《忼慷歌》则不一样,它直接点到了官吏的廉与贪:“贪吏而不可为而可为,廉吏而可为而不可为。贪吏而不可为者,当时有污名;而可为者,子孙以家成。廉吏而可为者,当时有清名;而不可为者,子孙困穷被褐而负薪。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贫。独不见楚相孙叔敖,廉洁不受钱。”孙叔敖是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为官清廉,他的儿子却穷得叮当响,只得上山砍柴度日。《忼慷歌》反映的就是这件事。

当然,中国上古时代的诗除了“讲政治”,更有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诗经》可谓比比皆是,《古逸》卷也有。如《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垢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有趣的是,这首古诗却被一些现代人称为中国最早的同性恋之歌,即越人船夫爱上了乘坐其船的楚王弟弟鄂君子皙。虽然这个解读很前卫,但笔者不敢苟同。因为,摇船的并非男子,而是女人。你看,“蒙羞被好兮”,活脱脱的一个少女,怎么会是男青年呢?毫无疑问,这是男女之间的情歌,它用简洁的笔触,描绘那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因不敢当面表示自己对王子的倾慕之情,而将那份爱深藏在心中的神态,显得非常生动。

如果说《越人歌》描写的是一个女孩子的纯真爱情,那么《乌鹊歌》反映的则是一位已婚的女性忠于爱情不羡富贵的可贵品格。诗云:“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自高飞,罗当奈何?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传说春秋列国时,宋康王郊游下邳,看到采桑女个个非常漂亮,便下令在桑园里筑台(即青陵台),以便坐在台上观看。一天,他发现有个秀丽的采桑女气质特别好,被迷住了。过后让人打听,说是舍人韩凭的妻子何氏,便威逼其献妻。面对强权的压力,韩凭夫妻相拥而泣。妻子何氏以歌回答丈夫,这就是《乌鹊歌》。韩凭看着心爱的妻子被带走后,无法忍受,自缢身亡。何氏则从青陵台上纵身一跳殉情,并留下遗言:“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宋康王看了遗言,不禁大怒,当即下令在韩凭墓四五里处,挖穴埋葬何氏,让他们死后不能在一起。乡人对韩凭夫妇的遭遇非常同情,便在他们的墓旁各栽一棵柳树以示悼念。说也神奇,这两棵柳树长得很快,虽相距四五里,却出现根交于下,枝交于上的情景,夜里即使没有风,也能听到两棵树发出动人的声响,而且引来一对鸳鸯,交颈悲鸣,凄楚哀怨,后人因此称之为“相思树”。干宝的《搜神记》甚至认为,“相思之名,起于此也”。这个故事与《乌鹊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流传甚广,并产生很大影响。

忠于爱情的诗还有《琴歌》:“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据记载,齐人杞梁殖袭菖战死,妻子哭于城下,援琴唱了这首歌,七日而城崩。后来流传甚广的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很可能由此而来。

除了歌颂爱情,《古逸》卷也有赞美友情的。如《徐人歌》:“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称“延陵季子”,为人重信义。有一年,他出使晋国,途经徐国。徐国国君与他会见时,对其所佩带的宝剑很感兴趣,却又不便开口。季札看出主人的心思,却因接着要出使上国,必须佩剑在身,没法将它献给徐君,便决定回程再送。然而出使完毕后又经徐国时,徐君已经死了。季札在向故人表示哀悼时,恭恭敬敬地把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然后才离去。徐国的老百姓非常感动,唱了这首歌。后世许多文人纷纷写诗颂扬季札的高贵品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陈情赠友人》一诗这样写道:“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归来挂墓松,万古知其心”。

另一首《越谣歌》:“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有长柄的笠,类似今天的伞),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反映当时的越人不论富贵与贫贱,是朋友都能真诚地以礼相待。

《古逸》卷还收录一些反映英雄主义或侠客精神的诗歌。如《渡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赞赏的是古代刺客荆轲。据《史记》介绍,燕太子丹为了报仇,请了侠客荆轲前往秦国刺杀嬴政。荆轲在易水河边与燕太子丹等人作别时唱了这首歌,慷慨悲凉,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再如《楚人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战国时,楚怀王为秦国大臣张仪所欺,客死于秦,其后楚为秦所灭。楚国的老百姓在悲痛的同时唱出了这首歌,表示无论多么困难都要灭秦的决心。后来灭秦的果然是楚人项羽。

中国古人充满智慧,《古逸》卷有不少诗句极富哲理。如“屋漏在上,知之在下。”(《梁史》)“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汉书》)“足寒伤心,民怨伤国。”(《史照通鉴疏引谚》)“唇亡齿寒,河水崩其坏在山。”(《刘向别录引古语》)“墙有耳,伏寇在侧。”(《管子》)。“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现今仍为人们所引用。至于“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所。肺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山经引相冢书》),则显得诙谐幽默。

《古逸》卷还有些诗反映当时社会的某种真实情况,如“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史记》)。这种现象表明,原本处于“末”位的商业已经脱颖而出,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其收入超过了农业,也超过了手工业。因此,“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六韬》)

读《古逸》卷所收录的诗歌,有一种感受,即这卷古诗所反映的时代,上起三皇五帝,下至先秦,可谓相当遥远,但它所记述的内容仍然为今人所读懂,这不能不感谢汉字。历史告诉我们,汉字乃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为传承中华文明立下了不朽功绩。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一次两岸征文颁奖会上说,汉字“是最重要、最传承久远的载体,六百年前的小说,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现在高中生还能读,可是在西方,四百年前的英文现在根本没人懂。所以我们的中文是非常可敬的。”其实,何止六百年前,即使是两三千年前的汉字著作也难不倒今天的中国人。为什么?原因是,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一路发展下来,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它从不间断,且生机勃勃,这难道不值得崇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