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8 15:3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国清 林荫予

寿山石之福缘



福州寿山石有深深的福缘。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文化,称“福缘文化”。

“福缘文化”早在南朝时期就开始。其时,人们认为“寿之不可求,福之可永久”。于是,福州人开始用寿山石制成“石猪”作为求冥福最好的殉葬品,可能这种殉葬品意味着“宝盖之下有猪为伴是逝者最好的家”。1954年、1956年先后在福州仓山桃花山、仓山乐群路和北郊二凤山出土的南朝石猪的殉葬品,经鉴定,皆用寿山老岭石为原料制作的。随后,以寿山石猪作为殉葬品已成规模和风气,并影响到全国各地。据说,辽宁省也同样发现出土的南朝殉葬品石猪!

由为死人求冥福,到为活人赐福。它始于唐代。当时寿山广应寺的和尚用寿山石刻成佛珠,送“福”给施主。这是给活人赐福史的开始。为什么赐福要用寿山石呢?因为,寿山白石产自福州,故称“福石”。宋代寿山石登上了皇宫求福的祭坛。《宋会要辑稿》中记载:“绍兴七年六月十九日,明堂大礼,合用玉爵,系是宗庙行礼使用。今来阙玉,权以石代之,可令福州张致远收买寿山白石,依降样制造,务在朴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也记载:“五月癸亥大常寺申:宫宙当用玉爵、瑶爵十有五,以福州寿山白石代之。六月已酉降旨趣造。”。之后,寿山石一直以“载福”见爱于历代的帝王。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最典型。民间传说,朱元璋未发迹时曾到过寿山,睡在山洞里,用寿山石当枕头,却不意间治好他的癞头病。后来他当了明朝的第一个皇帝,令人选用寿山石刻制印玺,文曰:“大明皇帝之宝”。接着,明代皇帝用寿山石制成印玺的还有“成化皇帝之宝”、“成化御书之宝”等等,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朝康熙皇帝玺


清代的皇帝更喜欢用寿山石制成印玺以示得福。现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康熙遗诏》中说:“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子孙百五十余人,天下安乐。”康熙用福州的寿山田黄石制作了“五福堂”椭圆形小玺,为之庆祝。此说见于清代诗人何青芝的《寿山石图章赋》,赋说:“山原名寿,已膺五福之称;石到成章,自益三生之摹。”到了“康乾盛世”,皇帝自认为“洪福在天”,每每到天坛祭天,以至真至诚感动上天,保佑臣民。相传,一日乾隆帝睡梦中忽见一个白发白须的仙翁持天帝圣旨来宣。乾隆忙跪地接旨。谁知抬起头来,却不见了仙翁,唯留有一张黄纸,上写:“福寿田”三字。他不知是什么意思?第二天临朝,乾隆帝把梦中之事说了,请臣僚们解释“福寿田”,众臣面面相觑,不知所谓。退朝后,乾隆帝闷闷不乐回到内宫,又把这件事对太监们说了。一个太监忽然大声说:“有了,有了。”乾隆帝忙问:“有了什么?”太监道:“奴才祖籍福州府。福州北郊寿山乡产有一种石头称田黄石,质润如玉,十分金贵,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今‘福寿田’三字正应福州寿山田黄石之意。陛下有福,上天启示,速取田黄石来祭祀天地神明为好。”

乾隆帝见太监说得有道理,即派太监持旨到福州,要田黄石作为朝廷贡品。福州知府自然不敢怠慢,即选上好特大田黄石,由太监带回北京缴旨。话说这一天乾隆帝赴天坛祭天,满朝的文武百官随同。有趣的是,在供桌的祭台中央供着皇帝玉玺前却多了一个黄绫龙帕小包裹,大臣们都觉得新奇而窃窃私语。乾隆皇帝笑着解开黄绫帕,说:“这颗石头是福州府寿山乡的田黄石,就是‘福、寿、田’。只愿天下‘福寿田丰’,国泰民安。”话声一落,文武百官“喳”的一声齐刷刷朝“田黄石”下跪,并山呼“万岁,万万岁!”自此每一年皇帝“祭天”时,“福寿田”田黄石受天下臣民的朝拜。田黄石也因此被称为“石帝”。为了让福气随伴身边,皇帝还令最好的御工把整块的“石帝”雕成“三链章”:一章刻“乾隆宸翰”,一章刻“惟精惟一”,一章刻“乐天”,且三章由原石雕成的三条石链连接,链链相扣,活动自如,巧若天工。“三链章”如同秦始皇的“传国玺”矣!自乾隆以降代代相传,自然成了“传国之宝”。溥仪当 “宣统”皇帝时,一场辛亥革命把帝制推翻了。他舍不得这一件的“三链章”。抗日战争胜利后,已成了俘虏,还冒着生命的危险,把它藏在皮箱的秘密夹层里。后来参加思想改造,觉悟提高了,才把“三链章”献给国家,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还福于民”,供人观赏。

据统计,清代从顺治元年(1644年)始,至宣统三年(1911年),计267年,传10个皇帝,几乎每一个皇帝都喜欢福州的寿山石。其中,雍正皇帝有“雍正御笔之宝”等160余方。乾隆皇帝有“三链章”、“三希堂”等609枚。道光皇帝有“道光御览之宝”(芙蓉石)。嘉庆皇帝有“嘉庆御笔之宝”、“嘉庆尊亲之宝”、“嘉庆宸翰”等寿山石印玺。咸丰皇帝有“咸丰御览之宝”、“咸丰鉴赏”等。此外,慈禧太后掌权后,另制有“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慈禧皇太后之宝”的寿山石印玺,作为统治中国的权力象征。唯独宣统皇帝没有寿山石印玺,但他有“宣统宸翰”的寿山田黄石玺。

福兮福兮,福州寿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