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4 14:5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蔡天初



 

蔡天初

 

 

建瓯誉为“金瓯绿海”,是一座有着独特魅力的县城。建溪和松溪环抱县城顺着武夷山脉和鹫峰山脉,蜿蜒起伏,婀娜多姿顺势而下,汇合于闽江。建瓯两溪夹一盆,山清水秀,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建瓯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留存了诸多名胜和古迹。

今年初秋,随采风团走进建瓯。我带着赞叹、惊羡的目光,在现存的6个城门(楼)中往返流连。我知道这一切全然是伟岸的古城门所致,当亲近它,一种古色古香的光芒,便在眼帘弥漫开来。目不暇接的古城门奇观状景,在默默地散发着历史的芬芳,流露出当年的华贵风采,有如气势磅礴的“凝固乐章”,一一展现在你面前,那气派那神韵那风采,在心中訇然作响,引起我浓厚的兴趣和不尽的遐思。

 

历史之久

 

建瓯筑城的最早历史记录可远溯到设立福建第一个县,东汉建安初年(196年)建安县时期,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治县后筑其城堡,重兵把守,称为“子城”。设4个城门,东门为“永庆门”、西门为“昭化门”、北门为“丰乐门”、南门为“双门”。现耸立在繁华市中心人民路上的“五凤楼”,就是在“双门”原址上,筑建成三个门洞的城楼,至今也有千年历史,是现唯一留存的一座城楼,成为远古历史珍贵的见证。

有三个拱门洞的“五凤楼”,把建瓯城门(楼)抬到了一个极是瞩目的位置,是我省仅存的一座有着三个门道规格和仪制的帝都古建筑。五凤楼是闽王王审知之子王延政于南唐保大元年(943年),也称五代后晋天福八年、闽天德元年,在建瓯称帝时所建,属宫城正门,取名应有“五凤翅翼、风云集瑞”之意。明代改称“谯楼”,清代名“镇安楼”,民国时楼上设大鼓,又称“鼓楼”,楼南北两面悬挂牌匾“雄镇南天”、“恩迎北极”。与之遥相呼应的原还有钟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41年前后),楼顶悬清康熙二十六年铸铜钟一口,“有形伟声宏可传十里”之说。

我兴致勃勃登临了“五凤楼”,眼前是一条纵贯南北穿过三个城门洞的笔直大道,身后是凝重的高楼,城楼下车水马龙人潮如织,一派繁荣景象扑面而来,令我兴奋不已,难以想象这是一座至今千年的古城楼。当我再一次注目和抚摸见证历史的古城墙时,眼前接替浮现出金戈铁马、烽火连天、商贾如云的场景。五凤楼几经兴废,拱洞始终保持原石砌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重建在1980年,楼上增加一层,东西两侧新增楼房二座,而最近一次重建是在2004年,主楼采用明清重檐歇山式建筑风格,有双层飞檐、四围红柱,雕梁画栋,极富古城风韵,又具时代新姿,现为文化活动中心,成为集瑞呈祥的“市标”。

建瓯素有“八闽首府”之美誉,曾一度是福建和闽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是由于经济的活跃,军事地位的重要,历史上成为重要商埠,是兵家必争的战略之地,也不可避免成为古战场。在兵荒马乱中,历经频繁战乱、水灾等祸患,城墙屡圮屡修。据《建瓯县志》记载:“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建安郡守王蕃始筑城于溪南覆船山下(今中水南一带)。南朝刘宋元嘉初年,太守华谨之将城迁往黄华山麓。梁朝末年被长沙侯萧基焚毁,太守谢谒改在溪西(今水西一带)立栅为治所,后陈朝刺史骆文广又把城迁至水南覆船山下”,可见历史上城址多次迁动,城门位置不断变迁,曾建有多少座城门(楼)说法不一,也不必细细考究。

历史的年轮转到了唐大历十三年(778年),可能因军政管理需要,州城寄治于县署后,唐建中元年(780年),刺史陆长源迁城于黄华山麓,筑城为州治,建了颇具规模的城墙,设9个门。现留存的5个城门,除通济门是明洪武二年(1369年)所建外,其南面通仙门(当时曰资化门),西面威武门(当时曰西津门)、临江门和近在城关水南新大桥工地施工中发现的“广德门”(当时曰建溪门),都是历代在当时所建的原址上重修或拓建。这就是建瓯现在作为历史遗迹的城门,因而也就有了“古城”之名。有趣的是,此后多年里,城垣经过多次变迁改建,城门又基本定形于明洪武十九年所建的模式上,即设城门8处、城楼8座,因此建瓯古城又俗称“八门城”,而从此流传。

悠久的城门被千年历史浸泡着,延续着他们的文化,绵延悠长,生生不息。城门的历史,于是成为历史之门,令无数仰慕者陶醉其中,让你流连、徜徉;让你惊叹、快意;让你感到应该共同来尊重和关爱。幸运的是,今天建瓯各级人民政府对祖国文化遗产十分重视,城门早纳入加强保护和管理之列,做了大量感人的实有成效的工作。

 

建筑之奇

 

古代武器落后,城门是古代庞大而又严密的军事防御工程。城门有着防御与攻击能力,同时具备远眺观察和让城内外的人出入交通、防洪等功能,奠定了它的基调和背景,而建瓯城门在建筑的手法上又拥有其独特之处,无不让人为之赞叹。

我惊诧于建瓯城门洞的建筑美学。现留存的威武门、临江门、通济门、广德门的门洞深均达21米,而通仙门门洞深达到24米,这在中国古城墙中也很少见,在我省尚未发现超过此深度的城门。

通仙门,位于城南偏东方向,面临松溪,依水而筑,眺望梅仙山,传说山上有仙人炼丹而得名,是现唯一留存完好的城门。我顺着河床来到城门南墙门下,走进门洞,在一脚踏上去的瞬间,眼前的景象让我吃惊,24米长的洞腹宽度并不一样,设计成从洞外向内,分3段逐步扩大,形成三道梯形遮挡墙,这种为有利于箭手攻防,结构严谨的设计,心思巧妙极了。驻足门洞,有一阵阵新奇感觉,欣赏占据了我大部分时间。在洞内还可窥见留在洞壁上的石沟、石槽和石板、石条,这些城门结构遗迹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那用石头做的“门轴”轴底。看着这硕大石轴底,不能不让人想象到当时这里的朱红城门该是何等沉重,数千年后我们似乎仍能感受到,那厚重的大门被打开又缓慢地推向两边时,发出的“嘎嘎”之声,它让我感到时间的深邃和神奇。

“深门洞”赋予建瓯城门丰富功能,城墙显得非常壮观而有气势。从通仙门外侧壁的形制和大小来看,墙壁外表几乎完全以无砖文的大砖砌成,不采用内壁常用的簿砖,砖缝间抹灰不多,城墙外侧壁比内侧壁平整陡直,显得更加巍峨险峻。同时我发现这里的城墙内、外侧壁之所以保存较好,均是因雨水从沟渠内排干的,筑建得相当科学又相当坚固,可以想象这座城门当年是多么高大,多么坚固,同样令人称奇。

我沿着仓长路,依依不舍走出通仙门,见到城门的青石路面斑痕累累,深浅不匀,凹凸不平,承载着千百年来人踩马踏而留下的历史痕迹,不禁令人遥想千年前的一个个传奇故事。伫立中一种新鲜感伴随一种沧桑感,从心底油然而生,仿佛听到那马嘶人喊、角鼓齐鸣的征战声,想象着当年旌旗蔽日、征尘滚滚场面。通仙门的建筑原应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城门。“闸楼”在最外,起升降吊桥之用;“箭楼”在中,供射箭之用;“正楼”在最里面,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叫瓮城,也是屯兵之地。我们伫立于通仙门城墙下残存的遗土上,仰望两侧,还可见到突出在城墙外的瓮城墙遗迹,有雉堞,又叫垛墙,与城门墙成90度角,守军可居高临下,极为科学。成语“瓮中捉鳖”可以说是瓮城功能的最生动的描述。现在建瓯城内,还有沿用历史名称的“马军营”、“校场巷”、“南营巷”等,可见当时兵力之强并配备有骑兵,是具有很高水准的城门(楼)。

城门是我国古建筑中宝贵财富,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杰作,今天已属于人民大众。

 

民俗之丰

 

城门是古代军事防御工事,城门又作为独立的建筑物,不仅出于建筑的角度,运用想象力,倾注工匠们的感情色彩,而更重要是有鲜明个性表现,在历史的长河中赋予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

县博物馆黄丽霞馆长向我介绍,建瓯城门还有“8门9关公”的说法:唐建中元年(780年)有8处城门,每座城门内不远处都建有关帝庙,祀关羽圣帝君,8座城门就有8处关帝庙,但在管萄街北段有一座周仓庙,在周仓庙的大殿里塑有关帝像,而周仓是关羽的部将,其塑像在二殿,因此就有了“9关公”之说。我兴之所至来到距通仙门不远处的横街18号“法云寺”,这里是现唯一留存的关帝庙,不知何因关帝庙与法云寺联系在一起,只见内塑精美关公座像,香火极旺。在城门旁建关帝庙,城门与关帝庙组合成了意趣深远、内容丰富的景观,这可能是建瓯城门独特的、靓丽的古风今俗。在采访中我还了解到,在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佥事彭诚在各城楼前曾建亭8座,并趣称谓:“永亭、太亭、肃亭、涵亭、得亭、宪亭、廊亭、清亭”,因此我说建瓯还可称“8门8亭9关公”。

我们看到,民俗既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又传承我们民族历史,正如我国各地城门的朱红大门,几乎都装饰有巨大的金黄色门钉,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篇大文章。又如,城门上多建有楼,门楼有“楼阁式”、“碉堡式”,除了标示位置、驻扎军队、眺望敌情的作用外,还见证着古城门不老的传说和故事。据《建瓯县志》记载:“明洪武十九年,城垣上建楼阁34座,窝铺76间”,但现城楼仅存太保楼,又称太保庙,与通仙门同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几经兴废,但都保留重檐歇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保留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建筑风格。在太保楼旁边还有座“大王殿”,不知始建于近代何年,同样保留、传承了太保楼和五凤楼建筑风格,大雄宝殿里的斗拱、屋檐、照壁、神龛、吻兽、窗门、石柱、石鼓同样无不体现出中国民俗元素,掩饰不住照人的光彩,令我目不暇接,让人啧啧称奇。又如,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瑰宝,是炎黄文化的一个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在太保楼上走到哪里皆有入目的楹联,我不失时机地摘抄了下来:“一片当年长桥境,千秋此地太保楼”;“斗间妆紫气明月照清溪,云外筑神楼芸看留大殿”;“千载成名祟祀典,万年宗社属神灵”。在太保庙里敬奉的“神灵”是本地的地方神,99位太保爷,用樟木雕刻,栩栩如生,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十五和七月初七太保生日,更是人流如织抬着供品,楼内必演几天大戏,热闹非凡,成了古风今俗的展台。

建瓯城门传承着五彩斑斓的民俗文化,同时也讲“门道制度”,城门取名和城门数量尚有讲究。一般城门取名以朝向方位“东西南北”门为简名,取重文礼或吉祥意为复名,有的还取哲学观念或重大历史文化纪念史实为名,较为自由。而对城门数量特别注重讲究,城门数量严格视“行政级别”而定,县城只能开设4门,州、府可开设8门,具有“上配天之八风,下合地之八卦”之意,帝都一面可开3门。建瓯东汉献帝建安初年建县,唐高祖武德四年升为建州,宋绍兴三十二年改建州为建宁府,建瓯历史上出现“一府二县三衙门”行政格局,随着县府、州郡治所的升级变迁和历史朝代的更迭,因此形成城中城、城套城,除了留下珍贵的城门印迹外,又有了“一城多门,一门多名”的佳话,成了绚丽多彩历史的无言记录者。

建瓯城门深植于悠久厚重的千年文化土壤上,延续着那些久远的历史传奇,早已闻名遐尔,而盛名绝非仅此而已,建瓯城门与经典的山水风光和悠久的人文胜迹相得益彰,成就了建瓯独特的景观和价值。中国的门,创作出“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寓意超越自我,如今的建瓯市拥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枢纽,打开了实现新跨越的大门。

我为魅力古城建瓯骄傲,建瓯古城永远年轻。

本文原载于《走进建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