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2 10:5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登豪



穿行溪源山水


林登豪

 

不久前,摄影界的“发烧友”惊喜地告诉我,闽北的茫荡山西南有个很唯美的峡谷。尔后,又看了他拍摄的一些光影极佳的相片,更加令我神往。这次我如愿来到这个神奇的峡谷,它仅离南平市区(现为延平区,下同)约五公里左右,真是名符其实的城市后花园。溪源峡谷系中生界犁山群地层,由变质岩、砂砾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沉积组成,海拔从100米至1255米,相对落差1000余米,生态环境不亚于赫赫有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溪源峡谷景区有溪流、湖水、生物等自然景观,更有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南平的古八景之一的“中岩瀑布”群——飞流直泻于峡中茂密的森林之中,极目远眺,好一个“一派高从碧嶂来,白云满地走春雪”的气势油然跃于眼前。而在溪源风景区中,还生长着许许多多的珍稀植物,据考证这里拥有长序榆、沉水樟、银杏等1500多种植物和白山鼠、娃娃鱼、石鳞等数10种珍稀动物。令人称绝的是,在这里,竟然存活着在欧洲绝迹多年的“小叶买麻藤”,俨然就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

急急忙忙来到峡谷口,我抬眼凝视,大峡谷的山峦高耸入云,满山浓荫苍翠,黛绿嵯峨,景区里,山峰对峙,溪水相挟。往山里面穿行,一阵山风吹来,刹那间,林中枯黄的落叶纷纷扬扬,在时而急,时而缓的风中漫飞着,仿佛一只只蝴蝶翩翩曼舞。躲在密林深处的小鸟叽啾声此起彼伏,它们兴奋地与大自然对话,随风传来的涧水潺流声,宛若天籁一般。倏而,不知是受了什么惊动,一群雀儿“扑嗤”地拍翅而起,犹如天女正在散花。十里溪山的溪源峡谷拥有72曲、12窟、36景,如同未加雕饰的宝石,点缀山水中。而许多的景观都伴随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令人不禁浮想联翩,恨不得立即穿越时空,踏入悠远的传说王国。这里溪水缠绕,山花烂漫,一边流水淙淙。一边绿树葱葱。抬头,白云在山间缭绕,忽聚忽散,舒卷自如……似乎转眼间,仙人们就会踏着浮云,笑容可掬地出现在你的面前。

云浮山动,山随水活。溪源峡谷之水,变化多端,颇有灵气。有猛浪若奔的激濑,也有汩汩流淌的细流;有飞流直下的瀑布,也有潜入于岩的冷泉。山转溪折,时浅时深,时迂时湍;浅则成滩成泽,深则为潭为窟,迂者澄碧如镜,湍者击石溅浪。水声亦奇,小者细如莺语,宛若归隐者拨动的琴弦;大者雄若怒吼,犹如暴风雨前的惊雷。山光水色,上下交映,犹如一幅浑然水墨长卷。

来溪源大峡谷就不能不去溪源庵,该庵始建于北宋,传说中,它是为祭祀萧法明(萧公)在此修炼成仙而建的。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宋理宗将在溪源庵修道成仙的萧公及张、刘、连、邵五位真人封为“五大圣者”。走近溪源庵,从外看去,这座古庵分为上下两殿,上殿朝西当峰,称德云祖殿;下殿面北临溪,称圣君宝殿,两殿相距两百余级台阶。庵里的香火极为旺盛,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萧公庙会,各地闻讯赶来的游人、香客数不胜数,更有许多信众就在这里夜宿祈梦,以求个前程指引。南平溪源庵的萧公,既是当地一位神化了的传说人物,也是民间所供奉的五圣君之一。萧公(1108-1152年),大田人氏,号法明,曾伏毒龙于井中,收妖魔于石洞,善迹遍布周边各县。萧公少年立志结友慕道,初到溪源,神法种田,梦遇仙翁,点化山虎,亲朋好友、翦除妖魅,东海驱石,惠泽乡民,坐化凤冠,永护乡邻!因此“萧公”的灵性四处传播,千百年来香火不断。

我伫立上殿前凝视凤冠岩。只见这巨岩扁若危墙,拔地凌空,如孤掌劈天,指端错落;岩隙寄生苍老的黄杨、杞树,仿佛盆景里的一片灵珉宝石。

我一路走来,只见幽深的峡谷里石壁对立,怪石嶙峋,千屏万嶂,峰回路转,各种树木花草争奇斗艳,溪流随山石而曲水迂回。突然,我被巨岩上的题字吸引了,急冲冲走近一看,就发现明代石刻:八月卯日陪余柏坡宪伯溪源庵赋《减字木兰花》二章

 

万峡突兀,路转林回天外出。

高阁临流,却占溪山第一秋。

波生碧渚,雷声忽送上山雨。

古寺投梼,山皈巉岩日已侸。

 

源庵溪上,绣岭瑶岑簇相向。

天已半晴,老眼观山眼倍明。

并君携手,碧水丹山开笑口。

秋雨溪头,折柳明朝是去舟。

上虞范来贤

作者范来贤是何方的“神仙”呢?原来,他是延平知府。知府在品级上还比按察佥事高,一般为正四品。但是,知府必须接受按察佥事的监督——“凡是官吏好坏,政务利弊,试佥都有权纠举。”明代的分巡道是按察使派出的大员,一般以按察司副使或佥事担任,分巡省内若干府县,有的驻省城,有的驻辖区内州县,但都应定期在辖区内巡视,监察府州县官,促其遵法守纪。因此,余柏坡此次来延平就是以按察佥事的身份而来,而范来贤作为受其监督的知府,陪同余柏坡游溪源庵也在情理之中。

原来,早在明代,这里已是颇有名气的旅游佳境。余柏坡远道而来受到时任延平知府范来贤的热情接待,身临如此美景之中,余柏坡感慨万千,赞叹溪源峡谷景色佳绝之余,欣然挥笔题写“第一山”三个大字。范知府也口占词二首,夸赞此处金秋时节的良辰美景。词的上阕描述溪源秋色胜景,峡耸路回,高阁临流,瑞草葱茏,古寺斜晖,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句显然是咏叹中岩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气势。下阕反映作者感受“绣岭瑶岑”的清新,令自已“老眼观山眼倍明”,喜获览胜的愉悦。折柳送别寓意无论漂泊何处都能枝繁叶茂,“柳”与“留”谐音,含有挽留余柏坡之意。

阳光透过密如网的叶间筛落下来,我从斑驳闪动的碎光中走过,恍惚中颇有如诗如幻之感。远远望去,青山似黛,树木翠绿,层层叠叠,流光溢彩,一派幽远的世外桃源意味拂进脑海中。我伫立突兀于外的岩石上远眺,万象逶迤足下,引人去感知生命的渺小。是的,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人又何必去为那纷纷攘攘的俗情而纠结和郁闷。天穹下,扯一片白云为披风,踩着满地的芬芳,将所有的凡尘俗事统统地扔在山谷中,任其自腐。

哦,一条幽长的峡谷向层层叠叠的山峦延伸而去,山山相连,搂肩搭背地环抱成一个半圆形的绿圈。进入10里长的峡谷,村落、梯田逐步后退,天与地均受对峙的山崖排列、规范,唯有留下缩峡而曲折的通道。走在林间,浩瀚的大自然如此和谐,如此宁静,如此透明,如此致远。在这样的氧吧中,我的心灵感受着日光浴,任自己神采飞扬,悠然地禅悟自然的本真

本文原载于《走进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