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6 23:0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锦萍



邵武行桥与摆果台民俗

 

黄锦萍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民俗,民俗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于人民,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之中。民俗活动活跃了乡土文化,经过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使民俗活动得以代代传承。古老的习俗被一代代炎黄子孙传承下来,它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文化韵味,至今仍感染着我们、吸引着我们。

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邵武,有两个民俗活动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那就是“七夕行桥”与农历八月初五的“摆果台”民俗。当我深入了解这两个延续千年的民俗,探寻着邵武的文化根脉,感受到很多民俗传承都蕴含着百姓的期盼,有些愿望不能久久地压在心里,必须找一个灵魂的出口,借一种仪式说出来。还必须说得有出处,做得有理由,才能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这就需要有一个释放情感的民俗活动。

 

“七夕行桥”女儿心

 

“行桥”习俗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大多称为“走桥”“踩桥”“走百病”等。福建的走桥习俗广泛分布于整个闽北,延平、建瓯、政和、松溪、建阳、浦城、顺昌等东部的县市叫“走桥”,时间定在农历五月初五或初六;而光泽叫“量桥”,邵武则叫“行桥”,时间都在农历七月初七。叫法虽有不同,其含义与做法却基本相同,有明确的信仰目的,主要是为了死后能顺利通过阴间的金桥、银桥和奈何桥。

邵武城郊镇芹田村的“行桥”为邵武方言,走桥的意思,起源于元末明初并传承至今。芹田“行桥”的桥叫“通济桥”,也叫“父母桥”,行“父母桥”是祈愿在世的双亲幸福长寿,悼念去世的父母,祝愿他们早日超生。每年农历七月初六这天,来自邵武城乡、邻县光泽,甚至江西黎川、资溪的妇女们都会聚集到芹田村,参加七夕行桥活动。城郊镇文化站站长吴秀明带我去芹田村看“通济桥”。桥头处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上不是刻着“通济桥”,而是“父母桥”三个红色的大字。桥不长,一眼就望到了头,桥身长度也就500米左右,桥护栏显然翻修过,护栏石板上刻着24孝图浮雕,讲述着历代二十四个孝子的行孝故事。“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之精髓。24孝浮雕图准确地表达了“七夕行桥”的主题。在芹田村长大的吴秀明说,孝心是能够感动天地的,每当“行桥”前夕,总会下一场或大或小的雨,把“通济桥”冲洗得干干净净,好让来这里行孝的女儿们边走边行跪拜礼。

七月初七子时,行桥开始,穿着鲜艳传统服饰的妇女们手捻佛珠,在桥的两侧点燃香烛,鸣放鞭炮,口念弥陀在桥上缓缓地来回行走。看热闹的大人小孩穿行其中,人群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午夜后行桥进入高潮,僧侣口念佛经,手洒圣水,缓缓而行,乐队奏乐紧随其后。参加行桥的妇女双手拈香,口念弥陀,簇拥着僧侣缓行。妇女们在桥的两侧和栏杆上插满了点燃蜡烛,摆上各种水果,燃放鞭炮,给看热闹的人分发果品。爆竹声响彻夜空,跳跃的烛光映红了天,妇女们口念祝福语,虔诚地为父母祈福:“一心尽礼礼世尊,目连投胎报母恩。十月怀胎娘辛苦,日间食了母娘奶,夜间睡在母娘边——在生父母延福寿,过亡父母早超生”。行桥中,许多老人在子女或孙辈们的陪伴下行走,缅怀已逝父母,感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提醒人们要尽快尽早孝顺父母,尊老敬老。这真是一个“重孝道、懂感恩”的优良传统习俗。

邵武“七夕行桥”,按顺序须走过三座桥,首先是芹田的“父母桥”通济桥,然后是南关外的“夫妻桥”白渚桥,最后是东关外的“子孙桥”三公桥。七夕这一天,上了年纪的妇女们呼朋唤友,成群结队,次第走过三座桥。行“父母桥”的寓意着尽孝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尊老敬老;行“夫妻桥”祈望着夫妻和睦恩爱,举案齐眉,白头偕老;行“子孙桥”祈盼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子贵孙荣。走桥活动没有固定的开始时间与严密的组织程序,早来的人早开始,晚来的人晚加入,以个体为单位进行。信众以中老年妇女居多,只见她们头上梳着“柴把髻”,身上穿着红色大襟上衣,脖子上挂着弥陀珠,胸前挂着“五香袋”,口中念着“十朵莲花经”,围着桥中间的案桌一圈又一圈地行走。走桥讲规矩,不能只走到半中间就回头,要走透头尾两边桥头,绕走七周。走桥结束后,在一座寺庙里举行投粽祭祀屈原活动,妇女们在包好的粽子上系上红丝带,使劲往空中抛,那场面相当壮观。

现如今,“子孙桥”、“夫妻桥”已多年没有举行“行桥”活动了,而“父母桥”依旧年年岁岁地坚持着。“行桥祈福”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为父母祈福,为夫妻祈福,为子孙祈福。天下父母养育恩,七夕行桥女儿心,这项以乡村妇女为主体的民俗活动,是淳朴、善良、感恩、报恩最直接的表达。

 

惠安祠里“摆果台”

 

和平镇坎头村的惠安祠和坎下村的中乾庙,均奉祀着“福善王”欧阳佑。农历八月初五是欧阳佑的诞辰日,当地村民称之为“圣诞”。每年这一天,和平镇一带民众以中乾庙为中心跳傩舞,在惠安祠“摆果台”供奉神灵,朝贺圣寿。所谓“摆果台”,就是将上年农历八月初五以来,一年内的四季干鲜蔬果共120种摆出祭祀神灵。奇妙的是,一年内的各类蔬果上“摆果台”时仍然色泽鲜艳,不腐烂,不变质,如初上市的鲜果。当地民俗专家介绍,古时候村民采用以井水与窖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保鲜,在没有冷藏冷冻保鲜设备的古代,这种特殊的保鲜技艺堪称一绝。《惠安祠簿·公派果子号数》对“摆果台”的仪式、规矩、各号各司其责的事务、职责,所摆出的120种蔬果均有明确的记载。这一天还有戏班在祠庙内唱戏,周边诸坊的信众也都汇聚惠安祠,念弥陀的老妪聚集祠中念佛,为乡民祈福。其中有“备果酒以奉衿耆”的传统项目,体现了当地敬老尊贤之遗风

和平镇导游黄学义对这里的民俗风情了如指掌。他带我走进坎头村下城桥畔的惠安祠,这里就是摆果台的祠堂。惠安祠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原先是唐镇将上官洎及其子上官兰的享祠。因上官洎号惠安,故名“惠安祠”,是典型的清代康乾间建筑。惠安祠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坐西朝东,两进殿,五开间,抬梁与穿斗混合构架,重檐顶。前殿屋顶铺的沟瓦原先为铁瓦,由熟铁锻造而成,牢固得很,可惜的是1958年“大炼钢铁”,铁瓦大多被拆卸熔炼了,如今只残留几片作为记忆。大门牌楼内天井前为可拆卸的活动戏台,每逢民俗节庆就在这里演“三角戏”,长方形的大天井两侧是廊楼,为观戏楼,按现代人的说法叫“包厢”,供有身份地位的达官贵人专座。想象着一阵锣鼓声从舞台上传来,乡民熟悉的“三角戏”咿咿呀呀地开演,戏迷们随意地坐在板凳上,吃着飘香瓜果,听着熟悉的乡音,那一种场景一定很民俗。

那么,欧阳佑为什么会成为邵武千余年来民间信仰的主要神祗之一呢?导游黄学义开始讲故事了。原来,欧阳佑为隋代洛阳人,曾任温陵(泉州)太守。隋大业十四年(618年),欧阳佑调任蒲西,上任途经邵武时,听说隋代已被唐所灭,他耻于事二主,于是带领全家跳河自尽。邵武人感念欧阳佑的报国情怀,将其夫妇合葬于大乾山,并在墓侧立欧阳太守庙奉祀。宋代朝廷对其进行敕封:康定元年(1040年)封广佑王,元丰五年(1082年)封佑民公,政和六年(1116年)封广佑王,后来累封至“仁烈显圣文惠福善王”。欧阳佑并未在邵武任过职,也没有为邵武百姓做什么事,邵武百姓敬重他是因为他有可昭日月的大忠大义,是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百姓对善恶的评判往往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黄学义带我去看欧阳佑夫妇的墓地,就在欧阳太守庙左侧,属夫妇合葬,墓地干干净净,没有野草丛生,显然常常被村民清扫。

导游黄学义详细地为我介绍了这里的“摆果台”祭祀民俗。现在摆出120种果蔬并不稀奇,然而在千百年前要在农历八月初五这一天,摆出上百种四季干鲜果蔬就非常稀罕了。当地村民说,他们的先人采用多种方法对鲜果进行保鲜,如用米酒对春笋进行保鲜,且一斗米的米酒只能保鲜一颗笋,可见保鲜的难度。此外,他们还采用井水、深窖埋藏的方法保鲜,有的方法现已失传。每次“摆果台”,黄学义都会来这里凑热闹。好大的一张台子上,整齐地摆放着120余种干鲜果品,全用红色的盘子装着,有山珍野果、也有水果,有蔬菜……有些果品还是第一次见到,比如当地特产的刀柄豆,浑身绿油油的,像碧玉一般,非常诱人。惠安祠保存了一部庙志《惠安祠众簿》,里面详细记载了“摆果台”的120种果蔬的品名:有豆角、刀背豆、生苦瓜、浸杨梅、梨俚、香元、蜜榄、生马荠、葡萄子、西瓜、石榴、莲子、地茄子、煎糕炒、稍瓜、春笋……一些果蔬如今在当地已难觅踪影,但也加入了一些古代没有的瓜果,比如台湾的莲雾、菲律宾的芒果、泰国的红毛丹,越南的坚果、以及本地产的金灿灿的黄金百香果。时代在变迁,瓜果可以更新,但传统民俗却要原滋原味保留的。2008年,摆果台果蔬保鲜技艺被收入南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与其他优秀文化遗产一样,所体现的是集体性和程式化,传播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邵武的行桥与摆果台民俗,让我感受到“报恩”文化在这里根深蒂固,村民们已经习惯了将知恩图报,行善积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将此优良品格传给子孙。

本文原载于《走进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