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2 11:2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廖逸兰

北洋时期的“将”和“帅”


袁世凯         蔡锷             黎元洪          冯国璋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出现了数不清的“将军”、“大帅”。这些“将”“帅”,兴亡之速,令人叹为观止。现仅就平日阅读所记,试将这一时期的“将”“帅”,按军衔、职务和习惯称谓略作区分如下。

一、加封与军衔级别相对应

旧中国,现代意义的军衔,诞生于1905年。这一年,清政府仿照西式军衔制度,将新军官制(军官军衔)分作三等九级,即上等、中等、初等,每一等又分作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其中上等第一级称正都统,第二级称副都统,第三级称协都统。民国建成后,1912年8月,新军改制,其上等官的三级相应地改为上将、中将、少将。其中上将对应的职务为陆军总长、海军总长、参谋总长和各巡阅使等;中将对应的职务为陆海军次长和参谋次长、督军、师长等;少将对应的职务为各部司长,各巡阅使署、督军署参谋长,旅长等。这一时期,还有加衔制度,即当某人升到某一职务,因受军衔停年或名额的限制等原因,暂不能晋升到与其所任职务相应军衔时,便采用加衔的方法,使其所佩军衔与其所任职务相符合。

张  勋         段祺瑞      吴佩孚         张作霖

二、封号与职务、称号相关联

作为职务的“将”“帅”,又可分作三种情况。一种是以明确的职务而存在的,即大元帅、元帅、副元帅。以大元帅作为一级职务。例如1927年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安国军政府大元帅。按《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令》的规定,这时的大元帅,不仅统帅陆海军,又具有国家元首的身份,对外代表国家,同时也是行政首长,行使行政权。

另一种则不是明确的职务,而是一种代称。《临时约法》中规定,大总统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这里所说的大元帅,既不是一级军衔,也不是如上面所说的明确的职务,就像“元首”往往代表国家最高领导人一样,这里的大元帅实际上代表着军队的最高统帅。北洋政府的历届首脑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段祺瑞等都曾以大元帅的名义发号施令。可以说,这里所讲的大元帅实际上是军队和行政最高领导的代称。

还有一种情况,则是职务与称号的叠加。1914年,袁世凯为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控制,下令裁撤各省都督,在京师特设将军府,设上将军和将军。这些上将军和将军,或留驻京师,承大总统之命,会议军务,校阅陆海军;或派驻外省,组建将军行署,督理军务。将军府的上将军和将军,多是已获得上将和中将军衔的高级军官,但直隶将军朱家宝、河南将军田文烈、甘肃将军张广建、新疆将军杨增新等则是文官,这是极少的例外。自1914年到1927年的13年间(中间曾有停止),共命名上将军27人、左将军1人、右将军3人、将军534人。需要加以区别的是,1916年7月6日以前,派驻各省的将军既是一种职务,也是一个称号,而在1916年7月6日以后,各省督理军务的长官改称督军,将军的命名却仍在继续,其称号也一直沿用,且范围不再限于各省军务长官,而扩大到师长、混成旅长、镇守使等所有高级军官,如“第十三混成旅旅长、佑威将军李炳之”、“冀南镇守使、端威将军孙岳”等,此时的将军便纯粹是一个称号了。

三、吸收特点、称谓纳入封号

将军府将军的命名,类似于古代的封号,取能说明本人名字或与本人有关的地名中的一个字,或取能说明本人特点的一个字,或随便取一个字,加上“威”或“武”等构成将军的名号。如马联甲为联威将军,柏文蔚字烈武便得烈威将军,王普则因“普通”成词而封通威将军,江西将军李纯因驻节南昌得封昌武将军,山东将军靳云鹏因其境内的泰山得封泰武将军,孙武为人重义轻利便为义威将军,靳云鹗则因作战骁勇而为骁威将军。大抵说来,1916年7月以前派驻各省的将军加“武”字,如江苏将军冯国璋为宣武上将军,山西将军阎锡山为同武将军;留驻京师的将军加“威”字,如段祺瑞为建威上将军,蔡锷为昭威将军等,1916年7月以后命名的将军,也多加“威”字。或许是由于北洋政权的首脑走马灯似的轮换,或许是将军太多的缘故,许多将军被不止一次地重复命名,如王都庆有植威将军、亮威将军两个封号,而得封植威将军的除了王都庆,还有寇英杰、潘文华等。到了后来,许多新命名的将军干脆不再冠以名号。对于文官任各省将军的,给予“加将军衔”,以区别于军人出身的将军,如“加将军衔,督理直隶军务”、“加将军衔,督理甘肃军务”等。

北洋军阀创建于清末,因此,旧的社交中的一些习惯称谓便也直接沿袭下来,除对高级军官称将军外,还有称“帅”的习惯。既然是习惯性的称呼,到底什么人可以称“帅”,便不可能有明文的规定。但在半封建社会的官场上,受当时伦理观念的制约,互相之间的称谓却是非常严格的,军队中也不例外。一般说来,任督军以上职务的,便可称帅了,担任巡阅使以上职务,又独领一军的便可称大帅了。称呼时,往往取某人字或号中的一个字加帅来称,如冯玉祥字焕章,便称“焕帅”,张宗昌字效坤,便称“效帅”。称大帅时,则往往冠以姓氏,如称吴佩孚吴大帅、张作霖张大帅,手下人则直称大帅,而不冠姓氏,在北洋时期的私人信函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称呼。至于“少帅”,则是对于军阀子侄辈的昵称,而“胡帅”和“辫帅”,却是分别对出身东北绿林的张作霖和辫子军首领张勋的贬称。这在民国初年的稗史中较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