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难忘的革大培育恩
翁其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面向未来,面向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这之前,他在党校工作会议上还强调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认真学习感悟到,无论走多么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革大校友心目中,世上最亲切感人的学校,就是“抗大”式的福建人民革命大学,多少难忘的往事铭刻心间啊!
那是1949年9月4日,福州解放才半个多月,在省福中(今福州一中)大礼堂召开的2000多位大学生、高中生参加的大会上,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张鼎丞同志正式宣布:要创办一所延安“抗大”式的福建人民革命大学,培养大批知识青年,参加新政权建设。招生公告一出,几天内报考人数高达6000多人;省委决定由原计划招收1500人扩大至2500人。福建革大校长由张鼎丞同志兼任,省政府副主席方毅兼任副校长;上海带队南下福建的“老红军”伍洪祥担任教育长兼校党委书记;曾鸣任组织处长,王亚朴任教育处长,李奕清任总务处长。9月25日,伍洪祥同志在于山脚下原“新生活俱乐部”宣布革大开学,首批由福州市学联推荐的学员和各地中共地下党、游击队选送的学员到校学习,到月底入校学员已达1000多人。许多同学和老师们一起参加国庆游行,热烈欢呼新中国的诞生。
经过一个阶段学习,为了扩大影响,于11月15日在福州文庙广场补办开学典礼,张鼎丞、方毅、韦国清等同志在会上讲话。创办革大备受关注,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出席开国大典后返闽,应邀于12月14日向革大师生作报告,热诚勉励大家好好学习,练好本领,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
福建革大是在战火中诞生的。开学时全省还有21个县市尚未解放。福州不断遭受美蒋飞机骚扰、轰炸,特务活动猖獗,社会不安定。办校困难多,经费捉襟见肘;校舍缺乏,学员只好分散居住市郊,还借用祠堂、庙宇等;睡觉没床打地铺,上课没桌就用小板凳,吃饭蹲地上。在美蒋飞机骚扰时,市区同学疏散近郊上课,绝不耽误学习。许多人还保存着当时艰苦学习生活的老照片哩!
福建革大继承发扬延安“抗大”优良办学传统,我们一入校就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好校风。校领导带领全体师生攻坚克难,团结奋进。师生都是供给制待遇,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许多班组课余种菜、挑米、运柴,节日上街宣传演出,大家坚持心向党志为民,互帮互学,团结友爱,生活在革命大家庭里的动人情景终生难忘。在教学中,还把政治学习和文娱活动结合起来。学习“社会发展史”课程,让我们观看了京剧《赤叶河》,深受启迪。校部创办《学习》校刊,出版了28期;各部班办的墙报等,都对推动学习、改造思想起了良好作用。半年学习时间虽短,但收效显著,同学们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开始逐步建立革命人生观,打下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基础。同学们自觉服从组织,牢记张校长和各位老师深情嘱咐,佩戴着闪闪发光的红旗校徽,毅然奔赴各地与南下干部等投入支前、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民主建政等革命斗争和社会经济建设中去。
1950年3月24日下午,首批提前参加支前的680位同学,在圣庙路排了长蛇阵,大家看到张鼎丞校长和伍洪祥、曾鸣、王亚朴、白世林等校部领导前来送行,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感谢。即将登上汽车时,学友们掏出纪念册、笔记本,敬请领导签名留念。二部四班赵希岑同学年纪小,张校长亲切地问他:“小鬼,要离家了,怕不怕?”小赵不假思索地回答:“有组织、同学们在一起,我不怕!”张校长笑着给他签了名。接着,各位领导也给大家签名送行……
师恩重如山,友情深似海。1950年4月2日下午,福建革大(一期)在省府大礼堂隆重举行毕业典礼。张鼎丞校长作了《实实在在地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报告,他祝贺同学们学习取得进步,并强调指出:人民的事业是实实在在的,要实现人民的希望,解决人民的困难,就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不要骄傲自满,要诚恳待人,谦虚谨慎;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长期打算,不能只凭一时的满腔热情,要耐心宣传,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和我们一起前进,事业才能成功。张校长和老师们的教导让我们刻骨铭心,指引我们在漫漫革命征途中奋发图强,开拓前进。
熔炉炼丹心,烙印伴终生。几十年来,我们继承发扬福建革大好校风好传统,坚持一心向党志为民;在省内外各条战线攻坚克难,无私无畏,屡创佳绩,各条战线涌现了优秀学员代表,走上领导岗位,其中2位副省级、42位厅级、300多位处级干部。有些同学荣获全国劳模、省市级劳模、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等奖誉,备受各方赞扬。革大直属二班学员王一士曾任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主任,主持制定了首部厦门经济特区条例;他升任副省长后,率先推行社会劳动保障等项改革,收效显著。他撰写发表的《发扬革大的精神与品格》一文获得好评。革大二部五班学员张明俊曾在省农委工作,后调任晋江地委、泉州市委书记,所著《泉州八年纪事》一书,由习近平同志作序,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他调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写了《革大——我政治上成长的第一站》《活到老、学到老、为人民服务到老》二文,亦受校友们点赞。王一士、张明俊离休后依然壮心不已,持续参与关注养老事业等奉献余热创佳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家庭家教家风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他深刻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家风连着党风,家事关系国事。涵养良好家风,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福建革大重视用党风育家风,引领晚辈清正廉洁向上向善代代相传。一部主任兼党委书记张立同志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张立老师1916年出生于陕西富平县,1936年参加革命;他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勤学苦练后,1949年调到长江支队军区政治部任宣教部长,后随军南下解放福建于8月下旬到达福州。转到地方后,他担任福建革大一部部主任、党委书记,深入引导各班组学习,讨论“为人民服务”时强调“要全心全意,不能半心半意,三心两意;一切以人民利益、革命利益为重,要大公无私”,“个人利益应服从革命利益和人民利益”大家深受启迪。他在福建革大二期任教育长,续任省第二师院、医科大学等院校、省地方志编委会等领导职务,为福建教育事业、文史工作做了卓越贡献。他守正遵纪,言传身教,严格管教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树牢勤俭朴素、艰苦奋斗良好观念;正心修身、廉洁自律,成为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他的生活异常简朴,大部分积蓄用于选购保护文物。他于1989年离休后,把数十年节俭和悉心收集的4300多件文物全部捐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充分彰显了革大人的家国情怀。1995年4月27日张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我们这些革大校友在南京军区福州总院殡仪馆参加遗体告别仪式,拟挂了大幅挽联:“六十春秋革命功绩长留青史;三千桃李志哀师恩永勒寸衷”,表达了校友们对张立老师的深情悼念!
从政为民不息肩,披肝沥胆铸忠诚。在当年参加支前、剿匪、反霸斗争和民主建政、经济建设中,多位革大师生毅然献出了宝贵生命,我们思念无尽。在政坛动荡的岁月里,一些学友历经坎坷,备受折磨,但他们坚持一心向党志为民的信念,不为声誉,只为豪情;不为功利,只为正气;攻坚克难不松劲,获得平反纠正后,依然奋发图强,继续开拓前进。二部六班李原同学是分配到德化县工作的“小鬼”,后来调任省报新闻记者。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备受艰困。当他获得平反后,报国重挥笔一枝,加倍努力从事地理科普研究,接连撰写出版了15本地理科普著作,荣获20项创作奖、图书奖,还被评为全国优秀侨眷知识分子,离岗后受聘为省文史馆馆员……
革大人永记母校培育之恩,怀揣感恩之心奋勇前行。在岗辛勤创业,晚岁不虚度乐献余热。柴正烁、顾爱华、汤弘庆等老师,黄步銮、张诗椿、林可华、孙子清、高君芷、许由龙、林雄、陈德顺、林井北、林炳钊、赵学樵、姚孟秋、陈坤清、陈和、林水、邹志坦、黄木笔、陈孟庄、林守敬、林云熙、吴徽元、陈德沂、李朝暾、郭葆銶、陈庭煊、魏燕钰、陈吉秋、林赤中、徐日琼等学友,离岗不松劲,笔耕墨耘出晚晴。他们的诗、文、书法、绘画、雕刻等佳作扬新风,被收入有关书刊、多次参与展览,精彩纷呈获好评。
福建人民革命大学同学会于1985年12月25日成立,至今39年了。我们在原校部领导关怀下获得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历届全体理事齐心协力,为加强省内外校友联谊和校史研究等做了大量工作。在正常情况下,坚持举办师生春节团拜会、校庆喜相聚;每逢佳节登门探望慰问省老领导、革大校部老领导和老同学,并为同学解决伍龄离休问题竭尽心力。
为了促进校友经常交流,互学互帮,创办了多种专刊,四届同学会理事都力求办好。参加编撰印发工作的黄步銮、张诗椿、翁其华、陈大璋、林朝荣、王兴、陈文灿、刘介模、陈建才、姚孟秋等同志,以及二代郝征宇、强北林、林榕、连宁、张向谊、谢岭前、王丽碧等都尽心尽力而为,许多师友踊跃供稿协办。喜迎革大创办50周年出版了《革命熔炉——福建革大校友回忆录》,2004年编发了《流光激情——《革命熔炉>续集》。后又出版了《风范长存——深切缅怀伍洪祥教育长》《风雨征程六十年》、《福建人民革命大学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册》、《师恩难忘 友谊长青——深切怀念崔华老师》《一代风华》《艰苦奋进七十年——福建革大校友回忆录》《福建人民革命大学成立七十周年纪念册》等;还编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90周年和百年华诞等特刊;还有于山革大旧址纪念碑建立、落成庆典特刊。编发8期《革大校友》后,《福建革大校友通讯》至今已编发了28期。也借此机会,我们衷心感谢方毅、叶飞、陈明义、习近平、胡平、袁启彤、游德馨、贾庆林、黄瑞霖、于伟国、张广敏、叶双瑜等老领导先后亲笔题词、批示、致贺、写序文等,热诚激励革大师生奋发图强为祖国建设立功。
心系革大,情牵于山。几经协调,2015年9月在福州于山建立了福建革大校址纪念碑,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姜信治在揭幕式热诚致辞祝贺。2017年9月革大68周年校庆、于山纪念碑配套工程竣工典礼,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老主任袁启彤、省委党史办主任逢立左等同志作了感人至深的发言。2022年5月,在于山纪念碑附近,增设了福建人民革命大学校史纪念馆,分为序厅、时代使命、革命熔炉、百炼成钢、革大精神、赓续星火等部分,展示了大量历史资料和图片,传承和弘扬福建革大精神。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福建革大历史已成为福建革命史组成部分。1999年9月,在欢庆福建革大创办50周年时,习近平同志写信“向革大全体师生致以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信中说:“半个世纪以来,福建革大师生不辜负省委和全省人民的殷切期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扬革大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在福建省各条战线上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赏和信任。”“福建革大的历史是一部光荣的历史,一部奋斗的历史,为我们今天进行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同志“衷心祝愿革大师生健康长寿,永葆革命青春。”习近平同志给福建革大同学会的这封贺信,让广大校友深受教益,感激不尽。
时光易逝,岁月难留。福建革大的光荣历史,是全体师生用汗水和鲜血写成的。敬爱的张鼎丞校长和校、部、班许多老领导、老师、老同学们,都为长期投身革命和建设事业而无私奉献了宝贵生命,他们的风范深烙在人们心中;革大同学会书刊和省、市报刊陆续刊发了近百篇悼念文稿表达对他们的深情怀念。如今健在的老年校友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引领后代继承发扬福建革大优良传统,共同为振兴中华而继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