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4 16:2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钟兆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福建怎样打赢统战这一仗

钟兆云



策反和统战并行,陈嘉庚给新政权发贺电


    在十兵团受命提前入闽、解放福建前,地下党已经打响了一场不见硝烟却也惊心动魄的战斗,密切配合着解放军解放福建的行动。福建地下党组织系统搜集到了国民党党、政、军、警、特的组织机构,以及文教事业单位、工商业、会道门等社会各方面情况,经过整理,制作了几千张卡片,为解放福建以及接管城市、维护社会治安、恢复生产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

    其中,受中共中央社会部委派,特派员谢筱秘密潜入福州设立电台,掌握退缩到华东、东南尤其是台湾的国民党军部署情况,建立中共中央社会部福州海军工作站,做好闽系旧海军人员的统战策反工作。

    据国民党驻闽二十五军副军长兼独立五十师师长李以劻回忆,蒋介石曾令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兼福建省政府主席朱绍良在福州附近构筑一个半永久性的防御工事,以作坚固的防卫作战准备。但中共地下党组织及时做好了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吴石,告老福州且担任过国民政府国务院代总理、福建省省长的萨镇冰 (后曾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和国民党原海军总司令陈绍宽(后曾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以及福州市市长何震等人的工作,并通过他们影响朱绍良。萨镇冰、陈绍宽都希望朱绍良不要在福州作战。从国防部下来履职的福州人吴石向朱绍良进言:上海筑有比斯大林格勒还坚固的工事,国民党军精锐25万,尚且守不了半月,福州兵少将寡,南有乌龙江,东临大海,形成背水之阵,焉能固守?何况福建的地形不利国民党军而有利于共产党军,山地作战正是共产党军的看家本领、拿手戏。何震则向其陈述福州贫困,征工征料多有困难。如此这般,进一步动摇了朱绍良对死守福州的信心。虽然蒋介石三令五申,朱绍良也只是在福州西北、东北、大小北岭构筑一线野战工事,应付了事。这对十兵团顺利解放福州大为有利。

    远在海外的爱国侨领、南洋闽侨总会主席陈嘉庚 (后曾任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非常关注国内的战事。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国共之间打的是一场人心向背战,共产党得天下是早晚的事。1949年2月8日,得悉北平已和平解放,他立即托请叶剑英代转,给毛泽东拍去一电,祝新民主政府百事顺利,中央诸公政躬康泰,同时力主严惩卖国战犯。在和前来拜访的美联社星洲分社主任马斯特逊畅谈中,陈嘉庚认为必须成立以中共为核心的民主联合政府。随后,他分别致电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敦促他们接受中共提出的 “和谈八条”。4月9日,爱乡心切的陈嘉庚给毛泽东再拍发一电,请求 “选择贤能闽人,训练多士,俾福建解放迅速,兴利除弊”。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解放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的消息传来,陈嘉庚在新加坡的南侨总会办公处怡和轩更是天天车水马龙,人们或来庆贺胜利,或来探问战讯,纷纷赞颂他有先见之明。

    中国共产党看到了这位闽籍侨领的卓越影响以及心向光明的一面,特地请另一位闽籍侨领庄希泉 (后曾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作为中共中央特使,赴新加坡请陈嘉庚回国参政议政。

    5月中旬,二野一部入闽,解放了闽东北部分地方。刚从海外回来的陈嘉庚闻讯,马上电促福建各界迎接解放,并告蒋党官员立功赎罪。


全闽父老公鉴:


吾闽匍匐于军阀统治三十余年,闽人疾首痛心,无法自救。今幸人民解放大军,横扫江南,前锋已入闽北,全省解放,指顾间事。庚适由海外归来,道出香港,光明在望,曷胜欢欣!惟念闽人如欲于此后新中国占一员,新政治参一语,值此黎明前夜,宜当奋发有为,不限任何方式,各就本位努力,从速策进和平,迎接解放。在闽蒋党之军政大员,尤宜放下屠刀,立功自赎,保存国家元气,减少地方损失,人民和平大道,处处予以自新,倘执迷不悟作恶到底,身败名裂,即在目前,闽人决不宽恕。闽乃华侨之故乡,闽人有救省之责任,坐待解放,识者之羞!恳切进言,幸速奋起!


                                 南洋闽侨总会主席 陈嘉庚 筱



    陈嘉庚的快邮代电在福建各阶层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国民党福建当局的恐慌,并促进傅柏翠、李汉冲、练惕生六月间领导发起了闽西起义。

    8月17日福州解放。8月20日晚,张鼎丞 (后曾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率省级机关干部200余人,从建瓯赶到省城福州,住北门半野轩。张鼎丞抵榕后,马上与叶飞、韦国清、方毅等商讨接管城市的方针和实施办法,提出必须在恢复秩序、安定人心的同时,解决金融和物价,为此要争取尽可能多的民主人士站在我们这方面。

    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主席张鼎丞,副主席叶飞、方毅。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出第一号布告,向全省人民表明了新生的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


微信图片_20191004164258.jpg

    8月31日,陈嘉庚给新生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发来贺电,热情洋溢地说:


"

张鼎丞主席、方毅副主席、叶飞副主席兼司令员:吾闽山多田少,民生困苦,出洋者众,回乡者寡,日寇败后,南洋各民族为求解放,受帝国主义武力压迫,华侨在战争中财产损失重大,失业日增,省内既受抗战惨祸,又遭外汇断绝。继以内战爆发,蒋党凶残,苛政百出,凄惨情况,莫可言喻。中外闽民,盼望解放,若大旱之望雨。电传大军入闽,名城解放,目的将达,人民政府及军区成立,公等荣膺主席及军旅之寄,闽民咸庆得人。特此驰贺,并盼全省迅速解放,救民水火,兴利除弊,无论关切。


"


    如今福州解放、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已回国参政的陈嘉庚喜不自禁,在第一时间内发出了贺电。贺电充分表达了广大华侨和全省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殷切期望,在海内外造成的影响以及所起的统战作用,不言而喻。


张鼎丞延揽民主人士


微信图片_20191004162110.jpg

张鼎丞在福建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如何接管好福建、治理好福建?张鼎丞从地下党的汇报中,得知 “8.17”福州解放的当天傍晚,东街口、南门兜、大桥头到处张贴一份《欢迎福州解放———敬告同胞书》,上面联合署名的是萨镇冰、陈绍宽、陈培锟、何公敢、史家麟等一批社会知名人士。这是谢筱和地下党统战策反工作结下的硕果。这份联名告示对安抚福州民心、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极大作用。萨镇冰、陈绍宽均为民国海军名将, 张鼎丞对他们慕名已久, 如今同住一座城,共饮一江水,何不前往拜识,共商治理军政之事?

   一天,福州城内泉山东麓仁寿堂前,一辆草绿色的旧吉普车驶到这里停下。身着灰布便装的张鼎丞从车上下来,抬头一望,只见仁寿堂门楼那两扇大门紧闭,立即示意警卫员不必敲门,便顺着围墙向后门走去。

    这座仁寿堂在福州城里几乎无人不晓。其主人便是名震四海的清末海军大臣、国民政府海军总长、国民政府国务院代理总理、福建省省长萨镇冰。对这位身经四代、历尽沧桑、爱国爱乡、正气浩然的中国海军宿将晚年追求真理、追求光明、拥护革命、拥护共产党的正义之举,张鼎丞深为感动。

萨镇冰见是张鼎丞来访,欣喜若狂,攥着张鼎丞的手连声说 “失迎,失迎”,然后赶紧把他迎进客厅。

    “久仰鼎铭先生大名,难得拜识。今日蒙老先生允见,鼎丞有幸了!” 张鼎丞以晚辈学生的身份谦逊地说。

    “岂敢,岂敢!”91岁高龄的萨镇冰抑制不住兴奋之情,坦陈心迹, “福州解放,乡老翘首以盼。张主席主政,萨某也是衷心拥护的。蒋介石、李宗仁、朱绍良要我去台湾,我没去。萨某敢于冒犯李宗仁,实在是不愿再跟蒋介石他们与共产党为敌了。”

    所谓 “冒犯李宗仁”, 指的是这样一件事:5月底, 蒋介石登上 “泰康号”从浙江逃往台湾,途经闽江口时,召顾祝同、朱绍良等高级将领到马祖训示。蒋介石问他们在福建有什么麻烦事。朱绍良告了萨镇冰一状, 说:“萨镇冰、陈绍宽、李世甲一帮人时常聚会发牢骚,说民国以来,福建被外省人搞得一团糟。闽人何以不能治闽?在共产党那边好歹还有个邓子恢,国民党这边呢,自林森过世以后,一个个被挤走。如今剩下半拉子福建,也还要汤恩伯来做监军,要陈诚做太上皇  ” 蒋介石听不下去了,桌子一拍,骂道:“娘希匹!把那个老朽送到台湾去!”于是,7月26日,蒋介石请代总统李宗仁到福建拜访萨镇冰。此时,萨镇冰因小恙住在医院里,得知此情,便故意装作大病,不在客厅见李宗仁。李宗仁屈尊进了病房,说:“当今形势变化莫测,福州不宜久居,蒋总裁敦请萨上将军即往台湾暂住。上将军若拟乘飞机,即派专机。若拟乘军舰,即派大军舰。请即决定行期。” 萨镇冰故露病态回答:“蒋先生盛意可感,萨某年老久病,步履艰难,不宜远行,请先生转达歉忱。”李宗仁再三催促,萨镇冰执意拒绝,李宗仁只得悻悻而别。此后朱绍良又来医院转告 “蒋总裁电令”,“要萨镇冰同陈绍宽立即同机赴台”,萨镇冰愤怒了:“你如硬要我上飞机,我会在飞机上断气  ……”

    “鼎铭先生的选择是对的。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先生让我转达对鼎铭先生的敬意。”张鼎丞说。

    萨镇冰异常兴奋,又诸多感慨:“我活了九十几年,经过多少坎坷,路要怎么走,我心中是清楚的。”

    张鼎丞见老人亲切、坦诚,便推心置腹地向萨镇冰讨教治理福建的大政方针,两人谈得十分投契。

    9月中旬,张鼎丞转达周恩来的邀请,让萨镇冰作为特邀代表赴京参加第一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萨镇冰欣然接受,但因年老体弱未能成行。当他从收音机里听到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时,这位新选上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和全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激动得泪水盈眶,仰天吟哦:“群英建国共乘时,此日功成举世知。  虽在耄年闻喜讯,壮心忘却鬓如丝。”

    张鼎丞也没有忘记另一位海军宿将陈绍宽。

    这位国民党海军上将、总司令,早年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格罗林战役,获得英国政府颁发的 “欧战纪念勋章”。回国后任北洋海军第二舰队司令,1927年毅然易帜归附国民革命军。抗战胜利时曾代表中国海军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接受日军投降。后来由于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愤而辞职,退隐故乡福州南郊胪雷村。福州解放前夕,朱绍良两次前往胪雷传达蒋介石 “请陈赴台,共襄国是”的电示,陈绍宽严词回答:“我已逾花甲之年,心同死灰。岂不闻鸟返故乡、狐死首丘之说?若逼我去台,我定从飞机上跃下,葬身闽海波涛之中!”

    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张鼎丞轻车简从来到胪雷村,邀请陈绍宽进城,共商治理福建的大业。

    经历过种种仕途风波、官场冷暖的陈绍宽,虽然深感张鼎丞相邀出山之至诚,但记忆犹新的宦海沉浮生涯告诫自己不能贸然允诺,便以诸病缠身为由婉言谢绝了。

    张鼎丞并没有因此止步。他知道,陈绍宽是个硬骨之士,他的爱国忧民之心不会容忍自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依然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三国时代的刘备尚能三顾茅庐,延揽稀世之才,而今共产党打下了天下,治理江山,求贤若渴,请陈绍宽出山,多走两趟胪雷又有何妨?!

    在通往胪雷的那一条窄窄的田埂上,张鼎丞一次又一次地重叠上自己的脚印。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张鼎丞求贤若渴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原想告老林下的61岁的陈绍宽。他欣然出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接着担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兼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福建省分会主席。

    著名公路桥梁专家王世锐、福建农学院李舜訇教授、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王世静教授……张鼎丞都一个一个地拜访,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去了建设新福建的期望。

    张鼎丞还特地会见了1923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就读时入党、参加过南昌起义的黄震。黄震在动荡的生活中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坚持进步事业,抗战后先后担任过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校长、 福建省研究院研究员(代院长)、福建省立农学院教授等职。解放前夕,他利用担任省农业改进处处长和农业试验场场长的身份,拒绝国民党的各种诱惑,冒着危险,配合中共地下党组织,妥善转移和保存贵重试验仪器、优良牲畜、作物品种及重要研究资料等,并全部移交新政府。1951年10月,经张鼎丞批准并亲自签发,黄震被聘为福建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委员,其证号为0001号。同年1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聘任黄震为省首届人代会代表。1953 年,周恩来签发任命状,任命黄震为福建省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

    作为福建省最早的中共党员之一,黄震即使在失去与党组织的联系后,仍为党做过大量有益工作,他希望能恢复党籍。张鼎丞和时任省委统战部部长彭冲,都希望他留在党外以发挥更大作用。1952年,黄震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担任省委副主委兼组织部部长,他利用自己的资历和广泛社会关系,带动许多社会知名人士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其中就包括后来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党中央主席、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卢嘉锡。张鼎丞调中央工作后,黄震每次去北京开会,都会主动与他联系,或登门拜访。

    共产党解放福建后统战这一仗,自然也是打赢了!


   (原载于《一路同行——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作者系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宣编处处长,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