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3 16:3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壁符

刍议闽都文化


《闽都文化研究》封面


闽都,福州的一称;福州即闽都。闽都文化指的是以福州方言为主的地域文化。闽都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建设海峡西岸生态宜居省会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谨以此文抛砖引玉。

闽都由来

“闽都”一词,由来已久。福建古称闽,四五千年前的昙石山人就是闽人氏族部落的代表。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云:“闽,为东南越蛇种”。“蛇种”,即指以蛇(龙)为图腾崇拜。秦始皇设闽中郡,福州称闽中;无诸建闽越国、王氏建立闽国,都城均在福州。北宋时期,福州城市人口就已超过20万,名列全国六大都会之一。晋代、唐代,先后著作有《闽中记》;明代著作有《闽都记》,清代有《闽都别记》。当代期刊有《闽都通讯》、《闽都文化》,以及拙著《闽都文化源流》等等。地域范围

闽都是个地域概念,闽都文化覆盖包括福州市及周边的福州语系方言区。明代33卷的《闽都记》,所记范围包括首郡福州的闽、侯官、古田(含屏南)、闽清、长乐、连江、罗源、永福(永泰)、福清(含平潭)县,以及福宁(秦州)的福安、宁德地区。清代120多万字的《闽都别记》记述的地域范围大致与《闽都记》相仿。35万字的《闽都文化源流》则将其分为三个层次:(1)榕城园。福州五城区,广袤1043平方公里,福州盆地平原498平方公里,福城宝地,理想家园。“城里三山古越都”;三坊七巷是榕城古民居的典型代表。(2)十邑圈。清代福州十邑包括现有福州五区八县(市)及宁德的古田、屏南2县,陆域面积158平方公里。至今不少海外乡人仍沿用“福州十邑”旧称,缘由在于割不断的传统联系。(3)海峡缘。闽都乡人遍及世界各地,近者马祖、台湾,隔海相望,一水相连;远的如到美国本土距离1?4万公里,时差16小时。无论何时何地,人缘、地缘、商缘、神缘丝丝相连。文化缘始终是闽都乡人紧密联系的纽带,相互沟通的桥梁。如马来西亚的砂罗越州、吡叻州为福州人的聚居地,传承闽都文化,福州话成为当地社区的通用语言,一些外番也跟着讲福州话、适应闽都人的传统习俗,因此20多万城市人口的砂罗越州诗巫又名“新福州”。据专家测算,现有以福州方言为代表的闽中方言人口约为1500万。

内涵外延

福州方言以中原古汉语为基础,长期与闽人土语融汇而成。日本学者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书中提及:“现行北京话为字音之最简单者,大约不超过400音;而字音最多之福州方言,达800音”。福州方言至今仍保存许多古汉语的语音和语法。因此,福州方言被誉为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

闽都文化即福州方言语系的地域文化。它是华夏炎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浓郁的闽都地方特色。

闽都文化外延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明两个方面,有闽都山水文化、古城文化、古建文化、园林文化、温泉文化、海洋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船政文化、寿山石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闽剧曲艺、方言俚语等等。其中昙石山文化、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寿山石文化,是近些年福州重点打造推出的闽都四大历史文化品牌。四大品牌与林则徐、三山两塔一条江、鼓山、温泉、闽剧、青云山并列“福州十大名片”。

闽都文化与根植于闽都沃土上的其他各种文化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而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前者为纲,后者为目。其他各种文化都是闽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犹如大树上的分支。用“树大根深”与“枝繁叶茂”比喻,二者相辅相成。

主要特征

闽都文化的特色和魅力,(1)都会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闽都,名副其实的闽省都会城市。自汉高祖五年无诸建城迄今2200多年,五次为国都,并始终为闽省首府。现有文物古迹比比皆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交融,相得益彰。(2)儒学兴邦:以智取胜,名人辈出。闽都长期受儒学熏陶,尊师重教,诗书传家,“巷南巷北读书声”,自古海滨邹鲁。福州人爱拼、善拼。善拼,即不单拼体力,更注重用脑力,学而优则仕。正因为如此,福州名人辈出。历代科举,福州举子考中进士者4100多人,居全国各州府之首;自清末至民国时期,前后十多位海军总长、总司令、部长,全部为福州人囊括;当代两院院士中,福州籍院士69人,位居全国省会城市之冠;孕育出了林则徐等一批世界知名人物。(3)地理形胜:天人合一,宜居宜业。闽都藏风得水,经历代建设改造,日臻完美。绿荫满城,温泉涌溢;二潮吞吐,兼得山海之利;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令人留连。17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福州是“东方美丽的城市”;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专家称福州是“东方的威尼斯”。福州俗语“七蹓八蹓,不离福州”自古流传。(4)民族融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闽族是早期开发福州地区的先驱者;历代中原人入闽带来了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闽都几千年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原文化与闽人文化相互融合的历史。至今福州话称女性为“诸娘仔”,意即无诸国的女子;妻子称丈夫为“唐脯”,意为唐朝中原的汉子(仅唐末追隨王氏兄弟入闽者就有36姓)。福州人还善于沿江向海走向世界,博采众长。福州自汉代以来就是中国沿海的重要港口;宋代对外贸易十分发达,“百货随潮船入市”;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均在福州造船补给、招募水手、候风扬帆出海,因福州人与海外联系紧密;近代五口通商,福州创办船政,培养了严复等大批人才,传播西方文明。各方面的先进思想、先进生产力兼容并蓄,造就了闽都人的开放、开明、大度、雍容的性格。林则徐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已被定为福州城市精神,加以传承、弘扬。(5)分支文化:种类繁多,异彩纷呈。闽都地域文化中的各种分支林林总总,各具特色。诸如宗教文化,福州古称“佛国”,宋代“城里三山千簇寺”;现在福州五教同光,有寺院观宫1600多座(全国重点五座),已登记的民间信仰活动点4000多处,全国仅有。又如节庆习俗,闽都的拗九节、邻里节、午时书、半旦、中秋摆塔等等,为其他地方所罕见。再如用福州方言表现的闽剧、伬唱、折枝诗、民歌、民谚等,为闽都文化所特有。闽都古代摩崖题刻逾2000段,被誉为“东南书法艺术宝库”,数量之多举世无双。还有三坊七巷、昙石山文化等都具有全国唯一性。三坊七巷是中国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明清古建筑的博物馆、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街。四五千年前的昙石山文化遗址是研究南岛语系的重要佐证;福州人爱喝汤的习惯就是昙石山人饮食文化的沿习。

对台影响

台湾历史上为福建管辖的一个府,挂印总兵、地方官员,以及儒学教授、教谕、训导多来自闽都。福州的儒学文化、科举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等直接辐射台湾,成为台湾发展的重要动力。台湾的城隍庙、陈太后临水夫人庙、张真君庙、尚书公庙等均源于闽都;台湾现有佛教寺院中,80%的祖庭为福州涌泉寺。清初,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大批福州人参军参战,有不少人留居台湾;郑成功所需军费大多由福州商人提供,仅福州建造的舰船就多达400艘。被日本学者尊为“台湾近代化第一人”的沈葆桢,1874年以钦差大臣身份率领舰队赴台赶走日本侵略者,同时采取十大措施发展台湾经济,推进台湾近代化。在台期间,沈葆桢还根据台湾的战略地位和长治久安需要,提出台湾单独设省、增设厅县、建立台北府等主张,上奏朝廷,得到采纳。此前台湾政治中心在台南府,台北地区尚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沈葆桢还大力发展台湾教育,办义学,教化原住民;办书院,培养人才;建祠昭忠,引导台湾人民爱国、忠于朝廷。历史上,台湾秀才到福州贡院参加乡试,先后被录取的举人达570多人。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福州人李世甲将军代表中国政府接收台湾。台湾光复后,一批福州人应募赴台,在台湾省及所属县市教育部门供职,建设台湾的新教育体系。福州人陈振铎博士从1947年开始长期担任台湾大学农学院院长兼农业化学系主任,首创台湾研究生班,培养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其中获硕士学位者逾千人,分布世界各地;有不少人在台湾各试验所和研究机构担任要职,成为台湾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全台400多位农技推广站站长中,福州籍的约占一半。

传承、弘扬闽都文化是个系统工程。首先是各级领导重视,加大对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修复、抢救和保护工作力度。同时,加大对闽都文化的宣传、造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重要的是将热心研究闽都文化的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以及相关部门、相关研究会组织好、发挥好,形成合力。



《闽都别记》记录了大量福州民间故事和文化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