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5 23:3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泉州后诸港宋代海船 宋木质船体。出土于泉州东海乡后渚港西南海滩。残长24.20米、宽9.15米,深1.98米,舷侧板为三重板叠合,船底板为二重板叠合,此船拥有13个船舱,舱内有桅杆座,船尾则有舵承座等设置。残存龙骨为二段木料接合而成,接合处挖有“保寿孔”,孔中放置铁钱。从整体结构和复原数据看,此船应为尖底、船身扁阔,平面近椭圆形,长度可达34米、宽11米,载重量约200吨,容载量大,结构坚固,稳定性好,抗风力强,适于远洋航行的货船。其制作地为福建,即著名的“福船”。从船舱内清理出文物包括总量达4,700斤的香料木(降真香、檀香、沉香等)、胡椒(5升左右)、木牌签(96件,其中多有墨书)、铜钱、陶瓷器、竹木藤器、娱乐用具(如象棋等)。海船结构精巧,设计合理,远洋航行的各项设计先进,反映我国宋代造船工艺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1973年夏,在泉州市东海乡后诸港西南海滩发现,1974年由省博物馆等单位正式发掘。泉州后诸港宋代沉船的出土是我国海外交通、贸易考古的重大发现。该船及出水文物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