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10:3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龙角舞 福建民间舞蹈。属龙舞的一种。主要流传于永安市上坪乡和附近乡镇。用永安方言演唱。最初来自道场仪式,以祈求家庭安康、四邻和睦为目的,以后演变为民俗民间舞蹈。常见于民俗踩街庙会等大型活动中。龙角舞的道具是一根长1.5米,呈月牙形的龙角、一个直径20厘米的旌鼓、一面25厘米的铜锣、一顶五台帽、一条红布围裙、一本《龙角舞》经书。龙角舞的步法严密且独特,讲究头、眼、嘴、肩、手、脚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和动作与唱词的一致性。手掌一般以兰花指展现,步法动作幅度很大,但最终都必须以“丁”字步落定。整套舞蹈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2009年,龙角舞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