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7 16:0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玉山

 

何少川与《闽台文化大辞典》

林玉山

 

2008年,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决定编纂大型辞书《闽台文化大辞典》,我受聘为副总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主要工作是联系各主编、作者、审稿者及出版社,并担负部分编审工作。从2008年启动编纂到2018年底出版,大约10年,与担任总主编的何少川同志(原福建省委副书记)的联系与往来较为密切。

何少川同志不仅政策水平高,知识广博,而且处事认真,善于吸纳各方意见,很有亲和力和感召力,许多事情令我印象深刻。

为了指导作者编写,我拟了凡例、写稿细则、样稿、各类条目写作要素等,请何少川总主编审定。他看后,认为可以发给作者参照执行。在福州马尾召开第二次编纂会议时,他谈了意见,说通过这部辞书全面反映台湾文化是做不到的,提议台湾文化只收入与福建文化有关系的那部分内容。会后,在发“历史卷”条目供各卷作者参考时,我加了一句话,即“尽可能反映台湾文化的基本内容”,何少川同志表示赞同,保留了我的意见。当时,具体主持编纂工作的常务副总主编吕良弼,也在解说如何理解与福建文化的关系方面,加了一个意见:“反映在福建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台湾文化”。这样,就使《闽台文化大辞典》内容更全面,实用性更强,也更加名副其实。

2010年8月21日,何少川同志对送审稿件作了具体的批复。他写道:“送来的历史卷、语言卷、宗教与民间信仰卷、习俗卷、新闻出版卷、华侨华人卷词目单收到后,我看了一遍,这确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你们反复论证,反复修改,认真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已有了很大的进展,值得钦佩,向你们表示感谢。有了这一阶段的成果,相信这部大辞典会保质保量地编好出版。在审读中思考了几个问题,提出供参考:1.看来闽台糅合一起比较合适;2.辞书要便于读者查找,条目如何排列是个大问题,现有排列都比较乱,条目名称的设计也要下点功夫;3.可能要研究一下,人物最主要贡献或影响是在哪方面,就放在相关的卷里,不要重复太多;4.有些与文化无关的政治、军事斗争事件,能不收的尽量不收;5.有的分类似乎不太科学,如‘月港’为什么放在‘制度’类里?6.台湾人物的入条目还需要认真研究,标准要明确……”

2011年5月12日,他在送审校件上批复道:“科技、医药卫生和体育、文学、艺术卷粗看了一遍,总的感觉工作量很大,能做到现在这样子不容易。有一个问题要专门研究确定,即各界涉及的世界性和全国性奖的条目要怎样定、怎样表述。体育卷有了,其他卷几乎都没有,要不要统一。原来定活着的人不收入条目,现在因为得奖收入了,应怎样表述(述人或述事,或综合述)?另一个问题也要研究如何处理。南音是音乐还是曲艺有争议,条目如何排列,现在送审稿中一会排在曲艺,一会排在音乐,很混乱。”这一年12 月23日,在送审的“关于《闽台文化大辞典》编纂工作的报告”中,他批示“编纂工作还是要抓紧抓细,能提前尽量提前”。

2012年7月6日,何少川同志在“关于建议设立《闽台文化大辞典》编纂机构的请示”中批示:“同意,可先拟出一份具体名单后研究。”10月15日,在“关于报请审阅‘饮食卷’‘旅游卷’的报告”中批示,送来的稿件,“你们和有关专家都反复地论证修改,我也放心。今后稿件不必再送我,以免耽误时间,碰到什么问题需要共同研究解决的再找我”。

对封面设计,何少川同志批示:“我倾向用这个封面(有蓝色海面波浪翻滚图样的),封面上要不要标‘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编’(不标何少川主编——引者注),学术委研究后与印书馆沟通定。”

2018年1月3日,何少川同志参加定稿会,对各个难点、疑点问题做了又一次探讨与确定。这些问题包括:对全书中政治性人物的定性;对有争议人物如胡文虎的定性;任过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闽籍人物的收列;某些条目如傅长凌学派、闽派批评家的收列;古今地名如什么朝代用“侯官”什么朝代用“候官”,“金门”“马祖”归属台湾省还是福建省,等等。何少川同志主持研讨,吸收众长,发表意见。经他首肯定夺后,整部《闽台文化大辞典》正式定稿付梓。

在浩繁的编纂工作中,何少川同志对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都尽力帮助解决。他的关心与支持,是《闽台文化大辞典》能够保质保量编纂出版的保障。他对这部大型辞书的出版,功不可没,全体编纂人员永远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