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17:5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汪毅夫



·汪毅夫说两岸·

两岸学术交流合作之正道

 

汪毅夫


 

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版)之部分章节叙事方式的亮点之一是,用台湾学者的话说事。

兹以该书第一章第一节之《早期住民》为例而言之。

1、《早期住民》全文3400字,却至少引用和参考了6位台湾学者的6部著作:林朝棨《概说台湾第四纪的地史并讨论自然史和文化史的关系》;卫惠林《台湾土著族的渊源和分类》;陈国钧《台湾土著社会始祖传说》;张光直《中国东南海岸考古与南岛语族的起源》;陈奇禄等著《中国的台湾》;凌纯声《台湾先史学民族学概观序》。

2、《早期住民》记:“1971年,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人类右顶骨残片化石,1974年,又在同一地点发现人类左顶骨残片化石,经学者研究,是属于晚期智人,即现代人,其年代距今大约3万年,被命名为‘左镇人’。这是至今发现的台湾最早的住民。考古学家认为,在3万年前更新世晚期,台湾和大陆相连,‘左镇人’是从大陆东南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台湾的”。大陆学者不曾参与左镇人的发现和研究,这段论述完全用台湾学者的话说事。然而,台湾学者2015年的研究结果,又将“3万年前”改写为“3千年前”。我想,《台湾历史纲要》若出增订本,则当仍然本着尊重台湾学者的成果和意见的态度而改写之。

3、《早期住民》提及台湾“泰雅、赛夏、布农、朱欧人的祖先”,也提及台湾“现在鲁凯人、排湾人、雅美人、阿美人卑南人的祖先”。《台湾大事纪要》(时事出版社1982年8月版)记:1954年3月14日,“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拟定高山族九族汉语统一名称为: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台湾文献委员会拟定的“高山九族汉语统一称呼”,《早期住民》一一照用(唯关于“曹族”,除称“曹族”外还称“朱欧”,以其记音更近于其族人自称也),相当尊重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的学术意见。

4、《早期住民》提及“从南洋群岛移民来的南岛语族”、“东南部各土族与南岛语族的关系”、“南岛语族及其文化起源于中国沿海而向南洋一带发展”、“与南岛语族有密切的关系”,相关论述基本上乃出于台湾学者凌纯声等人的著作。这里必须介绍的是,凌纯声(1902—1981),历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民族学组主任,国立边疆教育馆馆长,教育部边疆教育司司长,中央大学教授、系主任。1948年,凌纯声在《中国教育年鉴》(第二次第四册)之《边地教育》里写道:“中国边疆民族,依其语言的系属,可分为汉藏、阿尔泰、印欧、南亚及南岛五系”,“在台湾之太么、萨衣设特、蒲嫩、朱欧、派宛、阿眉、野眉等族均属南岛系之高山群”。当时,他是教育部边疆教育司司长,是最早用南岛语给“在台湾之太么、萨衣设特、蒲嫩、朱欧、派宛、阿眉、野眉等族”命名的大陆学者。1949年,凌纯声赴台,成为大师级的台湾学者。

在我看来,《早期住民》用台湾学者的话说事,表现了一种真诚的态度:尊重台湾学者的研究和意见。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两岸学者互相尊重、共同推动学术进步和祖国统一进程,是为两岸学术交流、学术合作之正道也。

作者系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