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0 00:2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海丝文化与福建”百题·

   4.宋元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与福建经济的崛起 

 

 

一、宋代福建人口的激增与经济的崛起


1. 宋代福建的崛起

宋代中国的经济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缓慢发展之后,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高潮。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土地买卖自由化,政府实行不抑制兼并、鼓励垦荒的土地政策,耕地面积扩大。同时由于大土地私有制及租佃制的普遍发展,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进步奠定了基础,以至于宋代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种纸币交子、会子,城乡市场繁荣,商人地位显著提高。

福建经济的崛起首先得益于魏晋隋唐以来大量北方汉人的南下入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劳动力和文化,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记载:“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福建户口数为1043839户,2045918人,比起唐中后期的德宗建中年间(780—783)户数增加了10倍,口数增加了4倍。到了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福建路户口数更增至1599214户,3230578人,在宋代的100多年间,户数和口数的增长都在50%以上。”(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141—149、162页)人口的激增,为各项生产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提。

其次,福建长期以来特别是唐五代以来社会比较安定,未遭受大规模战乱影响,甚至一度成了北方人能够安居乐业的净土,集聚了一批有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的各式人才。

其三,宋室南渡,京城从传统的长安、洛阳转移至比较接近东南的开封,最后完全转移到位于东南的杭州,使得福建与全国政治中心的距离大大缩短。福建在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断上升。

宋代福建各项生产事业迅速发展。在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和生产工具的革新方面,福建取得了质的飞跃。宋代的福建推广了唐代中原地区发明的成熟的灌钢技术,用生铁和熟铁盘在一起反复锤炼而形成钢打制工具和农具,这使得钢的价格便宜,使用普遍。由于钢制工具和农具的普遍使用,克服了原来福建开发中的困难,人们可以开发广袤的亚热带雨林,伐木造屋,建造市镇,可以开凿坚硬的岩石以修沟渠,排干沼泽的水以兴农田,甚至筑堤围海造田数十里,大大拓展了福建人改造大自然的范围和能力,使得福建的生产力发展产生质的飞跃,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拓展。

宋代福建农业、手工业和海外贸易事业都在全国占有突出的地位。福建人民积极发展农业,扩大耕地面积,改善水利灌溉条件。他们在山区垦荒造梯田,在沿海则围垦滩涂。

北宋末年方勺《泊宅编》是这样记载梯田的:

七闽地狭瘠而水源浅远,其人虽至勤俭,而所以为生之具,比他处终无有甚富者,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援引溪谷水以灌溉,中途必为之硙,下为碓米,亦能播精(播精谓去其糠秕,以水运之,正如人为,其机巧如此也)。朱行中知泉州,有“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巍尽力耕”之诗,盖纪实也。

地处兴化军的莆田县南、北洋,在唐代围垦建陂的基础上,到宋代建成了当时福建最大的水利工程——木兰陂。木兰陂选址科学,工程设计完善,施工质量优良,灌溉面积已“殆及万顷”(弘治《兴化府志》卷29引林大鼎《李长者传》)。木兰陂的建成,既抵御了洪水和海潮的灾害,保障了灌溉,还扩大了耕地面积,并使得兴化平原由原种单季稻改为种双季稻,使这一带的农业生产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据统计,唐代福建兴修的水利有29处,居全国第4位,而到了宋代,福建兴修水利达402处,跃居全国第一(冀朝鼎:《中国历史上基本经济地带与灌溉事业》)。故《宋史·地理志》说:福建路“民安土乐业,川源浸灌,田畴膏沃,无凶年之忧”。

农业种植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等优良品种在福建沿海地区广泛种植,并逐步向闽北等地推广,表明福建已由单一的农业生产体系逐渐向全面发展的农业体系过渡,经济作物也得到广泛种植,其中棉花、甘蔗、茶叶、水果都是全国闻名的产品。

棉花,宋以前称木棉,宋代,福建木棉花种植相当普遍,兴化莆田一带曾经家家都种植棉花。闽棉质量上乘,给种植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又进一步促进棉花的种植。

福建也广泛种植甘蔗,宋代福建已可制砂糖和冰糖。

建州建安的北苑贡茶,是茶中极品,这里设置了北宋规模最大的官茶园,专门制作贡茶。仅建安一地官私茶焙就达一千多处。南剑州名茶有白乳、金字、蜡面、骨子、山挺、银字六种。崇安武夷、泉州清源产茶也是上品。

水果品种也十分丰富,仅据梁克家淳熙《三山志》所记福建所产水果,就有荔枝、龙眼、枇杷、橄榄、橘、柚、李等26种。福建仅荔枝一项,就已培育出50个色、香、外形各异的品种,并远销京师、辽夏以及日本、大食等海外各国。龙眼也广泛种植,以兴化、福州、泉州、漳州为主要产地。福建水果的种植和优良品种的培育,促进了当时福建经济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

在手工业方面,宋元时代福建的丝绵纺织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并跻身于全国丝绸重要产地之列,成为皇室采购的重要商品。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泉州成为驰名世界的国际贸易大港,也极大地刺激了当地的丝织业发展。宋人苏颂用“绮罗不减蜀吴春”(苏颂:《黄从政宰晋江》,载《苏魏公文集》卷7)的诗句来称赞泉州的丝织品。

在福州,1975年南宋黄升墓出土了354件服饰与匹料,其中服饰201件,高级织物及面料153件。出土的丝织品种类有:绫、罗、绮、绢、纱、锦等。有一件牡丹花罗背心仅重167克,有2匹标有专门织锦机构泉州南外“宗正纺染金丝绢官记”的锦缎十分轻薄、柔韧(福建省博物馆:《福州南宋黄升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这充分反映出当时福建丝织业的先进水平。

在政治方面,不少福建人进入宋廷的行政中枢,担任宰相等重要职务的很多,如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市)人曾公亮,宋仁宗咸平二年(999年)出生,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25岁中进士,历任职于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曾公亮主张革除时弊,提出许多改革措施,并在从政的过程中加以实施,很有建树。为了富国强兵,他奉敕修撰了《武经总要》,此书备一朝之制度,具历代之得失,希望通过“择将”和“治兵”来改革国家的军事制度。

在思想科技文化领域,福建出现了朱熹这样名垂千古的思想家、郑樵这样有全国影响的史学家以及苏颂、宋慈等留名后世的科学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科学家的出现,也奠定了福建作为宋王朝核心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2. 宋代福建州县的扩大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军入闽。自此,分裂为闽北、闽南、福州三大地盘的福建重新统一于宋朝版图。

宋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实行州、县两级制。州级有府、州、军及领县的监,县级有县、军使及隶属于州军的监。同时,代表朝廷对府州军监实行管辖和监督,又在府州军监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福建属两浙西南路,雍熙二年(985年),改福建路”(《元丰九域志》卷9《福建路》)。路级机构有帅、宪、仓、漕四司。帅为安抚司,掌军事;宪为提点刑狱司,掌司法;仓为提举常平司,掌市舶茶马;漕为转运司,掌财赋。四司分掌各路的军政、司法、民政和财政等,各司的长官称使,既监察本路的官吏,又彼此监督。这些职官有事时增加,无事时裁撤。福建路是以经济为主的被称为转运使司的路。

州设长官称“权知军州事”,后称“知州军事”,简称“知州”。知州总理州政,一般设1人。知州之外另设立通判一职,通判可以向皇帝直接奏事,事实上是监督知州,官府所发文书要知州与通判同时签署才有效。

县设长官知县或县令,掌管全县的政事、民事以及部分军事。副长官有县丞、属官有主簿等。

县以下基层组织,城镇则设镇,乡村则起初实行乡、里制,后来改行保甲制。

北宋时期,福建人口激增,州县也大量增置。北宋福建路的行政区划有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兴化、邵武二军,41县。州县数比唐代增加了近1倍。南宋时,升建州为府,福建设一府、五州、二军,县数增至47。当时,澎湖列岛为泉州晋江县所属,成为福建地方行政区域的组成部分。《诸蕃志》载:“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


二、元代福建的海上交通与福建行省的建立


1. 元代福建的海上交通

元廷实现对全国的统治之后,为了镇压各地的反元起义以及防范东南沿海的海盗和倭寇,大力加强对沿海各省尤其是福建的管理。

元廷在福建各地长期驻有重兵,还经常从外地调兵入闽,如至元二十年(1283年)十月,发讨虏军1000人增戍福建行省;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调江淮省下万户府军至福建(《元史·兵志》。据统计,元代福建设有9个万户府、53个千户所,总兵力在3.6万人以上(《福建省志·军事志》第15页,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元廷统治福建,把发展海上交通作为安定福建、巩固海防、沟通中外的主要措施,始终重视发展海上交通。与福建大陆相近的澎湖和琉球(台湾)自然引起朝廷的重视。《元史·琉球传》载:“琉球,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澎湖诸岛与琉球相对……天气清明时,望之隐约若烟若雾。”这里将台湾、澎湖与福建的地理位置说得相当明确。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根据海船副万户杨祥的建议,元廷决定派军队前往琉球。于是,朝廷以杨祥为宣抚使,给金符。第二年初,6000名元军出发,抵达澎湖,杨祥根据朝廷旨意在澎湖设巡检司,留部分官兵守卫。

据元人汪大渊《岛夷志略》所载:澎湖“地属晋江县。至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可知,当时已在澎湖设置大陆机构和官吏,为朝廷征收盐税,逐步行使管理澎、台的职权。

元代福建的海运业、造船业发达,享誉世界。泉州港成为“梯航万国”的世界大港。元廷派往世界各国的使臣经常从泉州港乘船出海,福建成了当时中国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交往的枢纽。

由于福建造船业的发达,元廷经常敕谕泉州制造舰船,还多次把泉州港作为远征日本、缅甸、爪哇等国的军事基地。如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忽必烈命新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史弼、高兴、亦黑迷失等率福建等省战船千艘、水师2万,从泉州后渚港出发,劈波斩浪,渡海远征爪哇。

2. 元代福建行省的首次设置

元代,福建第一次设置行省。这是福建行政体制设置的一件大事。

至元十六年(1279年),南宋陆秀夫负宋幼帝投海死,宋亡。元廷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第二年,在福建设立“福建行中书省”。《新元史·地理志》载:“至元二十一年(1280年)置福建行省,……(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罢行省,置福建道宣慰司,后罢宣慰司,复立行省于本州,大德二年(1298年)又置宣慰司都元帅府,罢行省,隶江浙行省,……至正十六年(1356年)复置福建等处行中书省。”可知,“福建行中书省”始设置于元初,以后撤了又复,复了又撤,并曾一度归江浙行中书省管辖。福建道宣慰司是省、路之间的承转机关,是省的派出机构,不算地方行政单位。到至正十六年(1356年)撤福建道,又恢复“福建行中书省”,直至元朝灭亡。元代福建行省的首置,表明福建在全国地位的上升。 

(原载于《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史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