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1 18:1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红军少年  智斗顽敌 

楚   欣 

 

武夷山市,即原崇安县,既有独特的奇山秀水,又有丰厚的人文历史,还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三者合一,极为罕见。

1930年,崇安苏维埃政府成立,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开始形成。同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一部分人马从上杭的古田镇出发,向北经连城以东的宁化、清流、归化等地,越过武夷山,向江西转移。途中,领军人诗兴大发,写下了《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生动描述了红军长途征战的路线、方向和目的,展示了红军战士的英勇形象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020年,恰逢崇安苏维埃政府成立 90周年,也是毛泽东《如梦令·元旦》创作 90周年。武夷山市组织“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的采风活动。笔者有幸参加,受到红色文化的深刻教育。其中,全面抗战初期国共双方在大洲谈判,中共代表黄知真的表现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黄知真,1920年生于江西横峰。其父黄道,192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因积极投身“三一八”学生运动遭北洋军阀政府的通缉,返回江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之后,与方志敏、邵式平等发动弋阳横峰起义,创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黄知真自小聪明机智,7岁时,每当父亲黄道与方志敏、方志纯、吴先民、邹琦、邹秀峰等人串联或开会时,他都会主动站岗放哨。方志敏夸赞他,称之为“红色小警卫员”。

弋横暴动后,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扩大到整个信江流域,黄道将黄知真送到根据地列宁小学就读(后转入师范)。1931年,因调闽北根据地工作,即请战友方志敏照管黄知真。春后,黄知真从列宁师范毕业,分配到赣东北工农剧团。1932年,调闽浙赣省儿童局任巡视员。方志敏认为,这个少年人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都大大超出实际年龄所具有的水平,有必要放在更加艰苦复杂的环境中锻炼。

1933年 7月,黄道任中共闽北分区委书记。1933年冬,方志敏派人将黄知真送到闽北苏区首府大安。此时的黄知真已是共青团员,中共闽北分区委任命他为共青团闽北分区委常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闽北特区儿童局书记。共青团闽北分区委的书记是曾镜冰,组织部部长是左丰美,黄知真很好地和他们共事,领导闽北少年儿童工作,发展儿童团、共青团组织,配合苏区中心任务,开展拥红扩红运动,取得很大成绩。1934年冬,黄知真调闽北军分区政治部,任宣传部副部长。1935年转为中共党员。

1935年 2月,闽北红军撤离首府大安,进入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由于军分区司令员李德胜叛变,敌人追击,红军游击队的处境极端困难。为了消除李德胜叛变所带来的恶劣影响,黄道编写了《骂李德胜歌》,指令黄知真到部队教唱。黄知真带着宣传队,深入机关、连队,教唱这首歌,揭露李德胜叛变革命的罪行,收到很好的效果。后人称此歌是土地革命时期闽北红军中普及广泛的荣辱歌。

闽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黄知真作为闽北分区党委负责人黄道的儿子,处处以身作则。打赤脚,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干活又比别人多,且从不叫苦叫累。战士们都把他当成榜样,努力克服困难,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前进。

1936年 6月,黄道主持闽赣省委全面工作。1937年 3月,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赣省军政委员会主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野蛮侵华与中国人民奋起抵抗,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党中央指导下,黄道与闽赣省委的另一位负责人曾镜冰联名致函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建立南方抗日岚谷横源村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议。接着,又派专人致信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再次提出地方国共合作的主张。

收到熊式辉同意国共合作的信函后,闽赣省委迅即决定与国民党地方当局举行谈判,时间定于 1937年 9月底 10月初,地点在光泽县霞洋乡大洲村。

与国民党谈判,是项艰巨的任务,派谁为谈判代表,事关重大。闽赣省委经过慎重考虑,指定了两个人。一是闽北分区教导队大队长邱子明,另一为黄知真。

黄道是闽赣省委的主要负责人,派自己的儿子为谈判代表,许多人既感到意外,也不赞同。因为黄道的夫人和另外几个子女第四次反“围剿”时失散,至今下落不明,黄知真是他身边唯一的亲人,参加谈判又有危险,这怎么行呢?对此,黄道做了解释,他认为,派自己的儿子为谈判代表,既可向对方表示诚意,又可避免其他同志冒此风险,而他对黄知真的能力则充满信心。经过一番动情的劝说后,他的意见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大洲谈判,国民党当局派出的代表也是两个,一是江西省第七区保安副司令周中诚,另一为光泽县县长高楚衡,都是老奸巨猾的家伙。可以说,这是一场比意志、比智慧、比技巧的斗争,也是对身负重任的黄知真的考验。谈判按我方提出的三个条件(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释放政治犯;划出我军驻防地,解决军需供应)进行。

(一)关于释放“政治犯”问题。

高楚衡、周中诚原则上同意,却又节外生枝,说“政治犯”是哪些人要查清楚,且有些人关押的监狱不属江西管辖,他俩难以顾及。这个说法实际上是在耍赖。黄知真洞若观火,针锋相对地指出,所谓“政治犯”,含义很清楚,即那些被捕的共产党员、红军战士、苏区群众,以及主张抗日的人士,既然国共双方都同意合作抗日,就没有理由不释放他们。至于关押的地方在哪里并不是问题。高楚衡、周中诚听了,哑口无言,只得同意释放在押的闽赣两省的“政治犯”。

(二)关于红军驻防地点问题。

谈判前,闽赣省委内定的地点,一是崇安,二是铅山,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老苏区,群众基础好,可以保障红军的安全,不让土地革命成果受损。谈判时,我方首先提出崇安,国民党方面觉得,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红军逼出崇安,怎么能让红军再来?于是坚决反对。这个情况黄知真早就料到,他因势利导,以退为进,淡淡地说道:既然崇安让二位如此为难,那就不勉强,改为铅山吧。这一改,高楚衡、周中诚不再反对,我方却轻而易举地实现预先所设定的第二方案。

(三)关于红军粮饷和军需供给。

国民党方面说,闽北红军不属于江西的部队,由江西提供粮饷和物资有困难,企图把我军编入江西保安团。黄知真听了并没有驳斥,而是向对方做了解释:就红军而言,粮饷、军需本不存在问题,只是由于我方已做出不再打土豪分田地的决定了,因此才需要政府提供。周中诚、高楚衡听出这个解释的弦外之音,即国民党政府若不提供粮饷、军需,红军只好再打土豪了,便改口答应我方的要求。大洲谈判,我方两位代表圆满完成了闽赣省委交给的任务。尤其是年仅17岁的黄知真,以超人的胆略、雄辩的口才,制服了骄横的对手,表现得相当出色,受到一致称赞。

大洲谈判后,闽北红军游击队从大山中走出,在坑口长洞源集中,结束了三年的游击战争。1938年 2月,根据中共中央和东南分局的指示,闽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奔赴抗日战争第一线。

有关黄知真与大洲谈判的事,笔者之前曾读过一篇文章。内中写道,1961年 8月,毛主席见到黄知真时,说的第一句话是:“啊,知道真理的人来了! ”乍看像戏言,但撰稿人认为,主席用知真的名字称赞他,是对黄知真革命睿智的肯定与称赞。这个见解很有道理,一个未满 17岁的人,能够做出那样了不起的贡献,确实令人赞叹。

新中国成立后,黄知真担任过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省长等重要职务,当选过中共中央委员。他对武夷山革命老区怀有深厚的感情,多次到这里参加活动。每次都要去看望老红军、老党员、老苏区干部、老游击队员、老接头户,还要到闽赣省委驻地以及他父亲黄道的墓地瞻仰。1985年 7月,他参加闽北苏区创建 55周年纪年大会,应邀在会上做革命传统教育的专题报告,受到热烈欢迎,会场上不时响起阵阵的掌声。

1993年,黄知真逝世。2020年,是他诞生 100周年纪念。笔者谨以此文与小诗一首献给这位“少年老革命家”:黄氏少年知真理,心红志坚斗顽敌。赢得大洲谈判事,闻者无不称神奇。

(本文选自于《风展红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