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7 12:0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夏克传

 

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

夏克传

卢德铭.jpg

卢德铭

 

2009年9月14日,卢德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少年立志,扬名黄埔

1905年6月9日,卢德铭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双石乡狮子湾的一个富裕家庭。其父卢安炳通书达理,幼年的卢德铭受到良好的私塾教育。

1921年,16岁的卢德铭顺利考入成都公学。在学期间,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阅读《新青年》等书刊,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关心时事。他目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大声疾呼:“为了富国强民,拯救国家民族,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进行社会革命!”

1924年初,卢德铭从报上看到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大喜过望,赶忙返乡,向父亲卢安炳提出,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卢父听说他要投笔从戎,断然拒绝。卢德铭耐心做父亲的工作,最终得到同意。1924年夏,卢德铭来到广州,因路途遥远错过考期。后经老同盟会员李筱亭先生致孙中山的信,让其面见孙中山。孙中山直接出考题“当今国民革命之首要任务”。卢德铭有理有据作答。孙中山很满意,破格批准卢德铭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队。

在校期间,卢德铭加入中国共产党,政治和军事学习成绩优异,孙中山来校视察时,蒋介石特意介绍了卢德铭的出色表现。孙中山满意地夸奖道:“全校学生要以卢德铭为楷模。”孙中山对卢德铭的赞许,一时传遍全校。

1925年2月,广州政府组织东征军讨伐陈炯明,卢德铭担任学生侦察队长,领着60余名同学英勇作战,数次化装潜入陈炯明军队侦察情报,提供了大量兵力、将官部署、火力配备的信息,为主力部队的战斗提供了有利条件。

廖仲恺先生被国民党右派谋杀后,卢德铭义愤填膺,追悼大会上,他代表学生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讲到激动处,他捶胸顿足,声泪俱下,听众深为感动。1925年9月,军校毕业后,卢德铭留校任政治部组织科员。

北伐战争中展露才华

1926年5月,叶挺率领的独立团作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先头部队,出兵湖南,开始与北洋军阀吴佩孚部作战。独立团在叶挺的指挥下,所向披靡。6月2日,在攻占攸县的战斗中,卢德铭主动掌握战机,率领全连乘胜追击敌人。对这种作战的机动灵活性,叶挺同志称赞不已,他常说:“战功是大家努力得来的,我们的每次战斗,都是得力于你们。比如攸县的占领,就是第4连连长卢德铭在指挥我,而不是我在指挥他。”之后,在攻克醴陵、平江的战斗中,卢德铭带领4连绕到敌人背后,向敌人薄弱环节袭击,对敌造成夹攻之势,使守敌大部被歼。特别是攻打天险汀泗桥和贺胜桥的关键战役中,卢德铭身先士卒,英勇善战,指挥果断,立下了赫赫战功,升任为第2营营长。不久,调任第1营营长。由于独立团威名远扬,有“铁军”之美誉。卢德铭在该团屡建战功,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军事指挥员。

卢德铭与毛泽东雕像.jpg

卢德铭与毛泽东雕像

独立团攻下武昌后,1927年3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25师73团,卢德铭继许继慎任团参谋长,驻地在武昌南湖。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第2方面军总指挥部在武昌成立警卫团,党中央军委根据叶挺的建议,决定帮助张发奎组建总指挥部警卫团,派卢德铭任团长,指导员辛焕文、参谋长韩浚、团副余洒度(兼营长)、范树德(兼辎重队长),均为共产党员。营、连、排干部有三分之一是共产党员,卢德铭调到警卫团时,军委聂荣臻向他们作了指示,要求他们掌握好这支部队。警卫团和总指挥部同时驻在武昌国民政府(旧督署)院内。

担任警卫团长响应南昌起义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在武昌成立警卫团,卢德铭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派担任团长。此时,“马日事变”后的湖南一片血雨腥风,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上级党组织把在湖南工作的一批领导骨干陆续转移到武汉。卢德铭利用职务之便,将宛希先、何挺颖、何长工等人安排在警卫团担任各级干部,既保存了革命力量,又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这支部队的领导。

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起了鲜明的武装斗争的旗帜。8月2日深夜,卢德铭决定:立即带一、二、三营去南昌参加起义。8月4日,卢德铭率警卫团两千多人,乘船离武汉沿江东下,前往南昌。途中,侦察员报告,南昌起义部队已撤出南昌南下。卢德铭考虑到与南昌部队相隔太远,追赶不及,遂改变计划,向西进入湘鄂赣三省交界“三不管”的地方——修水、铜鼓一带活动,同时与江西、湖南党组织联系,确定今后发展方向。8月下旬,警卫团和平江、浏阳农民军等单位的负责人在修水山口镇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将这几支武装力量组合为一个师。为了麻痹敌人,并便于从江西军阀朱培德处获得一些枪支弹药,部队番号改称“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卢德铭任师长。

秋收起义中壮烈牺牲

1927年9月9日,卢德铭率领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卢德铭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委员,并任起义部队总指挥。当天,率起义部队一团从修水西门出发,到渣津一带宿营。

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在9月19日的文家市前委会议上,主张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军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认为再攻长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由于卢德铭是起义军总指挥,他的坚定态度对统一大家的思想起了重要作用。会议经过激烈争论,通过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决定部队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

9月23日拂晓,起义军从芦溪出发南进。行进到离芦溪15华里的山口岩时,后卫第三团遭到敌军伏击。危急时刻,卢德铭挺身而出,率领一个连的兵力前往增援。他指挥部队抢占制高点,用猛烈的火力还击敌人,同时指挥被打散的第三团官兵迅速向前卫部队靠拢。在这场恶战中,卢德铭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对卢德铭深为赏识的毛泽东听到噩耗时,痛惜不已,他悲愤地大呼:“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

卢德铭家书

“如果瑞勤(注:未婚妻)真要等我,则我对她有几点要求:一要读书;二要革命;三不要缠脚。……”这是在江西芦溪县的卢德铭烈士陵园里保存的关于他南征北战之余写给家人信件中的一些片断文字,从中可以看出,这位革命者的执着信念和对亲人、爱人的真挚思念。卢德铭还在一封家书中直言:“我不是不怀念家庭,其实我也想念父母及兄嫂侄儿等……在梦中我曾发呓语,呼喊权一(卢德铭的大侄子)、少南(卢德铭的小侄子)。醒来时同志们笑我说,参谋长还在思乡呢!”这些感人肺腑的话,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

年少的卢德铭对革命始终怀着饱满的热忱。1925年2月参加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后,年仅20岁的他在家书中这样写道:“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了,我们组织了学生军去讨伐他……现在已把陈逆驱逐到东江去了……我们打败了敌人,我心里很高兴。”

1926年汀泗桥战役后,卢德铭在家书中写道:“这场战役歼灭很多敌人,但是我们的伤亡也不少。我们的营长曹渊同志也在这次战役中牺牲了。当他受了重伤时,我去扶着他,他向我说,德铭同志,我已无救了,请你不要管我。为了革命,你带着同志们冲啊!”

1926年10月,革命军攻下武昌城后,卢德铭在家书中感慨地说:“我们这次北伐,有这样的顺利进军,全靠群众的支持。自广州出发以来,沿途都有老百姓给我们做向导,并主动给我们搬运子弹等辎重。”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为了避免连累家人,卢德铭写了最后一封家书。信中写道:“现因时局转变,为了不连累家庭,今后我暂时不寄家书,你们也不要来信……我没有钱寄回来。家中如果没有钱用,可将杨家 的十几石租卖了。”

毛泽东在他牺牲后赞道:“德铭同志为革命保留了火种,他是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山口岩卢德铭纪念碑.jpg

山口岩卢德铭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