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5 08:4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 江东文

一位中国军医与英军战俘的生死之交



二〇〇一年,黄远(右)与彼得成了英国报纸的新闻人物


二〇〇一年,黄远(右)与彼得成了英国报纸的新闻人物.jpg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60周年,这让我想起2003年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举办《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大型展》时征集到的一张照片,照片是1951年中国军医与英国战俘在战俘营的合影。50年前的一张照片,背后却演绎了一件件曲折动人而又耐人寻味的故事。

仅有的十支青霉素救活一个战俘

中国军医黄远毕业于福州新华学校,且熟练掌握了英语,正是这个缘故,他与一名英国战俘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几度在英国成为新闻人物。

1938年,他进入江西永新中正医院。1951年5月,他随志愿军到朝鲜。原来是准备到前线当翻译的。但到了朝鲜,部队了解到黄远学过医,便把他留在后方战俘管理处当医生。黄远被安排在战俘管理处1团。当时由于缺医少药,时有俘虏病死。后来,团长下了命令,不能再让俘虏死亡了。黄远是骨干医生,他就到下属的六个战俘连队去看病。

黄远说:“那时我一到战俘连队,就把他们集合起来,然后让战俘中发烧的病人站到一边,拉肚子的病人站到另一边,接着让一个当过卫生员的英军俘虏给他们发药。这样,一天就把几千人的病都看完了。”老黄接着说道:“有些事也真是凑巧。看完病我问这个卫生员,还有没有病号。他说还有一个。我问他为什么不来,卫生员说他来不了,不知道你肯不肯去看他。我当时累得不行,还是咬咬牙说:去!你带我去。”

这个病人叫彼得,见了彼得,黄远先给他量体温,高烧41℃,再用听诊器一听,肺部“咕咚咕咚”地响,他马上诊断是大叶性肺炎。

于是,黄远马上去找团长,并说:“团长,今天还得死人。”

“你能让他不死吗?”团长说。

“我是可以,但没有药呀!”黄远答道。“什么药?”团长问。黄远说:“青霉素。”当时,在国内还十分罕见,1个团也只有10支,舍不得用都锁起来了。团长一狠心,说:“全给他用上。”这样,彼得终于从死亡的边缘给拉了回来。

彼得没死英国政府哑口无言

两个星期过去了,有一天,团长把黄远找去,问:“彼得怎么样了?”“彼得好好的呀。”黄远回答。

“好!你以后要保证他不能死。”团长死命令。“我说,我一个医生,怎么能保证一个战俘以后不死。”黄远回答。这时,团长让一位从志愿军政治部来的姓杨的同志给他介绍情况。原来,彼得是坦克兵,他驾驶的坦克被击坏后,敌方找不到他,英国政府就匆忙宣布彼得阵亡了,不久,英国工党下属的《工人日报》刊登了驻北京记者阿兰发回的英军战俘名单,彼得也在其中。英国政府感到很没面子,指责工党故意与政府作对,就把《工人日报》查封了。《工人日报》要求阿兰尽快提供彼得活着的证据。于是,黄远就和彼得在战俘营拍了一张合影。这张照片发回英国后,英国政府哑口无言。

事后,黄远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向团长立下了“军令状”。不过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彼得必须和他住在一起,团长同意了。

就这样,彼得成了黄远的“通信员”。战友们开玩笑说,黄远你有办法,团长的通信员还是中国人,你找了个英国人当通信员。这样过了一年多以后,黄远因为得了肺病,咳血,不得不回国治疗。临走时黄远还跟彼得道别。黄远走后,彼得四处打听黄远的通信地址,但所有的人都告诉他,黄远在路上死了。

彼得:“你怎么还活着?!”

回国后,黄远做了胸透检查,发现只是小毛病,在家休息了3个月身体就恢复了。此后,他一直在福建泉州市第一医院当医生,直到1980年退休。

1980年,黄远的一个朋友要参加广交会,看中他的英语水平,邀请他去当翻译。黄远一连参加了8次广交会,这期间他结识了一位叫莫朗尼的英国商人。黄远与莫朗尼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在黄远最后一次参加广交会的时候,两人一起聊天,无意中谈到了中英关系问题。莫朗尼说,我们英国人对你们中国是最友好的,是西欧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而黄远则随口回答了一句:“我对你们英国人更好。”

莫朗尼大惑不解。黄远便把自己几十年前的一段在朝鲜的经历向他娓娓道来。听了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后,莫朗尼大感意外。回国后,莫朗尼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位记者朋友,这位记者立即委托莫朗尼向黄远借用这张他和彼得合影的照片。当莫朗尼再一次参加广交会的时候,他特地拐到福建泉州,借到了这张照片。随后,英国报纸以《一个中国医生在找他救的人》为题报道了这件事。

见报后,彼得在两个小时之内接到了12个电话, 他的女儿从50公里外把报纸送到他手中。彼得马上赶到报社,并通过报社联系到了莫朗尼,从而拿到了黄远的通信地址。彼得立即动笔给黄远写信,在信的开头,彼得以又惊又喜的语气写道:“他们都说你在路上死了,你怎么还活着?!”

36年后相聚在中秋节

收到彼得的第一封来信,已经是1985年了。随着信件的往来,彼得提出希望到中国看看,并决定把烟戒掉,把每天3包烟的钱攒起来作为路费。3年以后,彼得终于攒够了路费,他写信告诉黄远,路费现在够了,但到中国以后就没钱了。黄远告诉他:“你只要过来,其他的费用都包在我身上了。”

1988年,相隔36年之后,一位志愿军军医和一位英国战俘,在厦门机场重逢了。“我去接他的时候,心里非常兴奋。我们第一眼就认出对方了,我和他不约而同地说,你一点都没变,和原来的一模一样。”黄远至今还记得当时他俩说的每一句话。

彼得来到中国的第二天,正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这或许也是天意,一对不同国籍的老人,从原来的敌人,变成了生死之交,再到音信全无,最后又以中国最传统的方式团聚了。当时黄远问他准备在中国呆几天,彼得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他有21天的假期,是公司最长的假期。他还说,中国大使馆也对他很友好,不到一个星期就给他办了签证。

21天很快就过去了,黄远陪彼得浏览了福建的崇武、德化、厦门以及广州等地。走的时候,彼得说了实话——他在英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说他在中国呆不到两天。结果,他不仅呆了21天,而且还想再呆15天。

黄远说:“当时,我问彼得是不是住宾馆,彼得说不能住你家吗?我说家里太不像样了,彼得说,难道你忘了朝鲜吗?我说,好好,有你这句话就够了,我家不管怎样也比当年在朝鲜的条件好多了。10年之后,彼得再次到泉州来,而且一住就是15天。这次,原来坚决反对他来中国的太太也跟来了。回到英国后,彼得又写信说,他的太太已经迷上中国了,整天吵着要再来一次。第二年,彼得夫妇又来泉州了。

2001年,黄远也应邀到英国做客。当时,黄远这位新闻人物的到来,在英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地的报纸第二天就大篇幅报道了这件事。黄远把这份报纸小心翼翼地保存至今,这也算是英国人给他的一份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