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7 11:2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郑国贤



崇阳溪畔栽青松

——访福建青松股份有限公司

 

郑国贤

 

 

 

   

 

在闽北的崇山峻岭之中,建阳是一块难得的平坦地方,否则,闽北的行政中心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中,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搬到这里。如今,国务院再次批准把南平市政府搬到这片三溪汇聚的山中丘陵之地,闽北迎来了新一轮大发展的前奏时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来到了建阳,沿着城区的各主干道走可以看到,大部分政府机构门口的牌子,刚刚油漆一新,建阳市的牌子都已陆续换成了建阳区的宋体字,透露出主人成为闽北中心城区的豪迈之情。

当然,比改名和改牌子更重要和紧迫的,是发展经济、壮大实力、提升民生质量的追求。区委、区政府依靠建阳的资源禀赋,挖掘特色,发挥优势,梳理确定了六大主导产业。工业主抓生物化工和机械电子产业,农业主抓特色现代农业和竹产业,三产主抓商贸物流业和旅游业。

工业是一个地方经济的生命线。他们坚持抓大扶强,实行一企一策,鼓励龙头企业增资扩产、技改升级,推动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了竹产业园、机械电子产业园和生物化工产业园。目前,有青松化工、武夷味精、和泉生物、三爱药业、武夷白鹭、夷山物产、亚亨动力科技、武夷汽车制造、汽车锻压件、龙翔科技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0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00家,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129家。

排在全部企业第一位的福建青松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松节油加工企业、闽北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如此优秀的业绩,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的目光,而且从内心倾向来说,我是渴望英雄的,尤其是在这个平庸的年代。从曾经长期流行的语境中,青松是英雄的象征。我想象,称为青松公司背后的创业者,一定是一位或一群时代英雄。

从思维惯性来说,青松往往挺立于高山峡谷之中,傲霜斗雪更显峥嵘英姿……我来到公司所在的回瑶工业园区,发现这里是山区十分难得的平坦地带,南北纵向十余里。公司大楼坐东朝西,正对着最早的交通主干道省道303公路,背后是一泓澄澈的崇阳溪水……

 

   

 

在青松股份公司的大门口,车进去停下,公司总经理华建军已迎在车门口,他伸手握住我的手说:“非常抱歉,董事长柯维龙有事出差上海,只好由我来给您介绍了……”

华建军介绍说:青松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松节油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省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涉及芳香化学品、中药饮片、药用辅料、原料药、医药中间体以及功能化学品等领域,主要产品有合成樟脑、冰片、樟脑磺酸、莰烯、乙酸异龙脑酯、尿嘧啶、对伞花烃、双戊烯等,产品65%出口到欧盟、北美、南亚印巴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公司是我国林产化学工业龙头企业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松节油深加工企业及全球最大的合成樟脑生产企业。公司于2010年10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青松股份”,现公司注册资金为3.9亿元。

目前公司主产品合成樟脑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5%,全球市场占有率为43%。公司现有两家全资子公司——张家港亚细亚化工有限公司和龙晟(香港)贸易有限公司、上海龙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青松商标于2012年4月初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樟脑原料药于2012年6月取得了欧洲GMP证书,2013年5月取得了樟脑、乙酸异龙脑酯等产品的欧盟REACH证书,产品符合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最严酷的药典标准。

在福建省,企业连续21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是福建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科技型企业,省级技术中心企业,南平市重点企业,建阳区纳税大户、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作为林化产业龙头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公司将一如既往地专注并做强松节油深加工的产业链,在继续扩大樟脑、冰片等现有产品市场份额及巩固松节油深加工行业领头地位的基础上,向松节油深加工香料、医药、日化、光固化材料等领域进军,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优势,通过开发、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强做大“青松产业”,力争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可再生林业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厂商。

 

   

 

柯维龙董事长在难得一次接受记者采访中提到:“制约我们公司发展的最大瓶颈还是人才。所以这几年,我把我们公司的许多技术骨干送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大专院校去进修。”

柯维龙对外话语很少,据与他见过面的记者介绍:“在他的身上,有土生土长的闽北人特有的憨厚与质朴……”他在人才问题感受到的压力,是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特有的社会转型之路,成功的民营企业绝大部分是家族企业。青松股份公司也是如此,柯维龙和他的弟弟是公司两个最大的股东,而第三大股东陈尚和,2014年1月之前还兼着公司总经理呢,这就必然形成公司内部亲戚朋友三五成群互相制约的尴尬局面。家族之中也可能有出类拔萃的人才,但人才的脱颖而出很难,他(或她)凭藉的不是自身的能力而是与老板的关系;而有关系的人呢,人性的懒惰使他不思进取就能获得丰厚的待遇。这就是家族企业普遍面临的无解方程式,也许还是我们时代面临的悖论!

在我到达青松股份有限公司大门的22个月前,柯维龙迈出解开家族企业看似无解方程式的第一步:让第三大股东陈尚和把公司总经理的宝座交出来,任命仅见了几次面的浙江建德人华建军任公司总经理。柯维龙壮士断臂般的果断,使许多拥有更大权力的决策者相形见绌。

华建军这个漂亮的浙江西部山区人有特色啊,他带着我走进他在公司三楼的总经理办公室,在茶几前相对坐下,尽管茶几上的不锈钢茶具、茶杯、电炉都在,却递给我一瓶矿泉水。我笑说:“我没法喝矿泉水!”他不好意思地看着面前的茶具,面露为难之色。我也低头仔细看:这套茶具似乎从买回来都没动过;再看我们坐的钢管沙发,似乎都落满了一层灰尘……

为免他尴尬,我笑说:“我们去您办公桌吧!您坐老板椅,我坐你对面,这样我好记录。”他说好,并对进门来的工作人员说:“去扛一箱矿泉水进来吧!”

华建军在他的椅子上坐下后,仍然给我递来一瓶矿泉水,我开不动,他接过来一下子就旋开了,充满歉意地说:“我太忙,一直都喝矿泉水。”我看他的桌子上,一排的空瓶子,也没有人为他这位上市公司的老总收拾卫生。大办公桌上,公司上市时制作的有机玻璃纪念鼎之外,就是乱堆在上的报表;背后一排书柜里空空荡荡,那几个塑料文件夹,我猜想也是空的……华建军刚才介绍公司多年来荣获的一系列荣誉铜牌,我估计都堆放在这幢办公楼某一间落满灰尘的仓库中……

 

   

 

华建军与老板柯维龙都是高中学历。但柯维龙毕业于福建林业学校,是“文革”后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中专毕业生,含金量非常高;而华建军则只是普通高中生,也曾参加过高考,不过心里是知道考不上的,因而考后连个分数也懒得去打听。

他有自己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故乡浙江建德,虽寂寂无名,但这个从新安江水库里面整体搬迁出来的小县城,却依傍着妩媚秀丽的千岛湖,除了美丽的传说,还有隔三岔五的新闻事件使这个风景旅游区名声远扬……

华建军1965年出生于县城一个普通干部家庭。虽言普通,但父亲是县二轻局的财务科长,科长只有股级,却权力很大,在系统中说话是无人敢于不给面子的。很难说是幸还是不幸,华建军如果稍早一年毕业,全县二轻系统的工厂,他想进哪家就是哪家。但1984年他高中毕业时,改革开放的强风已吹遍大地,全国国企都要实行合同制,就是招工要统一考试。华建军没有辜负他所处的时代,参加了浙江省组织的统一考试,成了中国第一批合同制工人。

他进了建德县新安江香料厂。这个小小的县办工厂当时效益十分好,与他同时进厂的新工人就多达67人,用天然樟树油、柏树油生产的甲基松木胴、洋茉莉醇两种日用化工产品,不但畅销国内市场,还通过外贸公司销往海外市场。每年产值超过一千万元。

华建军在厂里当供销员,除了联系外贸公司,更多的是外出采购原料。西部云南贵州四川当年是未开发的静静的处女地,盛产樟、柏等天然树脂,是他常年奔向的目标。跑了两年后,母亲病了,华建军向厂里说,他不想再跑了,让他在厂里学点技术吧!厂领导同意他留在厂里。华建军庆幸自己这一明智选择,否则,母亲去世时,他如果还在外面跑,他就见不了母亲最后一面了。

这个高中生的心灵中有闪光得比金子更宝贵的东西。在与母亲诀别的同一时期,他就被提拔为班长,不久就改任生产车间的主任,成了工厂的技术骨干。

人生有许多阴差阳错,就看你如何把握机遇了。比如这位华建军,他高中时选择的是文科班,期望未来能够当一名作家,但毕业后却考进了化工厂。这种反差也太大了。而正当他由工人到班长,再到车间主任,期望通过辛劳和努力,能够做个副厂长时,时代风潮已刮进了这个山区小县城,工厂与美国人合资了。红色的国企牌子换成了蓝色的美国国际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国际就国际,公司就公司吧!华建军还当他的车间主任。机器照样运转,最初还看不出什么差异来。美国人投入资金造新厂房,还叫华建军当值班经理。

但熟悉的朋友私下里对他说:“洋人重视文凭,眼前只是利用你,你就那张高中文凭,人家根本不会重用你的。”华建军不服气:高中文凭怎么啦,我这不是干得好好的吗!

接触多了,就什么都不一样了,最后连他自己都变得不一样了。美国来的公司董事长鲍捷,他的处事能力,尤其是讲话的风格都令人佩服。他要求员工每人必须学会讲一句英语,讲话写材料,不允许有任何套话和废话,只要把事情讲清楚就行了。他经常忍不住埋怨说:“你们中国的大学生啊,怎么就能把没用的词与字讲个大半天呢!”他自己不摆架子,不板着脸说话,忙碌中还很幽默,逗笑中把事情做成了。

姓王的物业科长是台湾人。他是做美国的企业成长起来的,讲话办事的风格也是美国人的做派。华建军一直在他的手下工作,尽管工作愉快,美国人台湾人看他做事兢兢业业,付给他的薪酬也不薄,但华建军自己不好意思,因为到了2003年,新厂建成投厂后,就没他什么事了。

他选择离去,刚好他的初中同学俞中江收购了一个老厂,也就是中美合资国际香精香料有限公司的老厂房,俞中江把它买下来之后,招聘老同学前去当总经理。华总经理甫一上任,春风得意马蹄疾,征地扩建,把一个原本只有一百多名工人的小厂很快扩大成在行业内举足轻重的中型香料厂,名曰:建德友邦香料有限公司。

俞中江是浙江商界名人,其人生的大起大伏几度轰动全国。华建军对这位老同学的是是非非无法做出评判,也不想多费口舌。

华建军在友邦香料当总经理的第三年之后,他再次选择离去。经中美合资国际香精香料公司的金博士介绍,去了江苏淮安万邦香料有限公司。这时已是2006年春天。

当初在美国人手下打工,华建军获益最多的还不是学到美国人不说废话的讲话办事风格,而是他们的用人之道。正因为此,他碰到了浙江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毕业的金博士。金博士仅比他大几个月,却使他感到人家什么都懂,自己什么都不懂;人家是博士,自己什么都不是。从金博士的身上,华建军感到了知识的强大威力,浙大这座号称“东方剑桥”的名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魅力所在。当然,博士的能耐,并不在于拒人于千里之外,而在于极大的包容性和亲和力,他与华建军关系密切,甚至可以称为知己。他告诉华建军自己也非书香门弟出身,老家江苏无锡,父亲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他就出生在冰天雪地的天山之麓。他对华建军的能力极为欣赏,跟他分析说:“你如果有文凭,就不会这么拼命地做事喽!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辨证法屡试不爽。有大学文凭的庸人,现在到处都是!”

金博士给他提出建议:在建德这两家公司,华建军再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大的格局,因而,介绍他去了淮安。

在老家建德,华建军其实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团队,但他还是一个人去了淮安。人家都是拖家带口的,怎么能抛下家庭跟他去陌生的地方闯荡呢?到了万邦香料公司,他从零开始,先做生产车间主任。

这个公司也原是国营老厂,亏损得无法维持下去了,才让私人收购变成民营企业。李董事长是当地淮安人。华建军评价他是非常之人,魄力大,做事果断。只是他的公司也存在着中国家族企业共有的毛病——企业之中亲戚朋友太多,且盘根错节帮派林立,互相扯皮捣蛋。瞒和骗的对象竟然都敢用来应付董事长。

华建军的到来,救了李董事长一大急。这个公司要做新产品。征地、基建、进设备都需要独当一面的人物。华建军从车间主任、项目主管、总工程师,一直到2010年的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从生产到基建工程他都管,而且一上手,对谁都不留情面。

他只管做事,不管你是什么来头;你做错了,即使你是老板的儿子,他都毫不客气地教训你。上班时间,他不太讲话,不卖人情,凡事对事不对人。下了班,大家都很友好,连扫地的清洁工他也尊重人家的劳动。他自嘲这是从美国人那里学到的平等精神。

 

   

 

柯维龙不喜欢参加会议,能不去的尽量不去;不喜欢记者,尤其不想面对摄像镜头在电视上抛头露面。但有些场合很难躲开的,比如他被推举为建阳市慈善总会会长,就不能不在主席台上坐下来。柯维龙也有办法,钱该出多少都不吝啬,都拿了。开会成立那天,他也在台上坐了,只是电视记者没想到,等到成立仪式结束要专访他时,早已不见了柯会长的影子。

尽管讨厌报纸、电视和会议,但在全国各地举行的行业会议还是为他提供了难得的商机,比商机更要紧的,就是见到可用之人。华建军,就是他在2012年南京大型产品展销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沙里淘金般地发现的,并一见钟情,盯住不放。

不知道柯董事长是如何了解到华建军的履历和富有美国特色的管理才干,见面之后,他就邀请华建军来建阳走一走、看一看。

华建军还就真的来建阳了。按他自己的说法,也就是来玩玩看。在江苏淮南,他的事业已进入了稳定期,建起了自己的天然植物香料实验室。家庭和美,女儿在美国留学,老婆不用操劳,只要照顾好丈夫就可以啦!

谁知道柯维龙是来真的。他了解到华建军在淮安万邦香料公司已没什么事,想要辞职的情况后,十分兴奋,立即电邀华建军来建阳青松。

离开淮安,华建军心里不是没有犹豫的。他感激李董事长为他一个高中毕业生提供了这么大的一个施展平台:在平地上建起了一座大型的香料厂,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全过程都交给他。他因而被评为淮安市劳动模范。领奖那天,他走上主席台,从一位领导手中接过奖牌,尽管相互之间都笑容满面,但他都不知领导的名字。他说:“忙啊!那主席台坐的一排领导,我一个都不认识。”

2013年底,华建军来到建阳,依然是单枪匹马,不,还带着老婆,他以为柯维龙是看上了他在天然松脂上长期研发的潜力,让他来搞产品研发的。谁想到过了新年,就让他当总经理,负责与老厂区毗邻的三百多亩的新厂区建设,引进全套美国进口设备。

采访结束,华建军开着电瓶车带我去新区参观。新厂房里设备正在调试,外面几位农妇在做绿化带。有电话来说南平市委书记即将来公司参观,华建军让工人把通道清理一下。

站在公司大楼前九株松树旁,华建军介绍柯维龙心胸宽阔,对他十分信任,因而在他手下做事很开心。他自己凡事以身作则,只要在公司,他一定在生产现场……可惜这次无缘相见。

公司行政人员为我提供了一份不足一千字的材料,现把柯维龙唯一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对话附录于后,一字不删不改:

柯维龙,建阳市(已改区)政协常委,福建青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短短几年时间,他将一个年产值仅二千万元、产品单一的小规模林化厂变成一个年产值近八亿、拥有十几种产品的现代化林化企业和全国最大的松节油深加工企业。

在建阳土生土长的柯维龙身上有着闽北人特有的憨厚与质朴。见到记者的时候,他爽朗地笑着说:“目前我们的企业还在发展阶段。发展,就是我知道的最大的道理。”由于这句话,我们的采访,从一开始就切入了主题。

记者:当初化工厂改制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是如何把一个“烂摊子”变成一个“香饽饽”的呢?对企业的未来,你又有什么打算?

柯:因为我和化工厂有着很深厚的缘分。1980年,从学校毕业之后,我就分配到了建阳化工厂。这一待就是六年。在工厂改制之前,我们只能生产合成樟脑和松香,规模也很小。2000年我接手之后,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了各类管理制度,大力开发新产品,同时扩大品牌效应。如今,我们一个月的产量就接近老厂一年的产量。青松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松节油深加工企业,拥有十几种产品。“青松”商标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青松”牌合成樟脑也获得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青松”的樟脑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60%乃至更高。

记者:你刚才说发展是青松目前最大的任务。那么,目前制约发展的瓶颈是什么?面对这些困难,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柯:制约我们厂发展的最大瓶颈还是人才。所以这几年,我把我们公司的许多技术骨干送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大专院校去进修。另外一个困难就是技术。虽然我们目前已经开发了十几种产品,可是这远远不够,目前,我们正在开发a、β系列香精、香料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所以我们准备跟厦大、福大等大中专院校合作,进行技术开发。虽然困难重重,我们总能找到办法。“青松”是一个老牌子,只能在我手上发扬光大,不能在我手上倒了。

本文原载于《走进建阳》;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