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30 11:1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王柳珍



同城核变  破蛹化蝶

 

王柳珍

 

 

走进建阳,你会发现,武夷新区与建阳城区无缝对接,沿途一栋栋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笔直的街道整洁靓丽,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广场悄然呈现,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居民小区令人流连……

2014年5月23日,国务院批准建阳撤市设区;2015年3月18日,建阳区正式挂牌成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建阳迈入新常态,按照“立足全省找位置,融入新区谋发展”的建设思路,推进同城化发展,打造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建阳。

 

干群同心,营造奋发向上新氛围

 

古人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予不取,反受其殃。”

机遇既是宝贵的资源,也是流动的资源。抓住机遇,就可能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获得实实在在的巨大利益;丧失机遇,既可能将原有的优势丧失殆尽,又可能在别人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拉越远。

面对撤市设区和武夷新区加快发展这样重大的历史性机遇,面对如此优越的发展条件,建阳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层,高屋建瓴,解放思想,破除束缚自身的观念、体制和机制障碍,拿出新办法,抓住新机遇,全力推进同城化发展。

老城新区都是家,干群同心,其利断金。

在融入武夷新区推动同城发展的大战役中,建阳将支持、服务、融入武夷新区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要务来抓,不讲条件,不畏艰难,全力以赴确保武夷新区各项建设顺利推进。

建阳组织精干队伍,奋战在征地拆迁一线。他们创新创优工作方式,搭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平台,建立务实灵活的区域交流、沟通和协调机制,合力突破征地拆迁中的重点难点。

建阳只争朝夕,创造了征地拆迁的“建阳速度”。

2015年,完成土地征收2041亩,房屋征收7.03万平方米,累计为武夷新区完成房屋征收63.56万平方米,土地征收6.64万亩,确保了高新技术园区、303省道改线工程、云谷小区等重点项目的顺利施工。在武夷新区的“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中,制止违法建设1089起,拆除违法建筑457处,拆除违建面积42.05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105%。

通过同城化战略合作这个平台,建阳区与武夷新区建立了领导层经常性互访沟通、关联部门和毗邻乡镇互动协调的合作机制,促进工作对接、项目对接、资源对接、政策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市场共享、人才共享,推动区域加快融合,有效解决了征迁工作“两层面、两张皮”的问题。

与此同时,按照“先安后迁”原则,武夷新区投资约10亿元建设60万平方米商住一体的统建安置房,已经安置了部分被征迁群众,还准备将回拨给被征迁群众的留置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收益,确保被征迁群众居有其屋、商有其业、财有其源,加快被征地群众从村民向市民的转变。

相关部门公布的一份数据更加令人鼓舞:2014年,建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4元,增长8.3%;农民人均纯收入11243元,增长12%。这些数字有力地表明,同城化步伐加快已经惠及众多的城乡居民,尤其是转型中的建阳农民,初步尝到了同城化发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人在蓬勃兴起的武夷新区,找到了施展拳脚的平台和成就人生的舞台。

 

规划同向,拓宽绿色发展新版图

 

规划一张网,发展一盘棋。

在南平市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的发展版图上,建阳处在闽北的中心区域,这一区位优势,有利于撤市设区后的建阳更加迅速融入一体化发展格局,全力打造现代化的新城区,推进规划、建设、管理的全方位对接,加快融入中心城区。

早在2009年,国务院就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西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武夷新区规划建设正式提上议事日程。2012年,《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随着规划建设实施,南平市的发展推向新的起点,“一山、二区、三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基本形成,“一市两区”的设置,使武夷新区核心区的建阳,承载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如何充分发挥有限空间资源,实现最大价值?

建阳的回答是:跳出了行政区划的“围城”,按照科学布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建、互利双赢的原则和“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的发展目标,融入武夷新区建设,共同编制城市空间和产业的区域发展规划,倡导建筑风貌的协调统一,加快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燃气、垃圾处理等一体化基础设施规划,完善土地、能源、电力、产业等要素规划,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公共设施规划的编制,推进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推进县城经济向中心城市经济转型。

撤市设区后的建阳,抓好与中心城区路网等基础设施的对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的同城共享。

五纵四横的交通路网已经将建阳与武夷新区紧密连接起来。位于崇阳溪畔的建阳朱熹大道直达武夷新区,区域联通畅通无阻;位于西区生态城的建平大道,绵延向北,与303省道连接,全线贯通后,可实现建阳与武夷新区的快速对接。

2015年6月,随着京福高铁的开通,建阳至武夷山的同城化公交专线和城市出租车运营服务已经运行,建阳区、武夷新区、武夷山市和武夷山市度假区等区域率先实现了公交同城化。同时还附加油、加气、充电等服务网点布局和快递货运站点布局等。

在建阳西区生态城,建阳实验小学分校区、实验幼儿园分校区、外国语学校的土地平整工作,已经完成,而武夷新区云谷小区,投资约2.5亿元的城区四所学校17栋建筑已全部封顶;建阳市立医院和南平二院综合大楼已经竣工投入使用,而武夷新区的武夷总医院、歌剧院、博物馆、体育中心等社会事业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这些公建项目的规划与建设,为新兴中心城市的社会发展夯实了基础。

 

建设同步,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基础设施正如树之根系,本固枝荣,没有发达的根系不会有枝繁叶茂的大树。融入武夷新区建设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对接和融入。

一系列政策上的支持、改革上的突破,为建阳“立足全省找位置,融入新区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建阳牢牢把握住每一次机会,在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的建设中加速前行。

“北接西拓”城市发展战略中,建阳持续推进旧城改造,全力推进一个完整社区、一条民俗文化街、一个4A级旅游景区、一个主题文化公园、一个城市商贸综合体、一个专业产业园等“六个一”工程。

随着建平大道建设顺利推进,西区生态城至高铁武夷山东站轻轨、浦南高速公路西移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考亭大桥、七贤桥投入使用,五福桥建设加快推进。建阳改造和新建城市道路7.9公里、燃气管网11.3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两万吨、停车位320个……建阳的城市综合建设项目,如火如荼。

现在,来到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新建阳,你不禁陶醉在这一片大好山水之中。在这儿,你能领略到“朱熹宋慈故里,建本建盏之乡”的古邑风情;潭山夕照、考亭美景、溪源古村落等景点,游客三三两两,休闲漫步,拍照留念;而华灯初上,美景如画的两溪四岸,更加让人流连忘返;塔山映月、流光溢彩、彩虹飞渡,行人纷纷驻足欣赏;假期,行走青山碧水间,一辆辆彩色自行车在绿道上飞驰而过,撒落一地笑声……

与建阳相呼应,武夷新区的项目建设也一路高歌:南林核心区初步形成“四横五纵市骨干路网,建成南林大桥、南林大道、纬三路等骨干路网,初步形成滨江东、西路等重要景观带,水之廊、水之厅、水之门景观工程基本成型;高铁已经通车,武夷山东站站西大桥、站前广场市政工程(一期)已完工投入使用,旅游集散中心、客运枢纽主体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

为了把建阳老城区与武夷新区紧紧联系在一起,2015年建阳城市建设项目75项,投资35.7亿元,完成人民公园、潭山大道、景龙路、四联大厦、麻阳溪绿水景观步道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卧龙湾第二通道、螃蜞路至西区生态城涵洞及道路拓宽、水西桥改造、城区公交始末站等项目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2015年,武夷新区将加快与武夷山、建阳的北接南联,重点推进三大亮点工程项目建设。快速通道、轨道交通、崇阳溪旅游景观、马拉松赛道、武夷山森林生态博物院等项目都是重头戏。

陶醉在绿色建阳中,你会发现,建阳除了变美之外,还长高长大了。五年前,建阳城区面积约7.8平方公里,至2015年,城区面积(含武夷新区)达到18平方公里。其中,建阳城区新增城市公园面积三千多亩,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455公顷,绿化覆盖率44.17%,绿地率39.91%,公园绿地面积12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平方米,山水园林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产业同链,培育改革创新新洼地

 

定位“闽北经济发展中心区域”,建阳这块洼地,吸引了无数英才投资兴业。

建阳突出抓龙头铸链条,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战略重组、资产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快速扩张,将一个企业做成一个园区,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优势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形成“策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

响应武夷新区发展提出的产城互动、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理念,按照“北旅南城”的产业布局,以创建省级高新工业园区为契机,通过不断引导产业集聚,构建和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支撑。

打造建阳经济中心,关键在工业。

规模工业华丽转型升级。建阳八项总投资亿元以上的技改项目,2015年已完成投资7.0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0%。青松化工、武夷味精、和泉生物、三爱药业、武夷白鹭、夷山物产等骨干企业增资扩产,发展壮大;省投资集团与和泉生物战略合作,注入资金一亿元;青松化工预计今年可试生产的年产1.5万吨的松节油延伸产品生产线,新增年产值约7.5亿元。2015年,建阳现有规模以上生物化工企业29家,上半年累计完成产值32.8亿元,比增12.8%。

亚亨动力科技、武夷汽车制造、汽车锻压件、龙翔科技等一批骨干企业不断加大科研创新力度,改善设备技术条件,产能效率提高。占地500亩的数控机械电子专业园项目已完成征地,武夷汽车的起重汽车生产项目已完成随车吊以及挂车车间的建设并投产。2015年,建阳现有规模以上机电企业28家,上半年累计完成产值31.2亿元,比增18.9%。

竹产业势如破竹。建阳在源头上抓好竹林丰产片,科技育竹,发挥龙泰竹业上市公司的龙头效应,带动庄禾竹业、星星竹业等一批加工企业脱颖而出,积极推进竹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规划进度;省第三轮现代农业(竹业)项目1.2万亩,已投资744.5万元;161家笋竹加工企业创造产值12.1亿元,比增78.9%。

在全力推进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建阳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140.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超200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15.2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11.2亿元。自2007年以来,先后五次被评为“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从闽北第二方阵进入第一方阵。

现在,建阳正迎来一个同城核变、破蛹化蝶的重要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建阳优越的自然禀赋、丰富的人脉资源、巨大的发展潜力,聚拢起越来越多推动升级发展的正能量。建阳与武夷新区为构建战略同向、资源同用、产业同构、市场同享、城市同建、文化同塑的一体化格局,正携手并肩,铿锵前行。

本文原载于《走进建阳》;图片来源于“武夷新区”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