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5 21:4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沉 洲



街头巷尾和舞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看过一部电影,西方发达国家的讲堂上,教授提问完中国留学生后,用嘲弄的口吻说道:中国,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酒精瓶,它只有把古代文明保存下来的能力。中国学生受不了这样的奚落,愧然离去。当年的我们,可是血气方刚,恨不能冲上银幕,痛揍鬼佬一顿。三十多年后,时过境迁,中国的传统文化恰恰需要这样的酒精瓶,凝固住初始年轮,使我们能和古人对话。

闽北邵武的“跳傩”就是这样的例证。

所谓“傩”,起源于我国驱疫逐鬼的一种巫舞仪式,大约形成于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进入秦汉已非常盛行,屈原的《九歌》和《论语》对傩祭都有过描述。参加祭祀驱鬼仪式的人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带着形象夸张的面具,边跳边舞。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有原始宗教信仰的历史,由此产生了本民族的宗教职业者——巫师。巫师为驱鬼敬神、逐疫去邪、酬神纳吉所进行的宗教祭祀仪式,称为傩、傩祭或傩仪;巫师所唱的歌、所跳的舞称为傩歌、傩舞。傩是原始民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以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是远古时期人类的精神寄托。可以说,傩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共生现象,原始的傩文化在世界其他地区皆有遗存,美国的万圣节、德国的“魔鬼大游行”都有这一文化现象遗留下来的痕迹。

中原从来都是王侯问鼎、兵家逐鹿之地,时代潮流大浪淘沙,一切与时俱进。明清以后,这一带的傩舞历尽千年沧桑后逐渐式微,其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犹如中原的语言一样,朝代更迭,民族融合,时代进化,早期的中原汉语已经被迁徙的衣冠士族带进了南方丛林。同样,傩也没有在地球上销声匿迹,它传入南方偏远蛮荒的山区,并完整地留存了下来。

闽地邵武西部和平镇的愁思岭、金坑乡的黄土关,都是中原入闽的古驿道,也是傩文化传输的必经之地。和平镇坎下村前山坪自然村发现的一块石碑,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所刻,碑文就记载了宋代当地傩祭活动的时间、路线等情况,同时也记载了从宋代起当地就有了傩祭活动。

古时的邵武叫南武夷,毗邻华东高峰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其西南部的大埠岗、和平、肖家坊、桂林、金坑等乡镇的一些村庄,都隐于大山褶皱之中,崇山峻岭的环境造成交通不便,缺医少药。在各种疾病和瘟疫面前,生命弱小如草芥,无助的山民只能期盼超自然的神祇。中原传入的跳傩活动,俨然草籽撒到了沃土上,于此蓬勃蔓生。

如今,跳傩的目的除了保留原始的驱邪赶鬼、趋吉避凶、祈求风调雨顺、庆丰收酬神内容外。遇婚嫁、添丁、做寿、过年节等,也会举行跳傩活动,内涵更为广泛丰富。

邵武傩舞的面具为半片状木雕,有正直、善良、温和的形象。给人印象更深的则是狰狞、凶悍、威猛的神祇,它们头上长角、暴珠竖眉、口露獠牙。面具戴上头后,脑后缀一块红布,表演者跳着粗犷豪放的舞蹈,没有故事情节,没有说唱。跳傩队伍神铳、旌旗、神牌开道,唢呐、锣鼓、铙钹齐鸣,他们走村串户、下田间地头、入厅堂宗祠到庙宇。在邵武农村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喜闻乐见的一项民间活动。

大埠岗镇河源村的傩舞风格古老稚拙,舞者奔腾跳跃,舞姿激烈诡黠,气氛神秘而威严。傩舞面具有的金目獠牙,有的慈眉善目,神鬼人兽造型各异。在面具、服饰和舞蹈动作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古傩余韵,具有原生形态特质,被誉为“古代舞蹈活化石”。

邵武的跳傩直接以具体节目名称来称呼,几个乡镇均有“跳番僧”“跳八蛮”的形式。在和平镇坎下村的中乾庙庙志中,跳番僧被称为“番僧”,前山坪自然村的石碑上则刻为“番司”,现在的当地农民叫做“跳番僧”。它有开路神、弥勒、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六个角色,由开路神与弥勒领舞,两个角色按太极曲线换位置对舞,开路神击槌直立跳跃,弥勒则时时蹲下敲打木鱼。唐僧师徒站在四角击鼓伴奏,并不时改换站位。跳番僧的器具为木锏、木鱼、击槌、鼓担、经担。跳八蛮则为八个角色,为开路神、弥勒、绿脸、黑脸各两。八个角色各自敲锣打鼓、按太极方位与曲线跳步进行,舞步是一种特有的“编辫脚”及后跨转身交换位置,如编发辫一样扭摆前行。跳八蛮的器具为小锣、木锏、扁鼓等。

此外,还有跳弥勒和跳小番僧等几种形式。

重峦叠嶂阻碍了人们物质和精神的交往,隔座山头便是一种方言,十里不同俗,民间信仰的神祇也各不相同。每个地方的跳傩活动均有愿神,而愿神就是当地奉祀的神祇。因为愿神不同,举行活动的时间和行走的路线也不一样,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极为罕见。

大埠岗镇河源村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二和元宵节,都会举行跳傩活动。和平镇坎下村在农历八月初五,桂林乡大岭村则在正月元宵节前后。

大山褶皱封闭的地理环境,极少受到外界流行文化的涤荡,中原傩舞进入如此封闭的环境后,在漫长的传承、发展中,除了极少的本土化以外,基本保持了古傩的形态。邵武傩舞在面具、服饰和舞蹈动作诸方面均有明显的古傩余韵,保留了祭仪乐舞中的驱傩原生形象。譬如古傩仪式中,作为驱鬼大神的开路神方相氏就是原型,古傩意蕴在他身上表露无遗。跳傩的终极目的保留了原始傩舞驱疫逐鬼的内容,傩文化意蕴始终贯穿于祭祀仪式氛围和乐舞的动作语汇中,堪称傩文化的活化石。

跳傩已成为邵武的一张对外名片。2008年6月,邵武的傩舞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越一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傩舞)”。

傩舞祭中有戏。经历了两三千年历史的积淀,在傩祭、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宗教与艺术相结合,最终也衍化发展出一种古朴原始的戏曲样式——傩戏。

但凡一个地方,除了酬神还必须娱人。邵武跳傩停留在祭祀阶段,虽然没有演变成有明确剧目和完整故事内容傩戏,但邵武还有原始古朴的三角戏,被专家、学者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它是由江西采茶戏与邵武的茶灯戏、花鼓灯、游春戏和民歌相融合,演变成为的全国独有的地方剧种,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流传于邵武及其周边县。关于邵武三角戏的起源问题,史书上找不到确凿记载。民间却流传有这样两种说法:其一,出现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源自江西“采茶灯”;其二,大约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8年),江西的采茶戏分两支向外发展,一支流向浙江演化成婺剧,另一支流向福建演化为邵武三角戏。三角戏140多个传统剧目中,有约百分之七十与江西采茶戏同名。二种说法,在三角戏出现的时间上存在差异,但由江西采茶戏演变而来上却是一致的。故邵武三角戏由江西采茶戏演变而来已无异议。

三角戏因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而得名。它的题材均为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是一些男欢女爱、家庭纠葛、悲欢离合的故事,引导人们行善、戒奢好劳,多数有劝世意义。剧中没有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人物多为农民、小商贩、土财主之类,说唱道白多为江西腔的土官话,有时也夹杂邵武方言。语言诙谐风趣,大多是喜剧、闹剧,让人看后心情舒畅,为社会底层观众喜闻乐见。以往农村,很多人都能哼上一段。当地百姓这样评价三角戏:没有皇帝没有官,越看越心宽。

长期以来,三角戏都是由文化不高的民间艺人苦心经营,只在偏远农村演出,剧目既保持着粗犷淳朴的一面,也存在内容简单、语言粗糙,甚至色情粗俗的地方。三角戏的剧目生产全由师傅口传心授,无需剧本,故而基本没有受到外来艺术的影响。直到新中国成立时,和邵武跳傩一样,邵武的三角戏还保持着原始的风貌。

邵武的三角戏曾被人叫作“三角班”,三四个人便可演即出,演员从头到尾清唱,无需乐队伴奏。没有宏大华丽的场面,构成特征简约,戏装道具也很简单,各人背上一个包裹就行,僻远蛮荒的山村也可以演出。后来发展到“七子班”,演员、乐队各三人,剩下一个搞勤杂兼帮忙。

三角戏没有严格的程式,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活泼自由。其表演方式的独特在于,旦角出场均倒着走,身段优美活泼,手舞绢帕绸带。生角手不离折扇。丑角则手不离烟管,走矮桩步,摹仿有些动物的姿势,充满着轻快的生活情趣。

当地朋友告诉我,如今,一些乡村的庙会、年节等日子,也有戏班子会在空埕上演戏,插科打诨,风趣滑稽。因为和围观群众没有界线,有时观众插话,演员也会随机应变,用唱词回答观众的话题。

而在舞台上,多少还得有规矩。演员台位呈三角形不断变换,一个演员上台到中央唱前两句,后台过门时,另一个演员走到台中央唱第三句,接着又是打击乐过门,最后一个演员便从台中央走到台边唱第四句。看似单调,却也保留着民间艺术的纯朴性。

三角戏的传统曲牌有110多个,唱腔曲调相当丰富。有专曲专用与通用于任何剧目的“湖广调”两大类,专用曲牌名多以剧目名称来定,也有以角色名和地名做为名称的。湖广调是鄂东和皖南等地的采茶调经江西传入,以本调为基础调,根据剧情及人物表现的需要,通过不同板式变化而产生调韵、垛子板、紧板、哭调、浪板等变体,具有板腔体特点,但无严格的变化规则。

据老艺人说,早先三角戏的器乐伴奏很独特,只有大锣、小锣、冬鼓、北鼓、小钹、木鱼六种,实际上就是清唱加打击乐,无丝竹伴奏,属于地道的“打锣腔”,乐队为三人,司鼓(兼打板)、锣钹、小锣各一人。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专业剧团,增加了伴奏乐队的编制,不再兼打,加入了竹笛、唢呐、胡琴、琵琶等内容。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世界剧坛上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而三角戏因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题材内容,不仅是一种古老的剧种,也是全国地方戏剧的一枝花,属于戏剧艺术的瑰宝,已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5年,福建省艺术研究所的专业人员,对被称为家庭戏的邵武三角戏进行录像,制作光盘和电子文档,收录了50多个剧目,进行保护。

从街头巷尾到田间地头再到正儿八经的舞台,中国传统文化立足的广大乡村。随着城市化浪潮无法抗拒地到来,我们的乡愁将会愈来愈深重,如何留存传统文化的年轮,是一个必须用心去考虑的新课题。好在,抢救和振兴工作方兴未艾。

本文原载于《走进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