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7 11:0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思翔

 

防微杜渐  近“赤”远“黑”

——读郑思肖《渐论》

林思翔

郑思肖画像.jpg

郑思肖画像

 

 

连江籍南宋爱国名人郑思肖,不仅能诗善画,而且论说文也写得好。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古代卷)收入的《渐论》,就是郑思肖论文的代表作。这篇仅三百来字的短文,言简意赅,读后受益匪浅。

《渐论》来自郑思肖《心史》“杂文一卷”,共有五个自然段,每段都见“渐”。全文用了十二个“渐”字,耐人寻味。

文章说,“昔我之生,与人而居;及我既壮,与兽为徒。堂堂见为人,忽忽化鬼魅,其今日乎!”说的是一个人幼年时期生活在善良的人们之中,则为人;成年之后与兽(泛指人世间的歹毒邪恶)为伍,原先堂堂正正的人就有可能变成魑魅魍魉。对此,他感慨系之,认为“始也渐,今也化”,根源在于“渐之为害”,即不知不觉地沾湿、浸渍,让人变坏。作者进一步指出,更可怕的是“当渐之时,自谓无妨也”,说的是一种坏苗头刚出现时,人们往往不能认识其危害,而“性之矣”,即习以为常了。这样,很可能酿成大祸害。

《心史》.jpg

《心史》

如何防止“渐”之危害呢?作者告诉人们,要“防微杜渐”,这也是作者行文的主旨所在。作者认为,当一种错误或一种坏事物的“微”(苗头)刚出现,尚未显著时,就要防微杜渐,采取措施,加以防范,警惕“渐坠不知不觉中”。切不要“与兽为徒”,要自始至终堂堂正正做人。

郑思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尽忠报国等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和浸染。高叔祖郑鉴,饱读诗书,宋淳熙元年获授两优释褐状元,步入仕途后,严遵祖训,无私无畏,勤政爱民,力主抗击外族入侵。父亲郑起,一生奇气伟节,主持书院,不肯为官,因痛骂误国奸臣被关进监狱,妻女也受株连,为国为民付出了沉重代价,但他毫不畏惧,不屈不挠。郑起晚年更是读书不倦,潜心学问,造诣日深,著作颇丰。即使在病情日渐恶化的日子里,仍忧国忧民,教育年幼的思肖“唯正则受”,授以“必一死尽臣子报国之节”的从政之道。郑思肖侍父读书,受父母爱国思想的潜移默化,又目睹蒙古军队入侵的暴行,爱国意识渐渐养成,终于成为一个“民族意识浓烈的人”(郭沫若语)。他的“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深受后世的赞赏。可以说,《渐论》也是郑思肖人生经验一个方面的感悟与总结。他以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在不良事物出现萌芽状态时就应防微杜渐、要远“黑”近“赤”的道理。

这篇文章论述的“防微杜渐”,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要增强看问题的敏感性。世间事物是复杂的,要在复杂多变中发现其“微”,即察觉其方向与趋势,从而趋利避害。与人交往亦然,当其邪性恶念刚露头时就加以识别、预防,勿上其当。有这么一个故事:汉和帝刘肇即位,窦太后掌权。她的哥哥窦宪被封为武阳侯,权力越来越大。大臣丁鸿直言不讳说,大将军武阳侯倚仗太后的权势包揽朝政,这是朝廷的隐患,要及时清除。汉和帝采纳了丁鸿的意见,罢免了窦宪等人的官职,避免了政权危机。“防微杜渐”这一成语因此而来。它告诉我们,要警惕不良苗头,疏忽了,祸患就很有可能随时降临。对事物保持敏感性,并做到善于观察、分析,做到未雨绸缪,就能防患于未然。

启示二,不可贪图安逸。贪图安逸享乐,也会上恶人的当。由于贪图安乐“始也渐”,“渐之为害”,因此,对恶行邪念如不加警惕,往往也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受害。这让笔者想起欧阳修《伶官传序》说的故事。故事透过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沉迷酒色,导致亡国的教训,阐明盛衰之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因之,欧阳修引出警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告诫人们,贪图安逸享乐也始于细微,即从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应当在邪念露头之时就加以控制,否则,发展下去,祸害无穷。

启示三,应慎初慎独慎微。“三慎”是每个人对邪性恶念防微杜渐的重要一环,也是对中国传统中的“君子”在为政中或准备为政前的修身养性提出的要求。慎初,就是第一次、第一道防线,一定要把住。否则,闸门一开,欲望便会一泻千里;慎独,就是要做到公开场合和一人独处一个样,都保持谨慎的态度;慎微,就是要处理好小事、小节,莫因其小而忽视。对党员、干部来说,慎初、慎独、慎微就是自律,一定要把握好。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温故而知新。郑思肖的《渐论》虽产生于700多年前,今天读来仍如阅新章,深受启迪,进而对这位爱国忧民的前辈心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