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 10:2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思翔



一本讲述毛泽东同志与福建的故事的好书

——《金瓯一片》报告文学散文集读后

 

林思翔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由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编写的报告文学散文集《金瓯一片》,日前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我有幸先睹为快,收获不浅。

微信图片_20240227104321.jpg

全书选入的40篇文章,均为讲述毛泽东同志土地革命时期在福建有关的故事,包括毛泽东同志在闽生活、工作、战斗情况和福建军民贯彻毛泽东同志指示、命令取得的胜利成果以及学习毛泽东同志在福建创作诗词的感悟。内容丰富叙事真实文字活泼可读性强。文章均选自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与省作协采风团“走进八闽大地”采风创作的作品。

福建是中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从1929年2月至1933年11月多次来闽,为福建的革命事业倾注了不少心血,与福建军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读了这本文集,让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了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和参与的发生在福建的党史、军史上的若干大事、要事及其形成的背景,令我们福建人倍感自豪。1929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上杭古田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形成的《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思想上建党和政治上建军的原则,从此“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成我军建设的根本遵循,指引着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土地革命发端于闽西永定,永定成为土地革命摇篮。“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毛泽东同志喜不自胜,禁不住抒发感慨;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东征入闽,留驻漳州,扩军、筹粮、打击反动派、开辟闽南根据地。这些发生在福建的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和参与的党史、军史上的大事,都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也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的赞誉。

读了这本文集,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过程。毛泽东同志曾多次亲临上杭才溪乡,走村串户,深入田头,口问手写,虚心请教,写成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为我党践行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起了示范引路作用,开创了我党走群众路线的先河。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毛泽同志写出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光辉论著,把“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加以细化,成为了我党的优良作风。可以说,毛泽东同志在福建对群众路线既有具体的实 ,又有理论的提升,福建成了我党创立群众路线的发源地之一。

读了这本文集,让我们感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人格魅力,特别是他在革命生涯低谷时表现出来的那种对革命的坚定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尤其令人感佩。毛泽东同志入闽这段时期,正是党内王明博古路线占主导地位、毛泽东同志受到排挤时期。但他对革命始终充满信心,任劳任怨,勤勉工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1929年夏,毛泽东同志与朱德同志一起,指挥了三打龙岩城的战斗,歼敌二千多人,缴获一大批军械物资。战斗大捷后,召开了二万多人的工农群众大会,成立了龙岩县革命委员会。这期间,他还患病,即使在深山老林中养病,他仍在思考着土地革命与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军两件大事,为后来召开的古田会议作准备。

读了这本文集,更使我们深深感受到毛泽东同志对福建军民的关怀,与福建军民结下的不解之缘;也感受到福建军民对毛泽东同志的热爱之情。

毛泽东同志曾九赴上杭三进才溪,召开工人代表、农民代表、耕田队长等各种类型的调查会,口问手写,了解实情。他要求苏区的所有干部“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

福建军民坚决响应毛泽东同志号召,积极做好各方面工作。有“苏区乌克兰”之称的宁化县,大力支援前线,从1931年春至1934年秋,共筹集了950多万斤粮食、近54万元钱款支援红军。还动员了13000多儿女加入红军队伍。毛泽东同志在福建期间,得了疟疾病,闽西干部群众热情照顾,延医寻药给予治疗,终使痊愈。由于敌人的骚扰,毛泽东同志的住所不断迁移,从永定到上杭的长途转移中,都是当地干部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安全护送的。毛泽东同志非常感动,曾赞誉福建是革命的“福地”。

福建的山水也给毛泽东同志留下深刻印象,在工作和战斗之余,他还赋诗填词讴歌福建秀美风光,表达了革命家寄情山水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博大情怀,也是留给福建人民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等等,这些词句都成了人们耳熟能详赞美福建的经典名句,令福建人民倍感自豪。

毛泽东同志土地革命时期在福建的岁月里,为党和军队建设及苏区建设作出了许多重贡献,为党史、军史和共和国诞生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其实践和理论成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90多年过去了,当年毛泽东同志在福建创立的理论与实践仍具有现实主义,依然是指导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强大思想武器。读了这本文集,确实很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