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6 16:2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冯 时

石刻“鸢飞鱼跃”考略


广东阳山韩愈手迹“鸢飞鱼跃”摹刻

从前父亲说起永平府中学堂大门旁有一块石碑,上刻“鸢飞鱼跃”四个擘窠大字。据考,这是由唐代大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韩愈手迹摹刻而成。石碑仿制水平极高,仅次于广东阳山何健摹刻,所以显得弥足珍贵。清末民初各地学子、文人墨客、游人多来此观赏或拓印,年深日久,石面已成黑色。

最早的韩愈手书“鸢飞鱼跃”发现于何时呢?

韩愈,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25岁中进士,29岁开始登上仕途,却在功名与仕途上屡受挫折。唐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任监察御史。因关中大旱,民不聊生,上书朝廷替灾民请求减免赋役,反被幸臣所谗,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县令。阳山县是个穷山区,民多蛮昧。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韩愈走遍了阳山的沟沟岭岭。他体恤民情,与民同乐,轻徭薄赋,是个难得的贤明县令。从繁华的都城,贬到这穷山恶水的荒凉之地,韩愈的心情倍感抑郁,只能寄情山水,借助大自然的灵气,涤荡胸中之块垒。据说那时他常到山中寻幽觅奇,有时还在山中静读。到阳山县不久,韩愈就从初来时的郁郁寡欢中解脱出来,开始治理阳山政事。

荒野之处山好水好,他排解了被贬的失意,恢复了本来的豁达胸怀。山中的猿啼鹤唳,使他心明眼亮,清楚地洞察世事,坚定了治理阳山的信心。就在此时,他应友人之请,即席挥毫,写下了传世千载的“鸢飞鱼跃”四个大字,以此自况自勉,后真迹流落民间千年。清乾隆四十七年,广东阳山县教谕潘之音从阳山县一农民家中购得此书,交给县令何健,何健将其刻于石上。

在全国各地,刻制韩愈所书“鸢飞鱼跃”者,有这样一些地方:广东阳山县有韩愈手书“鸢飞鱼跃”摩崖石刻,系阳山县令萧炳堃摹刻;广西贺州市小西湖畔韩愈手书的“鸢飞鱼跃”,镌刻在石壁上;广东连州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在燕喜山燕喜亭右侧卧龙石上,有韩愈写的“鸢飞鱼跃”摩崖石刻?,下有落款: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石炳璋摹刻。后面刻有何健的楷书题跋:“韩公大字世罕见之,乾隆壬寅,健秉锋阳山,得四字于土人家,为之勒石。”(按:原碑何健跋文有误,“健秉锋阳山”?的“锋”字恐是讹字。《汉语大词典》无“秉锋”一词,应是“秉铎”之误。“秉铎”——担任文教之官,意即文教之官潘之音从阳山百姓家得到的这四个大字)。可见,此石刻,最近乎原作无疑。

许多著名学者书法家,都曾对韩愈的“鸢飞鱼跃”给予很高评价。

山东潍坊十笏园内四照亭北面六角门上有“鸢飞鱼跃”

四字石刻,为韩愈手书,清翟云升临摹。

汉代大书家蔡邕在《笔论》中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戟,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所像者,方可谓之书矣!”从韩愈所书“鸢飞鱼跃”四个行草字来看,他是深刻理解了蔡邕“为书之体,须入其形”的真谛,在这四个字中得到充分体现。正如赵鎭泉先生所说:“鸢飞鱼跃”四个字分别模仿了四种动物,鸢字如“猴”,飞字如“鹤”,鱼字如“龟”,跃字如“蛇”,题款“退之”二字,也弯弯曲曲像一条蠕动的蚯蚓,分析得比较恰当。书中“鱼”字,特别是第一笔的伸展,吸取了隶书的笔法,有锦鳞翩翻,悠然自得之态;“飞”字,糅合了草篆的笔意,特别是两个背抛钩的曲线,及其中的两点屈曲连写,如鸟之双翼,增加了飞动之感;四个字安排,冶真、草、篆、隶于一炉,既体现“鸟兽鱼虫的形态而寓于书”的主张,也表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凌云壮志,真有形神兼备、意到笔随之妙。

潍坊十笏园内景

广东阳山韩愈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