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7 16:2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翁其华

老姚,您该慢些走啊……

——缅怀老作家、老编辑姚鼎生


姚鼎生在家中写作

2014年5月28日,我们正在省政协礼堂参加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召开的第五届理事会议之时,省文联林如求理事告诉我,姚鼎生同志病重医治无效,今晨离开了人世,享年87岁。会后,我赶到湖前路姚家灵堂沉痛吊唁。聂兆洮同志日前特从梅城赶来照料,提起老姚如能多活两年,他的《行路难》新著就跟大家见面了……省文联季仲同志也赶来了,我们都是老姚生前好友,对他匆匆离世,深感惋惜。老姚,您该慢些走啊……

1928年8月,姚鼎生同志出生于梅城镇,祖上世代务农种果,生活贫困;他和我同在天儒中学初中求学,分别是45届、47届校友。1949年他在白云渡师大附中毕业,家乡解放后在西园小学任教,常与农民同吃同住,体验生活,开始中短篇小说创作。1951年《福建日报》副刊发表他的处女作《黄汉汉》连载四期,省内文坛为之震动。

1953年他调任福建日报社文艺编辑后,曾到罗源县采风,与我久别重逢,得知我在罗源土改后经常为报刊写稿,接连被省级报刊评为积极、优秀通讯员,便鼓励我勤练笔。1956年6月我从闽侯人民报社调到福建日报社后,接连到南平、龙岩记者站学练采写基本功。姚兄多次来到龙岩,跑遍闽西山山水水,在那红色土地上采写耕耘,发表了许多讴歌革命志士的动人事迹。他说革命先辈的浩然正气是传家宝,一定要让它世世代代传给人民。这就是人民作家的天职。他的辛勤耕耘给了我有益的启迪。我在龙岩记者站期间,走访革命前辈,也写了几篇人物通讯和革命斗争故事。老姚给予真诚鼓励。1962年10月我和张菁同志合写的《保卫红色土地——龙岩西陈农民保卫土地革命果实的英勇斗争》一文,在《闽西报》连载后,亦获好评。老姚1960年调任省文联《热风》编辑,他的长篇小说《土地诗篇》于1961年《热风》选载了头两章,《中国文艺报》随即发表评论,介绍给广大读者。1963年书稿送审中,得到邓子恢同志的修正和肯定,当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阅后来信充分肯定了作品的优点,提出了精辟的修改意见。魏金水、刘永生、张昭俤等革命老同志看过作品后,热诚约谈和提供材料,多方给予支持。同志们满怀激情企盼老姚这部长篇佳作早日出版发行。

万万料想不到的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让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均遭破坏。魏金水同志被抄家,他在龙岩家乡的两个弟弟(革命老战士)也被抓走,其中一人被活活打死。福州“红卫兵”抄了姚鼎生在龙山巷的家,硬要他交出魏金水供给的“黑材料”和邓子恢修改的《土地诗篇》书稿,幸好老姚早有提防,有关材料已妥善转移了。他们只抄走闽西采访笔记本,没再采取别的“革命行动”了。可是,有人却提出要让老姚离家去三钢车间劳动,放下笔杆不写稿。后来何若人同志过问了,才改变了这一荒谬决定。

1977年春节,老姚忙于整理《土地诗篇》有关资料,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诗:“左风世道冷如冰,人成木偶多无情。难得正义好长者,古道热肠扶白丁。岁月迁流无痕迹,真情镂骨刻人心。忘尽落井添石客,长记雪中送炭人!”古道热肠的好长者,指的是邓子恢、茅盾、魏金水、张昭俤、谢毕真、刘永生、江岩、林映雪等老革命家和文艺界老前辈;还有真心支持《土地诗篇》创作的领导者张鸿、何若人、郭风等。雪中送炭者,还有聂文辉、何炜萍、何飞、周美文、钟本康(浙江教师)、张羽(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等人。老姚对他们给予的关爱终生感激不尽。

“四人帮”被打倒后,拨乱反正,何若人同志对老姚说:现在如果外边不出版《土地诗篇》,可以在本省出版。省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杨云同志看了邓子恢、茅盾对《土地诗篇》提意见的信后也对姚说:这书可以由省社出版。1978年,《土地诗篇》上册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可是书路并未畅通,日思夜盼,拖到1983年3月25日,老姚才盼到了《土地诗篇》下册样书,他含泪写道:“何人不知爱光阴,主宰光阴竟何人?一书折腾廿六载,后生成了白发人!”下册印数为1.58万本,只有上册40万本的二十五分之一。小说写龙岩保田斗争,龙岩县读者却买不到书,那里的图书馆也没有下册可供阅览。那時,邓子恢、茅盾和林映雪、江岩和当年采访过的“五老”大都离开了人世……

老姚撰写的《铁汉魏金水》一书,写稿送审再改稿,前后历经十五秋,有幸得到闽粤赣边区党史办负责人谢毕真和廖国伟同志大力支持,项南同志特为它作序又题字,终于在1998年7月出版了,在龙岩隆重召开的该书出版座谈会上,闽粤赣边区老同志和来自龙岩、上杭、长汀、连城、永定、漳平、武平的老同志们畅叙己见,共贺世风好转,坚信革命优良传统必将持续发扬。

姚鼎生同志比我大两岁,我一直尊他为师兄,他每次来信都叫我“老弟”。2012年3月20日给我来信,我曾替他到省图书馆查到了61年前的四篇文章,复印后送上门去。他从那些旧文章中弄清个别事实真相,纠正了错误,一点都不为自己遮丑。老姚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品质,不屈不挠、坚持真理、敢于实事求是、善于实事求是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回顾解放初期,老姚开始练习写作可谓历尽艰辛。他每天更深夜静后,都在小煤油灯下写几百个字。乡下没有稿纸,只能用毛笔写在粗糙的厚厚的草纸上。当他把稿子寄到福建日报社后,想不到报社给寄来了一大束稿纸、一封信。信中劝他写短稿,写适合报纸用的反映当前斗争生活内容。后来,编辑部知道他在乡下看不到书,特地为他订了三种文艺杂志,还寄赠几本书。真是雪中送炭啊!编辑时常来信,要他把自己的工作、学习情况告诉他们,把困难告诉他们……老姚说:“除了我的祖母、母亲,没有任何人这样关心过我,心里着实感动。”时光易逝,岁月难留。姚鼎生同志成为无党派著名作家,著作丰厚,作品获过首届文学作品一等奖、连载作品一等奖,他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岁月迁流无痕迹,真情镂骨刻人心。”老姚曾在欢庆《福建日报》创刊50周年之时,满怀激情撰写了《可敬的无名编辑们》一文,深深地感激当初多方关爱和扶助他走上创作之路的编辑们,读了令人感奋不已。如今,在喜迎福建日报创刊65周年之际,

报社同仁正总结经验,发扬党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继往开来,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和老姚一样怀揣着感恩前行,“长记雪中送炭人”,让感恩之花在生命里绽放。同时,也要像他那样“忘尽落井添石客”,对那些在左倾路线毒害下错整过自己的人,不计前嫌,多加包容谅解,以便齐心协力,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老姚,您该慢些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