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8 00:0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连允东

名吏·诗人郑文宝


枫叶红艳的时节,我和几位朋友驱车。出城来到位于宁化县东北部约36公里的水茜乡庙前村,寻找鲜为人知的宋代名吏、著名诗人——郑文宝墓地。

遗憾的是,墓于1958年平整土地时被埋没。现只幸存墓道碑。在村民的引领下,我们在庙前村的公路旁找到了郑文宝的墓道碑,耸立在萋萋芳草中,上面刻着依稀可辨的几行字:“宋,工部左侍郎郑……文宝墓……”

站在文宝墓道碑前,一番感慨涌动于脑海,恍惚将历史的画面定格在900多年前的时代。眼眸中仿佛浮现出勤政爱民、能文善诗、多才多艺的郑文宝的形象。

大凡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都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和良师的教育。披阅郑文宝的人生履历可知:他出生于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字仲贤,是宋朝右千牛卫大将军郑彦华之子。其父从幼喜练武,力大过人,以勇猛闻名。在这样一个条件优越的官宦家庭里,文宝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加之他少时聪颖好学,勤奋刻苦,又师从南唐吏部尚书徐铉,学业日进,才华横溢,因此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他考中进士,从此在政界、艺坛名声大振。

文宝从政,政绩卓著,仕途可谓步步莲花。历任修武主簿、大理评事、颍州通判、陕西转运使、河东转运使和工部、刑部、兵部员外郎等职,堪称一代名吏。而最令人敬佩的是他为官体察民情,关心百姓。这可从以下五个史实得到佐证:一是淳化二年(991年)任陕西转运副使时,正遇灾荒,粮食歉收,百姓饥肠辘辘,流离失所,困苦不堪。文宝详查灾情后诱劝豪民富户:“出粟三万斛,赦活饥民八万六千口”。二是在四川、陕西整顿税收时,奏免 “到岸钱”,取消了一些杂税,减轻了商人负担,促进了商业发展。三是任工部员外郎期间,发现守卫环庆的龙猛卒部士兵七年未换防,有思乡谋乱之意。文宝了解实情后先发库银安定军心,然后上奏此银由他偿还,得到诏免。四是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西部边境常遭李继迁部落(党项族)的武装骚扰,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一次,李继迁率兵劫走宋朝粮草运往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并攻陷清远,围困灵武。宋真宗闻讯后惊慌失措,急召文宝商讨对策。文宝熟悉灵武一带山川形势,献出河西陇右图,提出灵武乃兵家要地,不可放弃。朝廷根据他的建议立即派大军援救灵武。并复任他为工部员外郎兼随军转运使,他受命后轻装简从,冒雪抄小路奔袭清远,击溃李继迁部,解了灵武之围,得到朝廷嘉奖。五是他善于团结少数民族,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自任陕西转运副使后,他不畏艰难险阻,先后12次从环庆率粮队通过沙漠督运粮食到灵武境内。途中深入了解当地风俗习惯,融洽了民族关系,颇受当地酋长欢迎。勤政才能通民,爱民才能得民。正因为文宝为官政绩斐然,爱民如子,百姓感恩,所以深受百姓敬重和爱戴。

文宝不仅是勤政爱民的好官,还是一个久负盛名的诗人。少时的文宝天资敏锐,勤奋苦读,加之良师徐铉的指教,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他勤于著述,作品甚丰。有《郑文宝集》30卷,《谈苑》2O卷,《江表志》3卷,《南唐近事》1卷,等等。其中《江表志》和《南唐近事》已收入四库全书史部。最能体现文宝文学成就的是诗歌。他的诗歌轻盈柔软,小巧玲珑,清新隽永。内容上大多写离怀别绪、羁旅国愁。在形式主义的西昆诗派占统治地位的宋初诗坛别树一帜,因而得到宋代文学巨匠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等的称赞。晏殊当洛阳太守时,经过缑山见到文宝《题缑山》诗:“秋阴漠漠秋云轻,缑氏山头月正明。帝子西飞仙驭远,不知何处夜吹笙。”极为赞赏,并套用白居易的话在诗后写道:“此诗在处,有神物护持。”欧阳修对文宝诗《题绿野堂》中的一联:“沙暖凫鹥行哺子,溪深桃李卧开花”中的对仗之工,词句之精,推崇备至,甚至认为“兵部风味不减少陵摩诘(杜甫、王维)”,并把文宝诗收进他编的《归田录》。难怪乎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评他为“宋初一位负有盛名的诗人”。拜读文宝《阙题三首》(其一)我们便可领略他的诗风。“亭亭画舸系寒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此诗写的是游子的离情别恨,羁旅乡愁。让人感受到委婉细腻、情真意切,清新酣畅之诗风。此诗被钱钟书《宋诗选注》所选录,得到他的好评。可惜得很,郑文宝的文集、《谈苑》已失传,许多诗作均已散失,难以查找,但文宝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歌名句,在民间广为流传,如“百草千花路,轻风细雨天”,“杜曲花光浓似酒,霸陵春色老于人”等等,受到百姓喜爱和历代诗评家的好评。

多才多艺的文宝从文诗文著称,从艺则技艺精湛。他善于篆书、工于鼓琴,其艺术造诣达到很高的境界。文宝学篆,同样得到徐铉的精心指点。淳化四年(993年),他根据徐铉所授摹本重新书写刻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秦铭刻文中的《峄山碑》(复刻本),成为后人学习篆书的楷模。凝聚文宝13年心血的《山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其书小篆用笔圆转,骨气丰匀,结体庄重匀称,笔画粗细划一,充分体现了李斯秦篆的风格特点。因此,一千多年来,文宝的小篆一直是后人学习的标准书体。他还向崔遵度学习鼓琴法,技艺达到“恐古有之,若今则无”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