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1 15:4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何少川

构思精巧  充满思辩

——张建光散文集《武夷风》序


武夷山玉女峰和大王峰

张建光同志散文集《武夷风——千年文史私想录》即将出版,我有幸先睹为快,看完书稿颇多感想,以为这是一本值得向人们推荐的书籍。

这本散文集共收入24篇文章,分三辑《十方形胜》《千古风流》《九曲流觞》,写遍了南平市二区三市五县的自然山水景观和历史人文蕴涵,用凝炼的文字和深情的抒写,对闽北进行全覆盖的反映。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这片土地之神奇,景色之旖旎,历史之悠久,文化之厚重。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得到丰富的知识。它是具有教科书意义的文学作品,这也正是其价值之所在。

《武夷风》一书中,对南平市10县(市、区)域的抒写,难能可贵的是构思十分精巧。写每个县(市、区)域既有全景式的显示,又有不同特色的描述,巧妙而精致。各地的特色,我们从书中的目录即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些特色不是作者牵强附会或生搬硬套,而是一种客观实在有着深层次的意涵,经过挖掘让其富有特色地突显明亮起来。例如《芝城之母》,重点着墨于建瓯县志记载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五代时期练氏夫人保全城中百姓性命的事迹,颂扬一位大爱女性之不凡。在进一步观察芝城古今社会,表现出来种种具有母爱精神的迹象,感慨“也许练氏的善心义行一举奠定了芝城气质的基调,于是这座城市历史天空便弥漫着母爱的浓厚气氛。”又如《松溪之柔》,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第一剑”湛卢宝剑即出在松溪,文章对这一名产详作介绍,赞叹道:“松溪人把全部的壮怀柔情,包括百里松荫都融进了湛卢宝剑。”而这种柔情表现在方方面面,正是“松溪人性格的主基调”,昭示松溪的人文之特色。其他县(区、市)域文章,写法类似,各有殊异,读者一读自明,这里不再列举。

抒写县(区、市)域精巧如此,描述历史人物也是撷取菁华,让人物之魂熠熠生辉。书中绍介的杨时、游酢、李侗、朱熹都是具有承前启后的儒学大家,黄峭是黄氏一脉的先祖。他们的经历和伟业,都可以写成一部部的大书,凝炼成一篇篇短文,可见笔者研究的深入和书写的功力。《游酢之雪》通过人们熟悉的“程门立雪”故事,辨析许多对其传说的误读和谬误,提出自己对事件本来面目的见解。与此同时,颂扬游酢的道德风范,他“真正践行了理学家所倡导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主张”。《黄峭之诗》更为巧妙,通过对黄峭一首诗的分节解读,介绍黄峭的生平经历,以及送十八子出征各自开创家业,使代代相传的后裔遍布世界几十个国家。黄峭的胸怀、远见和伟业跃然纸上,令人赞赏敬佩。

已故著名作家郭风先生曾为我一本散文集作序,在谈到我国和西方散文发展历史后,写道:“在我看来,‘纯粹’的抒情散文几乎是不存在的,或者是格外稀少的,许多传世的抒情散文其实也表达某种理念。……说理中饱含情感,抒情间出现理念,看来是散文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优越的文学传统,或者也说是一种文学规律。”郭风先生是老前辈,又是散文大家,对散文有深入地研究,见解十分精辟,我非常赞同他的如是说。《武夷风》书中的散文,与此观点非常切合。张建光同志在向我介绍这部书的文字材料中,有这样一段话:“试图创造出一个山川形胜描写,重点事件人物叙述,哲理上探究总结三位一体的散文样式。”应该说这一写作理念,也是对优越文学传统的继承。纵观《武夷风》书中这些篇章,大多有这一写作理念的体现。写“城因水生,水泊延城”,联想到中国思想文化的“活水”。在水生万物的哲理中,提醒人们“首先要畏水、敬水、把水作为自己身体中的血液精心呵护,像敬畏神灵那样虔诚待水。”写光泽之光,作者叙述一些焕发光明的事件,以为“光给人们温暖,光给人们力量,光给人们方向,但光没有任何索取,只有倾情的付出。”人们要像光那样对社会,做出无私的奉献。写邵武铁城之福,作者鲜明地指出,幸福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真正幸福应是两者辩证的统一,“物质利益原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反过来,没有精神升华的幸福是冰冷的铁、铜臭的金、动物的本能”,观点非常明确。《武夷风》各篇中,充满着思辩性语言,给人有益的感悟。

我与张建光同志相识20多年,算是老朋友。他插过队,教过书,长期担任基层党政干部,前后履职政和县长,武夷山市长、书记,南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南平市政协主席。张建光同志工作认真执着,为人豪爽热情,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写了不少得到人们好评的文学作品。这也似乎是一条要创作好的文学作品的规律,那就是需要熟悉生活,热爱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张建光同志虽是浙江人,但他自己讲“不是土生却是土长的武夷山下人”。他一辈子在闽北地区生活和工作,对这片土地的历史人事、一山一水以及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并有着深深的爱恋。他已出版过的几本散文集,除了域外游记外,就像《武夷风》那样,反映的大多是闽北一带的题材。尤其是对武夷山的钟情,更是十分充沛地流露于他的笔尖。《武夷风》第三辑《九曲流觞》七篇文章中,有五篇全写的是与武夷山有关的内容。写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儒学传承中人才荟萃的“道南理窟”、闽越国建都城村的荣辱兴衰、九曲溪畔悬崖上的“架壑船棺”之玄、世界红茶创始地桐木村的正山小种等,琳琅满目多姿多彩。

闽北幅员辽阔,物产富饶,山川秀丽,人文蕴厚,新时期各项建设事业突飞猛进,是文学创作题材的富矿。我相信,张建光同志一定能继续不断地挖掘这一富矿,创作出一篇又一篇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风貌的优秀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