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3 21:4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丽奇



·“新时代视域下的福文化·

道德修养中的“福”文化

——以“儒释道”三家为例

 

黄丽奇

 


一、引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构筑起华夏民族文化心理的血脉和根源,折射出中国人独特的生存智慧。尤其是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蕴藏的道德修养观,凝炼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种得天独厚的“福”文化“福”文化的智慧可以归结为先秦诸子的深远影响,也是历代志士仁人留下的珍贵遗产。中国人一向注重自我修养,坚信个人幸福有赖于自身的道德修养,认为勤劳踏实、抱朴守拙的个人品质才是造就“福”文化的根基与源泉。

道德修养是我们人生永恒的主题之一。何为“道德修养”?它是一个动态、变化、习得的过程,既指个人修炼涵养自己德行、才识、情感、信念和意念的过程,也指通过这一过程而涵化在心灵中并在言行中体现出来的德行素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及行为习惯。回溯历史,可以这么说,良好的道德修养观孕育了中国人独有的“福”文化,使之绵延不息,代代相传。在世俗化、多样化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的传统思想提供了厚重的系统的道德修养理论,这些理论足可帮助我们凝练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幸福理论”。

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对“幸福”一词下了一个定义,认为幸福就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如果一个人生活与境遇是称心如意的,就可以称得上是幸福。[1]可以这么说,幸福其实是一种既快乐又深刻的心理体验。简言之,幸福就是一种需要、欲望、目的实现。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实现,那就痛苦。从根本上说,幸福其实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人们对幸福的认知是有差异的,追求幸福的方式也是各有不同。

幸福对个人而言是人生最大的事业,对人类而言则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幸福的奥义在于:运用理智光亮,返回启明境界。朱熹诗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什么河水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源头即经典,是真正有内涵的智慧。一个人如若长期阅读诸子百家经典文献,从中汲取为人处世的养分,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就好比有了一种接上源头的感觉,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困惑、迷茫、焦虑,获得一种匡助现实处境的力量。

 

二、道德修养与文化

 

(一)道德修养是福报之源

中国人有自己的处事绝学,认同道德修养能带给我们持久的福报,是我们的福报之源。古人重视道德,做人做事都以德为先,认为守份修身是幸福的根本。当下社会,物欲横流,导致学风浮躁,道德滑坡相当严重。常常见到一些失去公德的知识分子为某个利益集团代言,这实在是社会的悲哀。

心有山海,静而不争。蔡元培在他的《谈修养》一文中说:“知识所以高尚吾人之品格也,知识深远,则言行自然温雅而动人歆羡……其发于言行者,自无所凝滞,所谓诚于中形于外也。”要成事,先做人,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成功需要勇气和方法,尤其需要可靠的人品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立身,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处事,贵在具备理性能力。君子慎独,“不贰过”。一个人如果在独处时能做到光明磊落,没有私心杂念,那就是真正的君子,修养到家了。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在道德情操上严格要求自己,不偏颇,不盲从。要有理智,不能放任。过犹不及,万事都讲求一个“度”。善恶一念之间,修养好了,格局就大了,心就不会患得患失了。历代的道德修养都告诫人们,要想确保人生过得比较顺遂,我们一定要该退则退,当忍则忍,知足常乐,只有甘于寂寞才能成大器。

道德修养是我们的福报之源,也是我们高质量生存的关键。多心招祸,少事为福。“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待人处事勿争,要学习任何情况下以曲为伸、以柔克刚的方圆处世之道。守正安分,确实可以让我们做到明哲保身,帮助我们享受该有的福分。中和为福,偏激为灾。幸福是为别人多想一点。正在追求幸福的人们应该牢记,幸福不是一种简单的满足,也不是对物质的一种占有就能保证幸福。例如,美国虽然是世界经济强国,但却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二)道德修养是幸福之基

幸福是一种存在的平衡状态,要想保持这种平衡,就要打好人的自身道德修养这一重要“地基”。《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通过修身与意义世界相关联。传统思想关注的是修身、德治、秩序、礼仪、伦理、法制等方面的内容,多去关注多去研究。

“德”与“才”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庄子·德充符》所说:“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2]才能是指人的才智和做事能力,品德则是人性的内在规范。因为人做事时的态度和目的是受品德规范着的,而才能又是为目的服务的。正因如此,人应该做一个有脊梁的人,尽力完善自己,培养自身的品德,努力在现实之中保持着如一的高贵品质。

道德修养可以增进我们的幸福感。修养到了一定程度,待人接物有自己的风格和魅力,正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多读书才能突破自我局限,克服浮躁情绪和鼠目寸光,就更容易做到心安理得,表现出温、良、恭、俭、让。

道德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道德修养是幸福之基,因为在人对幸福的一生的追求过程中,道义之教育不可偏废。当下社会,解救道德人心的最好办法,就是回望历史,从历史先哲的身上寻找良方,安顿无处安放的心灵,同时解救个人无德操气节、世风日下的问题。

三)道德修养是信仰之灯

道德的最高境界,往往与信仰有关。在“人心惟危”的时代,现代人急需精神信仰的指引。儒学是一种具有宗教倾向的学说。宋代朱熹曾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儒学是有“本”有“源”的终极性的本根之学,这样的诠释使得儒学体现出一种宗教性品格。

道德修养培养了一个人崇高的气节和操守。君子身上的气节就是其精神的骨架。如果一个人缺乏气节,就没有骨架,就立不起来。因为君子深知只要自己对人问心无愧,就会“心安理得”,就会心平气和,拥有一种自在的威严。中国历代的儒家代表人物甚至是普通大众都信天、敬祖,成为维护传统“道德秩序”的中坚力量。

功名一时,气节千载。古时的士大夫的最高理想是“独善其身,兼善天下”,以自己的德才济世救民。不能养德,终归末节。去掉了各种机心,忍让为先,聪明智慧就会重新显现出来,人的纯真本性才会重新恢复。去除机心,流露赤字之心。人能够知机心而不用,可以说是在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进步。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与人交往心地坦白,不存机心,流露一种浓厚的人情味会让你的人际关系变得融洽。

拥有道德修养这一信仰之灯,我们才可能于黑暗中瞭望未来。在平日里,重精神,轻物质,崇尚勤俭,忍奢抑侈,养精蓄锐,等待时机。人生之事十之八九不遂人愿,当忍则忍,吃亏是福。古代中国文人中寒士居多,他们要想对国家做出贡献,必先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不断磨炼自己的知识与才干。

 

三、儒释道与文化

 

(一)儒家修身观与文化

儒学是一种积极的信仰,体现人们对幸福的向往。两千多年来,至圣先师孔子一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尤其是知识分子。他主张中和礼让、谦逊为本的社群伦理,倡导尊老爱幼、孝悌为本的家庭伦理,强调个人的自强不息。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仁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学会“爱人”,仁乃天地之心,是做事毫无私心的一种品德。仁是一个人自我精进和自我圆满的一个过程。但从消极角度说,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简言之,“克己复礼”是指自己遵循礼的原则行事。仁与礼之间的关系如何呢?孔子说:“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乐何?”

儒家追求“立德、立言、立功”之“三不朽”,都是强调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主张人活一世,应该不断进取,完善自我。儒家修身观倡导“心”“性”相统一,方能寻着安身立命之所。孔子、孟子等儒学的开创者们一开始就将儒家的价值系统奠定在源之于“天”的人之自身所本具之“仁”或道德“心”“性”的基础上。儒家也倡导节俭,认为人最可怜的地方就是不懂得惜福,把福气浪费在没有用的地方上和占小便宜上。该用的才用,能省的一定要省,这是基本原则,这样孩子一辈子都受益。

孔子对于为人处事,建议人们要本着“尽人事以听天命”的心态,在面对挫折与失败时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倡导良好的职业观,认为职业操守乃是一个人对世界、对社会、对社区、对文化的一份责任感。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轻易为世俗所左右的人,审时度势,懂得“为”与“不为”。一个容易获得幸福的人,必然是心地纯洁无私而光明磊落,正所谓“一片冰心在玉壶”。

儒家讲究真诚,这与良知有关。这是依人的本性、禀赋而表现的德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例如,明清时期,在徽州等地产生了一批自称为“儒贾”的商人群体。他们认为“财自生道,利缘义取”,信奉儒家伦理精神,并在商业活动过程中将之转化为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

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仍有必要继承和发扬儒商精神,因为这种精神生动地展示了孔子义利思想在经济生活中的实践价值与意义。在这些儒商身上,我们可以找到善良、勤劳、诚信、敬业、谦和等儒家人格品质,“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二)佛家修心观与文化

修行不仅仅是出家人的事。圣严法师认为:佛陀的教法,是要我们在不背弃现实生活和人类环境的原则下,努力于解脱道的修持;并以佛法的实践,来导致个人生命的升华,促进人间社会的净化。[3]

佛家认为一个人一旦嗔心发起来了,产生出骄傲的心气,做事容易背弃常理,就会“火烧功德林”。因此,善于养护生命的人,没有致命的要害。说话有宗旨,做事有根据,言行一致,才能平安过日子,增添自己的福报,效法“圣人之道”方可一生长保平安。

佛教的修心观让我们更好地面对变化无常的外部世界。有时候我们常常爱与人攀比,殊不知控制自己其实比赢得别人更重要。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让我们走向精神和目标的高度协调,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资本社会里人的价值常常被利益所捆绑,越是聪明的人,越是容易犯下佛家所说的三个通病:住法、着相、念境。境由心生,学佛不是为了出家当和尚,而是要清醒地看到作为一个人都会有哪些痛病。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我们飞黄腾达,不再去为了人前显赫的时候,修行才刚刚开始。

生命就是一场旅行,更是一场修行,幸福的人往往知道在这个旅行中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佛家说:“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是自在。”但同时却主张人要积极而活,所以说要“勇猛精进”。苦难是衡量我们意志品质的试金石。

渡人如渡己,渡己亦是渡人。佛家修心观告诉我们,境由心转,命由心造。人有旦夕祸福,我们要有承受逆旅的勇气和精神。保持一种相对灵活而又有弹性的生命状态,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走出自己的步伐,走出自己的精彩。

(三)道家修养观与文化

老子的思想广博深邃,其所著《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言,但作为道家思想的发源,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传达了深刻的哲理与智慧,重视人的自然性,是一部现代人超越相对价值安顿心灵的智慧经典。如果我们能够结合历史与当下社会现实研读《道德经》,对反观自身以及思考社会现象不无裨益。

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就是“道”。“道”与“德”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4]这是说“德”的特征就是遵从“道”,是“道”的体现。道德一体,分而有别,合而为一,所以“德”就是“得”。

谨言慎行,明哲保身,尊重他人,保护自我,这也关系到一个人如何完成自我,活好自己的人生。一个人学问再高,如果不解人情世故,不知如何待人接物,往往会碰壁受挫。学会和气待人,才能明哲保身,这样处事才会顺利。因为谦虚受益,满盈招损。

体悟“道”的真义,修炼灵性生命。道家的修养观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来自于问心无愧,来自于内心的道德坚守。“上善若水”,照顾生命,不宜过度。

《道德经》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生兴衰同日月盈亏一样,不断变化着。而意志、修养等方面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应具备。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善于从大自然中吸取生命的智慧,在山水间怡养性情,感受生命的脉动,活出健康的人生。

惜福的人懂得“道”的效用在于柔弱。正直是基本原则;但是遇到刚强的人,就要以柔克刚;遇到柔弱的人,则须以柔待之。顺势而行,才是人生关键。人生总有起起落落,譬如,一个人在高位久了,就要降低姿态;在低位久了,则可以往上发展,如此才是有智慧、充满弹性的人生。

 

四、厚德积福,福方长久

 

(一)修身齐家,仁者有福

《大学》告诉我们只有修身齐家之后才能更好地去完成人生的其他志业。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知识未必真学问,学问的目的是做人。”君子务本,灵活读书,知道读书的真正目的就是提高个人能力和自身修养。君子敏而好学,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学习,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读“无用”之书。

家庭是个人幸福的加油站。家庭每个成员扮演的角色决定了其在社群中为人处世的特定要求。例如,朱熹的《朱子家训》折射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性”:“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5]试想一下,一个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的家庭,一定是一个上下同心、和气满盈的美好家庭。因此,即使是在今天,《朱子家训》仍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属性,具有巨大的人际交往指导价值。

养德方可泽福,修道以便解厄。《菜根谭》说:“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6]为何一个精神高尚的人更容易幸福?因为这类人更愿意对社会、对文化尽一份责任,常常将高雅文化普及到大众,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去陶冶人的情操,鼓舞人的斗志,这种努力值得充分肯定。自从礼出现后,人们有了基本的礼仪,然而常沦为表面形式。厚道只是做人的本分,人生在世,就应该忠信、厚道。德是一种保护好自己的禀赋,如果能守住内在本性,掌握变化的规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容易获得幸福的人,其品性往往是相似的。他们在生活中懂得处处忍让,侧重“自查、自省”。这种对于自省精神的推崇实际上就是主张一种“忍功”。情绪、欲望、言行都必须下足忍的工夫,才能安身立命。因为祸福相依,祸与福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一个人只有忍苦耐劳,才能生活得安宁、幸福。

(二)体悟生命,磨炼福久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轻易为世俗左右,视名利富贵如浮云,才能把生命的主要精力用在追求道德学问上,使得内心淡定而充盈,活出幸福快乐的人生。祸福苦乐,一念之差。朱子说:“圣人同于人者血气也,异于人者志气也;血气有时而衰,志气则无时而衰也。”人要想追求稳稳的幸福,需存道心,消幻业,宜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并注意抵御邪念的进攻。

有修身意识的人容易找到稳稳的幸福。因为这类人强调自我反省。从修身的角度看,个体生命的体悟与自觉十分重要。要想过得幸福,可以借鉴与遵循儒家的道德取向,将儒家的义利观、荣辱观与均和观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礼制中,用中庸的办法实践“仁”,审时度势,灵活把握,一以贯之。

创造性工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与智慧。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强调了读书做学问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认为光读书却不去思考,疲劳和迷茫就很容易产生。书本知识是人们实践的结晶,不要生搬硬套,读书不能脱离生活现实,不能脱离实践。

有福之人善于在社群交往中找到人生价值。譬如,友谊的力量是巨大的,体现在社会交往中蕴藏着的巨大效益。一个幸福指数高的人,一定是拥有高质量的朋友的人。我们要试着不断激发自我潜能,在事业上不断奋发进取,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现代人为什么不容易感觉到幸福和快乐呢?因为对物质的欲望太多,急功近利,缺乏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力,所以精神世界很空虚。要想活出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要适当对周遭的事物进行“断舍离”,减少浮躁心理,懂得驻足停留,欣赏一下生活处处美好的风景。成功不会凭空而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奋斗不息的一生,虽苦但也充满生活的战斗的快乐。惟有心存志向,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才能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梦想。惟有在事上磨,锤炼意志,厚德积福,福才能长久。

(三)潜居抱道,福气自来

懂得惜福之道,可以化解诸多苦难。当代哲学家周国平教授认为:“道德依靠他律和自律。”换一句话说,有道德修养的人,就会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精神实体”。“福祸无门惟人自召”,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有顺境也有逆境,可能遇到多数君子,但是偶尔也会遇到小人。然而,一味地“过推他人,功归自己”,则为招祸之源。

一个人的胸怀体现了其道德修养。《诗经·大雅》中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7]刚柔相济才能成为真正的智者和赢家。老子说“上善若水”,儒家讲“外圆内方”、“避嫌疑”、曲径通幽。君子对己严,对人宽,为人谦和,温文尔雅,为人有雅量。不开心的时候,多多仰望星空,多多俯首看看大地,多去大自然中走走,多去海边熏风,面对浩瀚的宇宙,广大的天地,顿感自身之渺小、生命之可贵,突然觉得一切烦恼皆可抛掷脑后。

有志于“修道”的仁人志士,往往更能战胜浮躁,追求成就但不图虚名,专心致志,以行道济世。仁爱是儒家的珍宝,儒家教化的是世俗人伦。如果对言行不加管控,总体上来说,更多的是破坏性。彭富春教授认为:“儒家的仁爱对于克服现代社会的碎片化是有帮助的。”[8]一个人要想真正获得幸福和安宁,要在生活中不断践行儒家道德准则,才有可能达到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一个社会或者一个国家,只有明德亲民、以德治国,才能实现“保合太和”的理想境界。

精神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幸福。无论贫富,都能坦然接受,不改其志,这才是真正的修养。乐天知命,保持一份平常心,才能造就真正有尊严的高贵人生。满招损,谦受益。在人类所有的习气之中,克服骄傲可谓是最难的一种。因为骄傲常常让我们裹足不前,不思进取,以至于成不了大器。一个人是否谦虚好学,是否老实办事,是否诚实做人,决定者其能否干出一番事业。

 

五、结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儒家告诉我们幸福的人是“慎独”的,佛家告诉我们幸福的人是自律的,道家告诉我们幸福的人是超脱的。只有顺乎自然,不显山露水,恪守中庸,才能避祸保身,才能确保长远的幸福。做人与做事其实是统一的,做事即是做人。中国古代先贤历来重视德道修养,认为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立德”,就可能陷入俗世的各种“魔障”。一个做事没原则操守的人,做人也不会好;一个做人没操守的人,也不可能成大器。

人的福气不是求来的,而是自己修来的。当下社会,“内卷”严重,适者生存。要相信对于一个有德之人,幸福一定会来敲他的门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们要对自己有个明确的定位,立足本职,做好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与优势。“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有了志向与目标,就要坚持不懈地去奋斗。在这个过程中,勤奋耕耘,不问收获,一步一个脚印,攀登高峰。奋斗的过程中,只要持之以恒地修炼自己的品德,相信幸福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1月

[2](战国)庄子;曹芳编译.庄子.万卷出版公司,2018年9月

[3]圣严法师.佛学入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4]老子著;徐澍、刘浩注译.道德经.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

[5](宋)朱熹著;方彦寿注解;顾志珊绘.朱子家训.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8月

[6](明)洪应明撰;韩希明评注.菜根谭.中华书局,2008年9月

[7]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2月

[8]常强编著.孔子学堂微访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