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5 20:5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常跃中



·“新时代视域下的福文化·

“福”文化在闽南石雕文化产业中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常跃中

 

 

“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福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又是福建省的鲜明文化标识。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福建省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根本遵循,以实施福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为总抓手,以劳动创造幸福、奉献就是幸福和为人民谋幸福、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为主题,整合闽都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等福建地域特色文化的共性追求,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开展“寻福”“送福”“造福”“享福”活动,让“福”这一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从2021年岁末起,主导福文化宣传推广创作和资源转化利用,在全省上下初步形成了关注福文化、参与福文化、乐享福文化、发展福文化的浓厚氛围。

 

一、福建“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福”文化的追根溯源

在《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曰故好德,五日考终命。”[1]设造福,以共享发展的理念带领全国人民谋幸福,就一定能够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让世界人民共享福,不断为人民创造现代化的幸福生活,带领人民走上幸福之路。“和”与“福”,二字是相伴而生的。在齐家治国中“和”字以“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和气纳福”的精神传递吉祥平安的正能力。

2.闽南石雕文化景观在“福”文化产业中的发展

2福建闽南石雕源于中原,它的形成是一种和民间建筑艺术相互融合共生的石雕艺术,是南派石雕的典型代表。经考证,最早发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的晋代闽始祖林禄墓前的石雕,距今已有千年的文化历史。因此堪称有“中华一绝”之美称,福建泉州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作是北宋初期在洛阳万安桥修筑的我国第一座梁氏海港大桥,以及南宋时期在泉州东西塔也称五层塔亦是典型泉州石雕的典范,皆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发展,始终保留着纯粹的民间艺术传统和极其完整的延续性,至今未被西方外来文化所异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2014年,世界手工艺理事会(WCC)国际授予闽南泉州惠安县“世界石雕之都”称号。闽南石雕讲究形神兼备,纤巧灵动,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其代表着中国南派艺术风格的圆、浮、透、线、沉、影等多种创作手法在雕刻空间内产生虚实相、虚实互补、引虚入实的多维空间视觉效果,并与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建筑营造技艺相结合,生息共存完美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和雕艺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极具历史文化研究价值,闽南惠安雕刻艺人足迹遍布海内外,闽南石雕佳作纷呈、精品送出,在世界文化环境与旅游胜地留下了不胜枚举的传世佳作[2]。

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对闽南泉州惠安政府的《表扬信》指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侧广场上的雕塑,是献礼建党百年主题雕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党旗雕塑《旗帜》深刻反映出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信仰》《伟业》《攻坚》《追梦》四组大型雕塑分别对应“四个伟大”主题,讲述我们党一百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2020年10月以来,惠安县委宣传部在惠安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弘扬惠安女精神、工匠精神,顽强拼搏、日夜奋战,高质量组织完成了《攻坚》《追梦》两组大型雕塑制作安装任务,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落成开馆作出了福建贡献。人民大会堂等北京十大建筑、湖南长沙橘子洲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马六甲的郑和雕像、美国的马丁·路德·金雕像……无不闪烁着惠安雕刻艺术的光辉。惠安石雕创造出宝贵性,促使本项目立足于此,进行挖掘再创新惠安雕艺自身的文化旅游价值,和文旅融合的社会“福”文化景观的表现意义。

3.当下闽南石雕“福”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经实地考察,闽南石雕目前从产业发展状况上看,在“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研究方面的创新力还不够,不能充分满足新时代弘扬主题,不能体现当下艺术思潮下对“福”文化当代性和创新性的传达;闽南领域内的石雕工作室或公司大体都是将石雕文化的创意放在寺庙中的石雕作品上,如香炉、供桌、石灯笼、石栏杆、石头狮子、供像等传统题材[3]。如果不能打开传统艺人和设计师们对“福”文化等主题的创新性创作的当代性表达和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与新时代要求,长此以往,既将不利于传统文化表达的继承,也不利于“福”文化新时代主题的弘扬。就“福”文化而言,纵观整个石雕大型景观设计行业,目前无人涉猎于此,本项以此为契机,将目的研究对象是以“福”文化产业现状,将传统的视觉元素和现代相关产业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相互结合,进行研究,石雕大型景观设计是结合因地造型的特点,通过运用当代石雕的技术和艺术手段,根据提前设计好的,符合时代主旋律的“福”文化雕刻主题作品进行创造。当今时代在党的引领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好,随之对精神享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迫求泉州石雕文化产业有新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将立足点放之“福”文化主题的石雕大型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这对发展“福”文化景观石雕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和满足当地百姓精神生活的需要。

 

二、探索“福”闽南石雕文化产业创新的必要性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福”文化为背景依托,以福建闽南石雕文化产业为现实载体并置进行的。探索“福”文化背景下的闽南石雕文化艺术的当代性和创新性,进行产业发展转化和实现对闽南石雕文化艺术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与时俱进。

1.闽南石雕文化产业的文旅价值

闽南石雕文化主要通过文化景观体现,文化景观区域的传统“福”文化充分展现了当地石雕工匠和艺人们对本土石雕文化的热爱和专注、继承与弘扬。闽南石雕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是基于泉州本土人与自然、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闽南石雕景观文旅产业优势得益于闽南千年的人文关怀、自然生态的平衡可持续发展,这为石雕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闽南石雕景观的工匠艺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蕴涵特定历史信息、题材丰富、异彩纷呈的作品,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一部“福”文化史,就是一部弘扬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播史,更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史。进一步挖掘、保护、弘扬福文化的审美与艺术,不仅对丰富和完善“福”文化工艺美术内涵有着重要意义,乃至对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5]。因此开展本项目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的硏究“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保存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引领福建区域“福”文化产业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文旅融合环境的表现上显得尤为重要。

2.拓展闽南石雕文旅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福建“福”文化对“福”元素的表达,多体现对传统符号象征的传承,最常见且流传至今的元素有“蝙蝠”、“福字”、“福娃”等元素。本项目的研究构思是在对“福”文化图案的提炼和简化以及与福建景观石雕外形的构图形式上[6]。将“福”文化元素在石雕景观造型中是通过将“福”元素符号进行分解、再以与新的语境符号重组、对比的方式,构成元素间的动静结合,对称统一,形成一种规律、平稳、协调之感。雕刻的元素随着造型在变化中求统一,力使“福”文化景观产业发展符合现代设计的审美心理。

闽南石雕作为一种民间的传统手工技艺,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与环境、建筑、景观雕塑的完美结合上,闽南雕匠艺人不但雕艺精湛,而且建筑设计施工工艺也很高超,不管多复杂、难度多高的建筑雕刻安装工程,闽南雕匠艺人都可以完成的很好[7]。特别是以石、木、泥为主要材料的具有闽南风格的传统建筑的建造,闽南雕匠艺人可以从设计、施工安装到装饰雕刻一手包揽完成,闽南雕匠艺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自然科学技术的熟练掌握和运用,是闽南的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结合对外交流和国际市场的需求,研究以闽南石雕艺术和文化旅游融合为核心的石雕“福”文化工作样例,实现“文化铺路、产业唱戏”的战略,发挥产业优势和技艺特长,积极开拓“福”文化产业发展市场,推动文旅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8]。通过对“福”文化进行系统化研究,为“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思想与科技的支持,对于思政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拓展文化旅游有着很大的艺术表现价值。

 

三、福建“福”文化在闽南石雕产业的创造性与创新发展

 

在多元文化影响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艺术相互交融,“福”文化与文旅、信息技术、艺术设计融合也随之有了新的文化语意。传统的设计生产产业在创作中受各类文化的影响发生了明显变化。创新发展的研究重点是对相关产业中的“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中不断探索出新形式的表达。

1.福建“福”文化研究的核心是“福”文化资源转化利用,打响福建“福”文化的品牌

福建“福”文化研究的核心是“福”文化资源转化利用,打响福建“福”文化的品牌。一是促使福建“福”文化表现相关研究的再创新。在时代背景下“福”文化已经生成也随之增加符号元素,更新“福”文化内涵[9]。相关产业通过对“福”文化内容语言表达将原本放大的独立寓意的符号形象以新的造型形式重新构建,形成新的符号文化内涵。二是将“福”文化具象转化抽象设计,表现手法上汲取现代设计思维、创作手法,取其精华,结合其思想观念,达到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艺术特征。三是运用解构表现技法。结合西方雕塑设计打破传统造型设计形式,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促使“福”文化相关产业与作品走向国际化。近年来,福建省设计界积极参与的G20、金砖会议城市,海南旅游开发项目群项目等不仅促进了地区文化、旅游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而且进一步带动了“福”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融合[10]。

发展“福”文化产业发展不仅可以弥补产业发展的单一性,还可以陶冶企业的文化情操,并能给国家或地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发展。福建“福”文化的形成是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当地的民俗风情及多元化的文化氛围紧密相连的[11]。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以传统石雕为主体、为特色、为群体并赖以生存并繁衍后代的雕刻之乡,惠安石雕艺术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又融汇汲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以及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外来文化的技艺精华,并与建筑艺术相生相伴,经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从单纯的手工技艺上升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福”文化产业在项目表现中起点睛的重要作用,是非常好的研究样例。

2.闽南石雕景观创新研究的初步政策建议

目前,福建产业对“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创作人才保障和培养仍是一个短板。以闽南雕艺产业为例:雕艺专门人才、雕艺设计、策划和管理人才还存在明显的人才比例不适当、人才发展后劲不足、雕匠艺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具备较高美学基础和一定理论水平的人才较少,“有匠无师”现状严重。惠安雕艺人才队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适应现代社会景观雕塑设计创新能力不强,人才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如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将严重制约产业融合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福”文化相关的创作进行深入研究,对雕艺人才进行培养,进行强基础,拓眼界,创新作的高级人才培养[12]。研究与学习“福”文化石雕相关的技术艺术、文化产业、石材石雕产业、经济和环境等社会问题,合理利用石材资源,发掘新材质,开发新方向,推动校企合作,提升石雕设计与加工的艺术水平,挖掘市场需求,真正把“福”文化与景观艺术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惠安石雕与文化旅游环境营造的融入结合[13]。

“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我国未来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明确了主题与方向[14]。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景观雕塑的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文化旅游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和增强[15]。作为一项综合性、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已明显呈现出多领域、多产业和多区域融合式发展势头。在我国一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地或园区,已形成多元集群式融合发展态势,如深圳的科技创新型主题文化园,西安、洛阳的历史文化古都型产业园,上海、苏州的古镇名城型产业园,以及横店、宋城的影视基地型产业园等。[16]闽南石雕艺术积极参与了这些文化旅游融合项目。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模式,都可以看出它们共同的发展路径,即产业融合式发展。闽南石雕技术与“福”文化相互融合是“福”文化景观雕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随着现代科技、网络与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一些重大的旅游项目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各类主题公园、遗产旅游和大型实景演出等[17]。技术融合是“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推进剂,也是闽南石雕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为产业发展提供前沿信息和创意思想,促进文化艺术转化为市场价值,更好地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打造“福”文化主题景观雕塑的品牌[18]。

 

  

 

福建“福”文化产业的创造和创新是一种以富含文化内涵的目的地为客体的综合性工程,它既是人们对目的地文化的一种阶段性感知和体验过程,也是人们对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情感的一种诉求与表达。本项目初步政策建议的提出有利于福建“福”文化闽南石雕产业的相互融合,促使产业和人才队伍的稳健成长和多元发展,加之我们平台与基地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促进“福”文化相关产业的创造性与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殷伟:《中国传统的福文化》,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

[2]杨伯达:《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3]王达人:《中国福文化》,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梁梅.《设计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5]刘宗悦.《工艺之道》,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6]骆清霞.《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7]邓秋颖.《福文化的运用与探析》,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8]黄媛媛.《广府玉雕“福寿”图案研究》,广州大学,2016年。

[9]郭秀娟.《中国传统“福文化”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10]覃芳圆.《中国福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江南大学,2010年。

[11]赵华明.福和谐——中华福文化与和谐社会[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25.

[12]姚蕾.《景观雕塑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

[13]岳雪.探讨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特色的运用[J].环球市场,2016(7):210.

[14]温洋.刘坤.雕塑具象语言当代化之路[J].西北美术,2017(3):99-101.

[15]田青.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视角下当代雕塑设计与创作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105-107.

[16]石向东.城市景观雕塑课程产学研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4):161-163.

[17]周少斌.对接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研究——以株洲市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7(21):107-108.

[18]柯龙.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纪文化空间中的艺术互动[J].艺海,2019(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