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8 22:4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思翔



瓦子街的故事

 

林思翔

 

 

汀江从长汀出发,一路向南奔腾,到了上杭地段时,江面陡然变宽,流水也渐渐变得徐缓。流水似乎特别眷恋这块地方,将要离开时又折回绕了一道弯,把这片山野看了个够。这一去一回一东一西,便造就了一座“四面青山三面水”的城邑地貌。丰沛的流水滋养两岸田畴,禾苗茁壮,稻谷飘香;涓涓细水浸润周遭山地,岩石分化,沙土生色,长年累月的滴水穿石,终于化沙成金,积淀起一片黄金宝地。

如此丰腴富庶之地,自然引人丁汇聚。据史料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中原的汉族客家民系先民就入闽沿着汀江来到上杭,特别是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开通临汀至汕头水路运盐航线后,由于上游长汀南下的船只源源不断,许多客家人顺江而下在上杭定居下来。“杭川生民,强半客籍。……从江入闽,路所必由。自兹南下,东徙西迁。惟兹东道,入闽之先,赫赫著姓,百有三族,亦有二氏,若敖之续。”客家人103姓聚集于此,上杭成了客家人的重要祖籍地之一,因此上杭又有“客家族都”之美称。

由于毗邻广东,加上汀江交通的方便,许多客家人在上杭生聚休养一段时间后又顺江南下外迁创业,上杭成了客家人入闽转徙他乡的营盘。明末是上杭姓氏外迁的高峰期,许多客家先民沿汀江南下至广东、海南,乃至东南亚一带。

这些客家人到居住地拓疆开土,繁衍生息,创业置产,世代延绵。有的已经成了旺族。但他们忘不了根,忘不了上杭这块客家祖地。数百年来陆续有人回上杭寻根问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回上杭谒祖的客家人络绎不绝。数百年的世事变迁,回来的人说不出先祖的具体住地,但几乎众口一词都说,他们的先祖是从上杭“瓦子街”迁去的。瓦子街如同“洪洞大槐树”一样,是他们心中先祖迁徙的出发地,成了他们魂牵梦萦的故里象征。据考证,朱德元帅的先祖朱聪一郎、朱万一郎于明正德年间从福建汀州府上杭县紫金山笋竹坝瓦子街居徙广东韶州府乳源县,其后,近祖入川,再迁仪陇马鞍;郭沫若先生的上祖也是从上杭瓦子街迁出,后至宁化再到四川。不管岁月如何更替,也不论住地如何迁变,一代又一代的外迁客家人都记住上杭瓦子街,因为那是他们的根祖所在。

如今的上杭年轻人不一定都知道“瓦子街”,可外迁的客家人,千里迢迢回来要找的却是“瓦子街”。查阅上杭史料,在上杭城的临江边确有一条瓦子街,后因城市扩建已面目皆非,城里老人们依稀记得它的大体位置。他们说,之所以命名为瓦子街有两个来历:一是宋元时大城市里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称“瓦舍”,也叫“瓦肆”“瓦子”,“瓦者,野合易散之意也。”二是在上杭城岗背街一带曾有一片撒满瓦砾的荒地,每逢八月中秋即将来临时,孩童们便在那里互掷瓦片,以示消灾免疫。这块地方人们称之“瓦子坪”,这一带称之“瓦子街”。由此可见瓦子街当是处于江边城中心一条繁华的古街。

大体位置明确后,前几年县里就在旧址的一段修起一条数百米长的瓦子街。这条新街虽是一条现代的步行街,但保留了较多的老街元素,这些元素又是从口口相传中外迁客家游子们所熟悉的,因此,走进这条街,回来寻根谒祖的客家游子感到十分亲切。徜徉在瓦子“古街”上,可以邂逅若干古代名人,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感受这人与事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

首先遇到的是孔子。祭祀孔圣人的孔庙位于瓦子街临江边。上杭孔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后因毁于水或坏于蚁,几次迁徙修建。孔庙泮池前棂星门为六柱二屏三门石砌牌坊式建筑,六根冲天石柱顶端饰以螭龙,两屏为双龙戏珠双凤捧日与麒麟绣珠浮塑,装饰考究,气势非凡。大成正殿整肃巍峨,为重檐歇山宫殿式建筑,殿前石阶雕有龙凤浮雕,建有东西两庑。大成殿后建有明伦堂、崇圣祠、尊经阁及“四斋”“五祠”等,占地8713平方米,被誉为“古建堪称世孤例,宫体殿式臻造极”的建筑。大成殿上孔老先生铜像肃立其中,左右为四配,两庑是孔子72弟子彩像。走进孔庙,不仅可与孔老夫子及其72弟子“对话”,还可欣赏建筑的精美。回乡寻根游子踏进孔庙,“书画之乡”的文明、温馨感觉便悄然漫上心头。

说起书画之乡,上杭名不虚传。走出孔庙,便与华喦老先生打照面。华喦的塑像立在瓦子街正中,他身着粗衫,面带愁容,眼珠微微向上,似在期盼什么。这位出生于上杭蛟洋、诗书画“三绝”的清代文人,堪称上杭“书画之乡”的杰出代表,他画人物、画牛、画虎,一生画了不少画,可过得却是卖画度日的清贫生活。这位“扬州画派”的先驱者之一,竟然潦倒终身,以布衣终老。别看他这副布衣穷酸相,可眼珠里闪动的是智慧,骨子里充盈的是正气,那大智若愚、鄙视权贵的神情全写在这副脸上。邂逅华喦,让人读出了什么叫含而不露,什么叫凛然正气。或许,这正是“书画之乡”陶冶的品格吧!“我望乡,乡何处?隔春烟,渺春雾;此时闲坐绿窗前,梅子累累不知数。”在外漂泊数十年,日夜想念故乡的华老先生,在他身后终于被家乡人民请到了瓦子街上,了却了老先生的生前夙愿。

在瓦子街上,还邂逅了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不过不是见人,而是见到了他的诗文。在瓦子街中央矗立着一座碑亭,曰“时雨亭”,亦称阳明亭。内置一块长方形石碑,正面镌王阳明撰《时雨记》,背面刻他在杭期间写的7首诗。从《时雨记》得知,王阳明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农历三四月间,奉命以左佥都御史身份率领大军征剿漳州农民造反者,路过汀州上杭。那时正值上杭大旱,他在往返路过驻杭期间,应当地士绅之请,在他驻节之察院行台为民祈雨,说来真巧,两次均下雨,而且一次比一次雨大,旱象解除,万民欢悦。王阳明在一片歌功颂德声中,将祈雨的察院行台之堂改名为“时雨堂”,并撰《时雨记》,手书刻于石。“溪云晓度千峰雨,江涨春深两岸波。暮倚七星瞻北极,绝怜苍翠晚来多。”所写几首诗多为描述春雨给上杭带来的生机和喜悦,以及上杭的秀丽景色。因了这位哲学家、文学家的过往,清初“时雨堂”成了“礼学”,后又为“阳明书院”,再后又修“阳明祠”,又立《时雨记》碑。王阳明浮桥渡军的城南汀江渡口上的石砌城门,也改称“阳明门”,以示纪念。重修瓦子街时,又再现了王守仁的史迹,不忘这位曾经给上杭带来文化春雨的阳明先生。

瓦子街上的流芳坊为瓦子街的重要标志。流芳牌坊为四柱三门五楼式单檐双披雕如意斗拱,高8.46米,宽7.35米,上屋中间竖刻“恩荣”“流芳”匾,中屋横刻“南京户部贵州清吏司郎中吴湘”。原来这座高高的石牌坊是为纪念上杭籍官员吴湘的。又因县志记载,吴湘之父吴谷用“以子贵,赠南京户部贵州司郎中”。为彰显朝廷恩荣,表彰吴湘父子在功名上的建树,为后人在读书励进上树立典范,当地官员遂于明永乐年间建了这座牌坊。与吴湘父子邂逅,得到两点启示:一是上杭重视褒扬人才,借以推动文脉传续;二是由于吴姓是上杭外迁的一个客家姓氏,流芳牌坊佐证了最迟自明永乐以来的600年前,已有客家生民在上杭境内休养生息、外迁创业,说明上杭确是客家祖地。

如果说瓦子街上的流芳牌坊重在翰墨流芳的话,那么,瓦子街的大忠庙(又名太忠庙),传的则是民族精神。大忠庙原建在县城东北面,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迁建今址。它表彰的主人翁不是本地人,而是唐河南邓州人的御史中丞张巡。安史之乱时,张巡顽强抵抗安禄山叛军,唐至德二年(757年)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与太守许远共同作战,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情况下坚守数月,死战不降,睢阳失守后遭杀害。建庙祭祀张巡,弘扬的是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正如庙前对联所述:“千载睢阳留碧血,万家玉烛照丹心。”横批是:“天地正气”。建大忠庙的目的就是要让这天地正气千秋传播,万古弘扬!巧的是,1100多年后的1929年9月下旬,朱德等红四军领导就在大忠庙召开红四军第八次党代会,虽然这次会议没取得实质性成果,也没形成一个完整的决议案,但为古田会议的召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而三个月后召开的古田会议,形成的古田会议决议,字里行间充盈着磅礴的人间正气,涤荡着中国大地上的污流秽气!

瓦子街不仅是一条商贸集中的繁华街道,也是一处诸姓融汇人丁兴旺之地,据考古工作者从瓦子街及其周边古建筑中搜集的200余种文字砖看,宗祠建筑用砖最多。南宋以来,从瓦子街迁出的姓氏有30姓,近80户之多,占旧县志所列103姓的1/4强。在一条街上迁出这么多姓氏,其盛况可想而知。其“始于宋元,盛于明清”当属不谬。丘氏总祠是瓦子街上如今保留完好的一座宗祠。这座坐北朝南、面对汀江的祠堂,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它与孔庙遥相呼应,是一座典型的客家“三堂出水”围屋式古建筑,占地约6000平方米。“规模宏正房间罗密,杭邑所建祖祠推此为冠”。细看每块砖均铸有“丘祠”二字,虽历经近200年,主体建筑仍坚固如初。

走进丘祠,不经意间与丘逢甲先生邂逅。原来这是丘先生的祖祠。丘先生上祖于宋末元初自上杭迁广东蕉岭,又于清乾隆年间由粤迁台。“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潜。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位近代著名的爱国人士,对祖地上杭始终不忘。为报答桑梓,这位“族贤”于1905年在丘氏总祠创办师范传习所,这是福建省第一所师范学校,“启文化教育之先声”。在辛亥革命中为国捐躯的黄花岗72烈士中有3名就是传习所培养的学生。1907年丘先生曾回祖地寻根谒祖访友,并留下《忆游上杭十五首》诗作,其中一首:“东南山豁大河通,汀水南来更向东。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如画夕阳中。”成为对这座山城美丽风光赞美的代表作。

漫步瓦子街,邂逅故人,听历史故事,你会觉得很遥远;但面对脚下的宽敞大道,看周围充满现代气息的楼房,你就会意识到其实你正置身其间。历史与现实交融,今人与古人对话,而且会令你生发亲切感,这就是瓦子街给你的感觉。这种感觉大概就是根祖文化融进心田使然。“找到了根,就找到了生命的依托,也就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诚哉斯言!这也是瓦子街之所以成为上杭“洪洞大槐树”的原因所在。

瓦子街,永远的瓦子街!

本文原载于《走进上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