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2 11:4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汪飞龙



·“新时代视域下的福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建新时代精神文明高地

 

汪飞龙

 

 

一、以史为鉴,融合新的时代特色条件,接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大成就,为新时代总结历史成功经验,探索今后如何继续成功提供了准确的历史定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即指出了文化工作重心在于造就一种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1]。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围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基本方针展开的,运用民族的形式、以社会主义为内容的文化,成为了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文化改造和建设的主要工作重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命题继续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满足了人民对于文化生活的多样化需求。进入新时代以来,文化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人民主体性,愈加丰富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凸显了中国文化的深厚感召力和影响力,坚定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回顾这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民族文化本位的工作思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工作方针,凸显了文化建设的科学性、民族性、人民性,培育和创造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每个时代的思想文化都要进一步思考和回答时代课题、完成时代任务,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创新创造。立足新时代,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这百年来文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辉煌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并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展现了其强大的文化生命力。这一文化生命力在今天越发显得可贵和重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2]。”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才能确立准确的历史方位。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我们更需要坚持科学性、民族性、人民性的文化建设原则,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续写文化建设的辉煌篇章。

 

二、文化强国,厚实文化底色和精神动力,不断开辟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伦理道德、处世哲学、美学追求已经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深入国人骨髓,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审美旨趣和行为活动。其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丰富的哲学思想、崇高的道德理想,既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启示,又为治国理政提供方向,为道德建设提供标准。纵观历史,正是在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在不失根本中迸发磅礴生命力,才有了如今的大发展大繁荣景象。其所独有的价值目标、治理智慧、政治理念仍然是当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应立足当代、不忘本来、面向未来,不断开掘价值内容,赋予更多时代特色。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夯实坚固的社会基础,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于中华文明、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决议》指出,当下我国仍面临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以及“网络舆论乱象”等文化噪音,为了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则需要“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更进一步地,则需要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全面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起到了培根铸魂的作用。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应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4]。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不朽源泉,几千年来不断地为中华民族提供着文化上、精神上的养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5]。当前的国际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政治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更体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竞争。在这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博弈态势下,优秀传统文化愈发凸显出了其对于中华民族的深层的、持久的、重要的作用。文化的强盛意味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而文化强盛的源泉就扎根在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生命力之中。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6]。在当前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环境下,我们仍需时时警惕并坚决抵制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的不良影响,坚定民族自信,自觉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创造性地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价值,守正创新,以文化发展助力社会发展,以文化繁荣赋能文化强国建设。

 

三、创新融合,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用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是以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载体,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提炼中整合、塑造的产物。是中国各民族文化在共容、共荣、共融基础上,产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无论从内容丰富的精神内涵还是色彩斑斓的外在表征,并非“同质化”的文化同一,因为“真正的创造性并不导致一致性”。也就是说,文化多样性“并不妨碍统一化和再次多样化的进程在更广泛的层次展开”。而这种展开的内在整合机理“是各个组成部分在共享和互利秩序中的协调”。中华文化的整合、构建和认同,是基于体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而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统一并不消除多样性,因为它是在组织的一个共享的社团层次上发生的;整合是多样化的补充,而不是它的否定”。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中华文化认同,是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这个时代任务,就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即“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7]。”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独特的诗歌、小说、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诞生了不可胜数的文艺精品,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艺形式和博大精深的文艺精神。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就需要传承并发扬这些体现了中华文化精神、富含文化感染力的传统文艺精髓。并且,只有结合人民群众这一文艺创作源泉,才能更富有创造性地活化传统、激活传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切实推动文艺创作、深入阐发文化精髓、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用中华文化精神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不仅能够推动文艺事业的发展,而且能够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中塑造更为深沉的文化认同,并用文化认同所形成的文化向心力、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诚如国际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所说,在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的今天,“国家特性/国民身份的危机成了一个全球的现象”[8]。在这一国家身份特性趋于模糊的大潮中,民族文化的特性日益成了界定国家身份的重要标志,成为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9]。”只有文化的认同,才能在更深层次上铸牢全国各族人民对于国家、民族的根本认同。也只有文化认同能够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文明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求我们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切实全面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认同,从而用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因此,“引领”“构筑”“铸牢”与“自觉”“自信”“自豪”这些范畴,不仅都具有各自循环促进、螺旋上升的内在运行机理,而且两者又呈因果关系。从循环促进的螺旋上升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引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从因果关系来说,突出以福文化为引领,实现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坚定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牢固认同。其中包括自觉增强自信、自信铸就认同自豪,认同自豪坚定自觉自信、自信提升自觉的双向交互作用和螺旋式升华。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精神之源。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对于文化建设经验和成就的总结和要求,而且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均具有重要作用,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保障。

 

四、福字与文化的内涵

 

(一)福字深刻内涵

中国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对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大众文化、民俗文化,贯穿于华夏5000年文明的始终,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根脉。

中国关于的文化,从福字的字形和字义上看就有很丰富的内涵。我国文字史上第一部重要著作《说文解字》中记载,“福”是形声字,从示畐声,声符同时兼表字义。“畐”本来是象形字,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像腹部之形,腹中的“十”,表示充满之义,因此“畐”有腹满之义,“福”字的本义就是吃饱肚子、吃饱是福。“福”又与“富”为同源字①。对古代中国人来说,一切好人和事就是福。从以上释义可以看出,福与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存在密切的关联。

(二)文化丰富涵盖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文化包含多层内涵。虽然不同人对福的理解不同,但归纳起来大致可以表述为如下几个含义:第一,衣食是福。这反映了古人维持基本生活的合理追求。第二,健康长寿是福。“安度晚年”“长命百岁”是古人对人的基本生命价值的肯定。第三,“平安是福”。“平安是福”源自《庄子》,《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提到“平安为福”。由于古代自然灾害与战争频发,“平安是福”的观念体现出人们对和平安定生活状态的强烈渴求。第四,多子多孙是福。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生命繁衍的特点。第五,修德是福。中国古代历来重视个人德行的修养,因此把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当成福的重要内涵。第六,和谐是福。中国人经常讲“和为贵”、和顺等,就是期望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和谐相处。和谐,是人们对福的最高精神追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②。

(三)文化民俗中体现

中国文化虽然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但由于中国历史上长期是传统的农耕社会,所谓天高皇帝远,因此民间文化仍然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与儒家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别。

民间文化有怎样的内涵和表达形式呢?民间文化内涵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在各种民俗中都有表现。民间文化大多与普通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表达着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民间文化主要有:一是丰收。民以食为天,对丰收的渴望和丰收后喜悦的表达是民间福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现。例如《诗经》中《小雅·楚茨》云:“我仓既盈,我庾[yǔ]维亿。”“以妥以侑,以介景福③。”等都表达出对丰收期盼和丰收后的喜悦之情。二是婚恋。婚恋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也成为人们借以表达幸福感的一种形式。儒家元典《周礼》记载昏仪六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④。这套程序虽然是上层文化,但是在民间也流传了几千年,至今仍可寻其踪迹。这些婚礼流程虽然烦琐,但无不体现了人们对于婚姻的美好祝福。三是节日仪式。民间文化还体现在一些具有仪式感的节日中。中国很多传统节日是普通百姓表达美满幸福生活的重要方式,如大家都非常熟知的春节、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中秋节、九月九(重阳)、除夕等,这些民间节庆活动也都表达了普通百姓对福的期盼。其中,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阖家团圆的日子,燃爆竹、饮屠苏酒是过年的一种习俗,喻示着除旧迎新。吃饺子、蒸年糕、贴春联、走亲戚、给压岁钱等习俗,反映着古代劳动人民对新的一年幸福生活的向往。

中国人对福字的钟爱是民间文化在民俗中的最典型的表现。汉字中有古籀、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由于中国人对福字的偏爱,福字成为一种书法形式,并走向了艺术化;后人编集的《百福图》《千福图》集中了福字的各种书法形式,是福字艺术的集大成,这种现象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五、文化的现代价值重塑与筑牢新时代幸福高地

 

(一)文化的现代价值

当今社会福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并需要我们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要站在新时代的高度,认知与传播传统福文化,发掘传统福文化的思想精髓,展现并重塑其在新时代促进中华民族和谐文明发展的文化魅力与永恒价值,筑牢新时代幸福高地。

古人说的“做官乃造福之地,而人以为享福之地”,将做官的宗旨理解为造福百姓。孔子曾提出人生奋斗的三个境界,“修己以敬”“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1],这是说一个人首先要自我修养成为君子,然后帮助周围的人生活快乐,最后使所有老百姓都幸福快乐。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也正确地反映了造福与享福之间的关系。这些实现百姓生活幸福的理想,也应该在我们当代社会加以提倡。古人尚能有如此的境界,现代公民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幸福不仅仅满足于自身,更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能,为周围的人乃至整个国家的人民和人类谋幸福。为他人、为社会谋幸福的高尚精神是中国福文化的终极追求,值得世代传承下去。

福是社会和谐、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精神向导,是人生的终极财富,也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机。福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寄托,为每一个中华儿女所认同和推崇,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前行的最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古人的知福思想让我们更好地认清幸福生活的本质,惜福思想让我们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古人积福和修福思想还让我们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建立在德性的基础之上,而古人的造福思想让我们积极地为人民谋取幸福生活。

(二)打造新时代的幸福大道,筑牢精神文化高地

第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鲜明体现党的本原和建党初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和魂。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告诉我们,政党是阶级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初心和使命要回答的命题是:“我是谁、从哪里来、为什么出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公仆之心。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理念知福、惜福,保障了幸福的连续性和长远性。

第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鲜明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政治追求。“损人谋福为恶,以诚求福为善,为民造福为贵”是福文化的精髓。要想使自己获得福,一要有德,二要有才,三要先造福社会。只有这样,才会由祈福到谋福,最后才可享福。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理念,体现了幸福观的价值取向。所以初心和使命要回答的命题是:“为了谁、往哪里走、为什么奋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和政治担当、科学理念和长远眼光、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

第三,党的初心和使命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依相随、形影不离,有机统一于党的事业“永远在路上”的实践中。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无论未来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铭记“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往哪里走”“为什么出发、为什么奋斗”这些基本命题。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造福,是保证人民幸福的路径选择。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她向世人庄严宣告,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

第四,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具有深邃的理论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沉的实践基础,展示了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执着和自信;以共享发展的理念带领全国人民共享幸福是的根本目标,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与时俱进、不懈奋斗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

第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人民共享幸福,体现了中国对全球全人类的担当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必须从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的视野去加深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成就,决定着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程度,这是内政决定外交的基本法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12]。”初心和使命是理性的,又是充满感情的。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一路走来近百年,无论处于顺境还是处于逆境,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为最深刻的理性认识、思想结晶,凝聚升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作为最真挚的情感、最深沉的情怀,她凝聚和升华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凝聚和升华为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赤子之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建立在中国对历史潮流、世界大势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基础上的。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国际格局交替的大变革时代,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刻调整,新技术革命令世界各国利益融合不断加深,愈来愈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紧密关系。基于此,中国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国家利益问题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命运共同体”也是“利益共同体”更是幸福共同体,所考虑的不仅仅只是中国的单方受益,更谋求的是世界各国的集体受益。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能建构不同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同时也会给这些利益带来增量效应。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加,中国也在担当起与全球全人类共享幸福的责任。新时代,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更多地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作为凝聚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在对外传播中正在赢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赞誉与认可,并凝聚起越来越多的和平希望与发展力量。

 

六、结  

 

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之一已融入中华民族的心魂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根脉。现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文化也进行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转型,中国共产党正是这一转型的领导者和实践者。

中国不能离开世界独立谋发展,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就是“世界的”。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加强国际事务的发声能力和全球性问题的应对能力,要主动发声、及时回应、善于传播,也要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弥消误解。中国正在不断展现大国应有的“大样子”,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中国以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情怀,向世界说明真实的中国,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独特风姿,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舒展中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以现代理念诠释了福文化,以实际行动带领人民创造了现代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尊重了人们崇福、尚福的文化传统,以现代理念、现代科学构建现代幸福生活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关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带领人民努力追求现代幸福生活,建设幸福社会。打造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就是要弘扬中国人民守正创新的文化气度,团结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铺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浑厚底色,使中国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中成为中国文化最醒目的标识。

 

注释:

1]李宛聪.毛泽东引领建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wh/2019-10-09/59154.html

2019-10-10 00:24:02;

2]、[3]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http://www.gov.cn/xinwen/2021-11/16/content_5651269.htm

2021-11-16 16:55;

4]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全文刊发胡锦涛十八大报告

http://news.cntv.cn/18da/20121118/100674.shtml

2012年11月18日05:05;

5《求是》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2-07/15/c_1128830256.htm

《求是》第14期.2022年2022-07-15 15:12:39

6求是网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振聋发聩.

http://www.qstheory.cn/zhuanqu/2021-08/27/c_1127801606.htm

2019年9月20日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7新华社.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4年10月15日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8读书飞杂志.欧树军美国的国家认同危机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82060.html2021-08-28 15:56

9澎湃政务.史百年天天读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4197224 2021-08-24 18:23

10天涯知识库.菜根谭.黄杰星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http://book.sbkk8.com/gudai/mengxue/caigentan/1842.html

11读书笔记摘抄.百科.六礼.

http://www.mancos-co.com/article-72-222950-0.html

12中共中央党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https://www.ccps.gov.cn/zt/sjdtbzt/zjjd/201812/t20181210_116382.shtml

 

参考文献:

①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③孔颖达.毛诗正义[M]//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