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7 09:2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马卡丹

中国丹霞,走向世界的远征



江西龟山老人峰


2010年8月2日晨5时许,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遥远的南美洲传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广东丹霞山、湖南崀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浙江江郎山等中国南方湿润区6个著名丹霞景区组成的“中国丹霞”申报世遗项目以压倒票数获得通过,中国丹霞,第一次以组团的形式,走进了世界自然遗产行列。

82年了,前后四代丹霞学者锲而不舍、前赴后继,只为丹霞,从中国走向世界;只为寰球,辉耀中国丹霞那无比绚丽的霞光!

此梦正圆。

时间回溯,公元1928年,著名地质学家冯景兰走进丹霞山,在他眼前,铺展开一望无际气势磅礴的红色山群:方圆280平方公里,680多座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石脊、石桥,千奇百怪的魔幻造型,数不胜数的紫红、赤红、赭红……尤其令人惊叹的是这样一片缤纷,竟然争相挤进蜿蜒澄澈的锦江水中,在水下酿造出另一派绚丽。高远的蓝天下,山上、地上、水下,举目皆红,红得眩目,红得摄人心魄,这样大气的红,令冯景兰铭心刻骨,再难忘怀。他把类似于丹霞山的这种红色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10年之后,另一位地质学家陈国达,在大量考察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这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形”。

从此,地质地貌学界,第一次有了中国特色的地貌命名:丹霞地貌。尽管这命名还未得到广泛的认同。

丹霞山,就此成为丹霞地貌的命名地;而与丹霞山同类地貌的名山,武夷山、冠豸山、龙虎山、青城山、齐云山、麦积山……从此也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丹霞!

很难描绘丹霞在中国人心中激起的情感。“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数百年前的古人,早已形象地描摹出丹霞的颜色特征。中国是一个崇尚红色的国度,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赋予了红色这么强烈的象征意义:红色是熊熊的火,是生机勃勃的热情,代表着上升,代表着喜庆,代表着吉祥。丹霞,正是造化给予中国人的慷慨馈赠。

泰宁上清溪


丹霞天生就是风景:除了色调的绚丽,更有那赤壁丹崖,雄奇峭拔;层峦叠嶂,万峰朝斗;沟谷岩穴,幽秀奇幻;险峰异石,姿态万千。丹霞的美,注定与中华文明结缘,丰富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书院文化、名人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民系文化的遗存,与丹霞如影随形,丹霞,不仅具有景观的壮美,也有了文化的厚重。

顶平、身陡、麓缓,丹霞地貌的基本特征。这特征,恰好契合了道家、佛家、儒家以及民间信仰的需要,成为自然与人类文明结缘的首选。

于是,道教的宫观,修建在身陡顶平的丹峰之顶,金碧辉煌;

于是,佛家的石窟,开凿在壁立千仞的赤壁之上,蔚为大观;

于是,书院的高墙,依傍在外突内凹的红崖之麓,清净庄严;

于是,苍古的悬棺,镶嵌在离地接天的洞穴之间,飘渺出尘。

还有,丹霞穿岩与天生桥。穿岩通透,如月、如镜,照见的是山对过的天空,阳光从山的那面射过,云雾从山的那面飘来,如梦,如幻。当穿岩继续发展,成为天生桥,那高高的穹拱,更如雨后彩虹高悬天穹,人行石桥上,身在彩云间。

还有,丹霞象形石。千奇百怪的造型岩石,状物拟人,惟妙惟肖。正好附会道家佛家那些仙佛故事、附会民间那些神妙的传说。

还有,丹霞山水中那四时景象,那风花雪月、朝晖夕岚与丹霞山石的组合,无论在色彩、形貌、意境上,都给了中国人驰骋想象的无穷空间。

丹霞,与中华文明缘定终身的中国丹霞,怎能不牢牢牵系中国人的目光,久久萦回中国学者的梦想?

从“丹霞层”到“丹霞地形”,丹霞地貌的研究由第一代丹霞学者冯景兰、陈国达揭开了序幕。一门由中国学者开创的崭新学科,从初创、成型,到发展,经历了82载艰辛与欢欣交织的历程。其间,丹霞学的研究与宣传有过多次的突破,出现过数次高潮。

“丹霞层”、“丹霞地形”概念的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引起了国内地质学者的注意,相互之间商榷、争辩,丹霞地貌概念逐渐被接受并沿用。20世纪40--60年代,第二代丹霞学者投身丹霞地貌的研究,不少学者对中国南方红层的地层、岩性、构造、地貌发育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与论述,这期间比较重要的,有1943年,曾昭璇研究丹霞山地貌后,提出的20米台地,80米、200米准平面及垂直节理对丹霞地貌发育的重要影响等观点;有1946至1948年,吴尚时、曾昭璇对粤北红色岩系所作的全面系统的论述;有1960年,曾昭璇发表的《岩石地形学》论著,红层(丹霞)地貌被作为独立的岩石地貌类型加以总结。这些研究,标志着丹霞地貌从概念提出发展成为学术研究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丹霞地貌的研究迎来了一波高潮,二、三代的丹霞学者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丹霞学开始成型。

1981年,曾昭璇、黄少敏在《中国自然地理?地貌》一书中,专题论述了中国红层的分布、岩石学特征、地貌发育过程和形态特点,将丹霞地貌总结出5种基本类型。

1982年,黄进发表了《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基本方式》论文,系统论述了丹霞地貌的坡面发育,其“顶平、身陡、麓缓”的经典论述,脍炙人口。

20世纪90年代,是丹霞地貌研究获得突飞猛进发展的大好时期,三、四代的丹霞学者们大显身手。1991年,“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成立,开创了丹霞地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并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新路,先后11届的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让丹霞地貌,这一原本主要局限在地质学界的名词走向社会,走近普通民众。国内一些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则陆续获得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等荣誉,更让丹霞地貌变得家喻户晓。

2006年,第十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通过了《关于“中国丹霞地貌”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倡议书》,掀起了中国丹霞地貌研究的新一波高潮,中国丰富多姿的丹霞地貌,中国诞生和发展的丹霞地貌学,开始了走向世界的宏伟进军。

湖南崀山丹霞峰丛


一身蓝布中山装,一双绿色解放鞋,朴实中透着“土气”。

一双有神的眼睛,一脸斑驳的皱纹,沧桑中凝着睿智。

在众多丹霞研究学者中,原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黄进教授给人的印象最是亲切、平凡。这位第三代丹霞学者的领军人物已是83岁高龄,依旧精神矍铄地行走在丹霞山水之间,那不高的、略显清瘦的背影,出没在丹峰、石墙、曲流、峡谷。数十年间,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高原荒漠,中国已查明的800处丹霞地貌,黄进先生就考察了780多处,占总数的95%以上,这一记录至今无人望其项背。尤其令人敬佩的是,其中多达740余处丹霞地貌,竟是在他已过花甲离休之后完成考察的。

这里,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广东南雄市政府大门前,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中山装、解放鞋、黑雨伞、帆布包,一身疲倦,仆仆风尘,当他走近大门的时候,忽听一声大喝:“出去!”门卫不客气地拦住了他。他掏出介绍信,门卫狐疑的眼光依然跟紧了他,他怎么能把眼前这位农民模样的老者,与那享誉全国的著名科学家联系起来呢?

对黄进教授来说,门卫的歧视并不值得挂在心里,他的脑中时刻萦绕的只有丹霞。疾病的困扰、旅途的艰辛甚至危险,统统都被他置之脑后。在四川乐山考察的时候,偶然听说有一处丹霞地貌叫“平羌三峡”,大诗人李白有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据说唱的就是平羌三峡。虽然那里路远,道险,不通班车,可黄进先生根本顾不上这些。他租了一辆机动三轮车前往考察。不想丹霞尚未见到,车子却在平羌三峡上方的悬崖翻了,人被抛了出来。幸好是上坡,车速不快;抛落的位置距崖壁还有一米,否则,落入滚滚岷江,真不敢想象!可黄进先生呢,掸掸弄脏的衣服,摸摸擦破的皮肤,嘱咐司机慢慢修车,一个人继续沿着简易公路前行。终于,平羌三峡丹霞地貌展现眼前,那深切曲流,那赤壁丹崖……

数十年锲而不舍的考察与孜孜不倦的研究,黄进先生在丹霞学的领域中,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比如丹霞地貌的坡面特征、丹霞地貌特殊的风化作用、地壳上升与地貌发育过程的关系、减压节理与丹霞地貌发育的关系、丹霞洞穴地貌、丹霞喀斯特地貌、土林式丹霞地貌、低等生物对丹霞地貌坡面风化的影响、丹霞地貌的分布与区域差异、丹霞地貌分类等方面,他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创建的地壳上升速率、地貌年龄、岩壁后退速率、侵蚀速率四条定量测算地貌发育的公式,在丹霞研究中得到普遍应用。这些成果,与其他学者的成果一道,奠定了中国丹霞学的宏伟根基。

作为中国丹霞地貌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黄进先生与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陈传康教授共同发起、创立了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担任了第一和第二届理事长,组织、主持了5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1998年,被推选为研究会的终身名誉理事长。在长达20余年的系统考察告一段落之后,他正埋头撰写《中国丹霞地貌》一书,这部全面、系统、集大成的专著,将全面展示黄进教授毕生痴情丹霞的研究成果。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还要写一部考察记,像徐霞客游记那样的考察记。”黄进先生说着,这位荣获“首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的老人,陷入了憧憬。

如果说,中国丹霞学经二、三代学者的努力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当接力棒交到第四代学者手中时,则开始了走向世界的宏伟进军。

1998年,时年42岁的彭华接任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长。 在地理学界硕果累累、颇有学术与社会影响的他,一边继续丹霞地貌研究,大量发表、出版丹霞地貌学论文与专著,一边把重点放在了丹霞地貌与丹霞学的普及,致力扩大影响,进而走向世界。

有过这样一个戏剧性的场面:一位浙江农民来到广州中山大学校门前,举着海报要挑战全国丹霞地貌专家黄进和彭华。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居然想推翻专家们的丹霞形成理论,岂非天方夜谭?换成别人或许不会搭理这样的“狂人”。但彭华教授热情接待了这位农民,耐心聆听他的见解,详细解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还把自己的两本专著《中国丹霞地貌及其研究进展》《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赠送给他。信息时报为此评论说,彭华教授的态度,“体现了一名科学家的科学平等精神,体现了对平民科学探索行为的尊重和支持”。目送着农民背影,彭华教授陷入了深思:如何让丹霞地貌科普知识普及到民众之中,这对丹霞走向世界,该是多么地必要?

作为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的掌门人。12年间,彭华执他主持召开了6届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主编出版了8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研究会的队伍不断扩大,影响不断扩大,成果不断增添,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丹霞,爱上了丹霞。丹霞学已经成型,中国丹霞,走向世界的时机也已经成熟。

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是中国丹霞走向世界的第一个契机。

丹霞地貌是中国学者自创的一个地貌学名词,但尚未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让中国丹霞走向世界,是一代代中国丹霞学者的梦想。

2004年,由彭华教授主持的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丹霞山以“丹霞地貌类”的名义,进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的行列。此后,泰宁丹霞地貌、龙虎山丹霞地貌也在其他丹霞学者的主持下,成功入选第二批、第三批世界地质公园,为中国丹霞走向世界,奏响了序曲。

世界自然遗产的成功申报,则是中国丹霞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2006年底,由湖南崀山首倡,包括连城冠豸山在内的10余座丹霞名山,以“中国丹霞”的名义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彭华被推举为中国丹霞申遗专家组组长。作为首席专家,他既要牵头编制繁复而精细的申遗总文本,又要往返奔波于各个丹霞申遗提名地之间指导,还要广泛联络国际地学界知名专家以争取支持。他日夜操劳,为中国丹霞走向世界竭尽心智,常常忙到凌晨三四点钟才略事休息。

辛劳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2009年1月,经过几轮筛选,最后确定中国丹霞申报世遗项目,由广东丹霞山、湖南崀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浙江江郎山等中国南方湿润区6个著名丹霞景区组成。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席签发正式文件:“中国丹霞的申报材料符合《执行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对于申报材料的所有技术要求”。从项目正式启动到正式走出国门,中国丹霞,这个在中国申遗历史上涉及面最广、提名地最多、工作难度最大的申遗项目,仅用两年多的时间便走完了一般提名地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路程。

申遗进程中,值得大书一笔的,是2009年5月,在广东韶关召开的“首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加拿大等14个国家的27名国际知名地质、地貌学家,与中国同行们一起,系统探讨中国丹霞的世界遗产价值,共同签署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丹霞宣言》:

……

丹霞地貌展现了绝妙的景观、重要的美

学价值以及巨大的旅游价值;

丹霞地貌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都具有自然遗产价值;

中国丹霞值得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丹霞,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丹霞是大自然赐予全人类的永恒财富。

丹霞,多么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丹霞呀!

丹霞,是在中国最早发现,由中国学者命名,并作为一个独立类型得到广泛研究与运用的地貌;

丹霞,是在中国最广泛分布,涵盖了湿润区、半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高寒区等各种气候区域的地貌;

丹霞,是在中国具有最突出、最罕见自然美以及最为丰厚文化意蕴的景观地貌;

丹霞学,是在中国首创,已经日益完善日益成熟正日益得到国际同行认可的新兴学科,是中国学者对世界地质学、地貌学界的引人注目的贡献!

丹霞,走向世界,势所必然;丹霞学,走向世界,势所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