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3 11:0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洪松生


洪业,北大与哈佛交流的先驱

洪松生

洪业(左一)和校长司徒雷登(左三)在燕京大学(1930年).jpg

洪业(左一)和校长司徒雷登(左三)在燕京大学(一九三○年)

 

2019年3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白乐瑞。当日上午,白乐瑞访问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座谈会上,校长郝平和白乐瑞都谈到了北京大学与哈佛大学百年交流史,可追溯到最早的哈佛燕京学社。哈佛燕京学社,是上世纪20年代初哈佛大学与燕京大学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今天北大哈佛交流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与创建哈佛燕京学社的洪业,正是两校交流的先驱。

洪业,1893年生,福建省闽侯县洽浦村人,其父洪曦系山东曲阜末任知县。少时的洪业在济南读书。1910年入福州英华书院学习,1915年留学美国,毕业于俄亥俄州韦斯良大学。1922年被燕京大学聘用,并在美国为燕京大学建校募款,1923年回国,1924年至1927年任燕京大学文理科长(教务长)。

哈佛燕京学社,源于美国的霍尔基金,该基金委托人设想制定一项计划,让哈佛大学和燕京大学都能受益:用西方研究外国文明的方法,去帮助中国人研究自己的文化,同时也让美国人有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1924年,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与哈佛大学取得了联系。此后,燕京和哈佛经过酝酿、协商,确定成立一个机构,负责该项计划的实施,并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好这笔资金。洪业与博晨光从一开始就参与筹建工作,1925年底哈佛和燕京达成协议。在讨论该机构名称时,洪业提出采用“哈佛燕京学社”,为双方所接受。1928年1月,哈佛燕京学社正式成立。

洪业对于这项有利于加强中国教育和文化研究的计划报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筹划。他首先把这笔资金用于出版《燕京学报》。1927年6月,《燕京学报》第一期正式出版。

1928年,洪业和博晨光赴美国哈佛大学讲学。洪业在哈佛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期间,积极筹划哈佛燕京学社有关工作。1929年,洪业起草了一份备忘录,并与博晨光联名向哈佛燕京学社董事会提交。这份备忘录制定了燕京大学的第一个五年的工作计划,把资料建设、学术研究和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率先提出设立硕、博士学位制度,培养我国自己的文史哲方面的人才和博士生。这个计划目标远大,无疑具有前瞻性,对我国教育发展影响深远。

1930年9月,洪业回国。之后,哈燕社通过改革,在北京设办事处,总干事原则上由美国人担任。博晨光为第一任总干事。同时,学社引得编纂处也宣告成立,洪业任主任兼总编辑。1931年4月哈燕社召开会议,制定了内部章程。博晨光为第一任干事。1939年辞职后,由洪业继任,开了由中国学者负责北京哈燕社工作的先例。

在哈佛燕京学社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哈燕社的工作都由洪业主持。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权也归他掌握。洪业曾经说过,他用哈燕社的资金主要做了三件事情:培养人才、买书和出版。

哈佛燕京学社附设于燕京大学,与燕京大学有着紧密联系。燕京大学每年都获得哈燕社可观的资助资金,用于学校的教育和研究经费开支,推动教育发展并使之成为学术研究中心。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在洪业的领导下,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工作,在编纂我国古籍文献引得(索引)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后人学习研究我国历史提供了极大方便,也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其间,经洪业推荐,哈佛燕京学社还选送许多燕大优秀学生或学者到美国哈佛大学深造,培养研究型人才。经哈燕社安排,也有不少年轻的西方学者来中国学习或研究。哈佛燕京学社以燕大为基地建立了中国研究中心,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在图书资料建设方面, 1928年洪业担任燕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后,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制度,重视古籍善本图书的收集和整理,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既争取到了哈燕社的资金,也有国外友人的捐助,从而扩充了中外图书数量,使燕京大学图书馆成为当时中国大学中最好的图书馆之一。同时,哈佛大学为了增加中文图书的数量,建立了汉和图书馆,专门收集中文书籍。哈佛大学还在燕京大学设立购书处,洪业规定,燕大购置图书时,也要为哈佛购置一份,哈佛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数量因此大为增加,为加强中国文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哈佛燕京学社还全力资助燕京大学出版《燕京学报》,使它成为当时学术界最有影响力的刊物之一。燕京大学受资助出版的其他各类书刊也不在少数,推动了学术研究和教育发展。1935年,哈佛大学开始翻译《康熙字典》等中国书籍,出版了《哈佛亚洲学报》,加快了研究中国文化进程。

1940年洪业在执行干事任上写信给哈佛燕京学社,再次申请建立学位制度,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1940年秋,洪业赴美接受俄亥俄州韦斯良大学授予神学博士与文学博士学位,后赴哈佛大学作短期访问学者。在此期间,洪业向哈燕社董事会请得一笔专款用于建设来华留学生馆舍。翌年,洪业返回北平,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哈燕社工作处于停顿。

抗战胜利后,燕京大学于1945年10月复校,哈佛燕京学社北京办事处恢复活动,洪业仍担任总干事,直至1946年春,洪业赴美讲学。1947年,洪业在哈佛大学担任东亚语文系客座教授。1948年后任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直至1963年退休。

哈佛燕京学社,是一个跨国的学术交流机构。哈燕社的建立,为增进中美教育的交流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同时,也扩大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作为哈佛燕京学社的创始人,数十年来,洪业与哈佛燕京学社的工作紧密相关,为哈燕社在中国的发展,为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与哈佛大学的交流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洪业,不愧是北京大学与哈佛大学交流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