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0 15:3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马照南


·纪念朱熹诞辰890周年专题· 


谨遵师训“不远复”

——朱子与恩师刘子翚

马照南

2刘子翚塑像.jpg

刘子翚塑像

 

武夷山五夫是历史文化名镇,地势开阔,群峰峻美,商贸繁荣。著名抗金名将刘韐、刘子羽,著名诗人、学者刘子翚,词圣柳永及“柳氏三杰”和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安国都出自这里,可谓群星闪烁,气象非凡。

刘子羽、刘子翚之父刘韐,当年在河北招募了一批“敢死战士”,编成一支抗金队伍。岳飞就是最早被刘韐招募的年轻人。岳飞从军后,得到刘韐赏识,初被委以小队长之职,后因战功被提升为统管13个小队的副队长。刘韐的赏识和培养,让岳飞迅速成长为著名的抗金将领。靖康间,刘韐出使金国,金人以相位诱之并强迫其投降,刘韐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刘子翚曾随父戎马征战,后在抗金将领张浚部参议军事,在陕西、四川等地抗击金兵。调任福建路兴化军通判时,也很有政绩。朱熹评价刘家:“八闽上郡先贤地,千古忠良左相家”,“两汉帝王胄,三刘文献家”。

朱熹的父亲朱松,与刘子羽、刘子翚、胡宪、刘勉之等人因皆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恢复中原的共同志向而成为知心朋友。朱松在朝任吏部员外郎时,与同僚联名上奏,反对秦桧的卖国路线,被贬官,居建州城南环溪精舍。朱熹14岁那年,朱松在建州(今建瓯)病逝。临终前他写信给刘子羽,以家事相托,又写信向胡宪、刘勉之、刘子翚诀别,并交代儿子朱熹说:“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三人,学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为听!”刘子羽不负故友之托,把朱熹母子安置在自己家居附近,翻修了一座五开间小楼,供他们居住。

1143年,朱熹遵父亲遗命,奉母携妹离开建州城南环溪精舍,前往五夫里拜师求学。这是朱熹人生的一次大转折,学问也由此迈向新起点。刘子羽、刘子翚、胡宪、刘勉之是朱熹生命进程中的几个关键人物,是他平凡人生升华阶段的引路人。朱熹遵父命,跪拜刘子羽为义父、卓夫人为义母,跪拜刘子翚、胡宪、刘勉之三先生为业师,开始了在弥漫着忠君爱国精神和二程理学思想的新环境里的学习生活。五夫是朱熹求学、成长、成才、成名之所,是朱熹真正安身立命的家乡。

刘子翚(1101-1147年)字彦冲,号屏山、病翁,建州崇安县五夫里人。1132年,因疾辞归,以右宣教郎主管武夷山冲佑观。从此居屏山之下,建屏山书院讲学著述,前后达17年。著名学者刘珙、黄铢、欧阳光祖等均是他的学生。

刘子翚是朱熹在五夫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授课的主要地点是屏山书院,也称“六经堂”。在刘子翚的悉心教诲下,朱熹怀着虔诚崇敬之心,学习经史、诗赋,研读二程、张载等儒家经典著述,学业大进。除了在刘氏家塾屏山书院上课,朱熹喜欢在山水胜境中筑室读书。他与诸生游学山中,吟诗作文,留下许多遗迹,最有名的当数武夷山水帘洞。

“赤壁千寻晴拂雨,明珠万颗昼垂帘。”半山一处奇绝的天然崖洞,即“水帘洞”。洞长约100米,深约12米,高70多米,可容纳千人。水帘洞为武夷山一大胜景,洞口处,两道雪白的瀑布从丹崖峰巅奔泻而下,如晶莹的珠帘随风飘动。洞厅成了“武夷三先生”为诸生讲学的天然学堂。康熙年间题为“巡抚福州□处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某布告”的摩崖石刻,记述了讲学的一些事:“屏山诸贤居武夷山水帘洞讲学,卒即洞建祠以游,门人朱文公亲题扁额‘百世如见’四字,现悬祠中。春秋祀典,后裔执事,历今六百余年。” 当时,刘子翚经常携朱熹到水帘洞讲学。因五夫屏山与水帘洞相距较远,刘子翚便在途中下梅附近购屋一间,并建了一处歇马庄,以供歇息。

朱熹崇敬刘子翚,“朝夕于之侧”,“顿首受教”。刘子翚对朱熹非常满意。据五夫《刘氏宗谱》记载,朱熹16岁生日时,刘子翚为朱熹取字“元晦”,书赠“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楹联勉励。他认为,做人处事首要的是修身,希望朱熹成为一个外表不露、道德内著、知识渊博的人。他说,树木把一切养料都深藏于地下的根里,才能在春天到来时一扫枯枝败叶,生机勃勃;士子要不断学习,积累广博的学问,才能达到内涵深厚、神采焕然的境界。道理深邃而简明,朱熹深为感动,久久不能忘怀。朱熹拜谢恩师赐字,从此将这十六字作为座右铭,并以“晦”为堂号。中年后,朱熹觉得“元”太突出,便谦虚地改“元晦”为“仲晦”。后守制时在建阳云谷建书院,号“晦庵草堂”,晚年则自称“晦翁”。

刘子翚不但通经学,还是一位有名望的爱国诗人。早年效命沙场,痛愤靖康之变而哀哭成疾。他的代表作《汴京纪事》二十首,追记靖康之难汴京沦陷的历史,尖锐斥责权奸误国:“帝城王气杂妖氛,胡虏何如屡易君。犹有太平遗老在,时时洒泪向南云……”他在给朱熹及诸生讲学时,常常遥望北方涕泗呜咽,不能自已。刘子翚坚持抗金的政治立场、以二程为宗的理学思想,给少年朱熹以深刻的影响。刘子翚的循循善诱和朱熹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磨砺出朱熹高远清丽的文思和诗才。刘子翚鲜明的政治理念和拳拳爱国之心,锻造了朱熹爱国为民、坚决抗金、力挽衰世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学术思想上,刘子翚对朱熹影响最大的是“道统心传说”。文化的传承,实质是文脉传承,也就是道统传承。历史上,最早提出“文化道统论”的是唐代韩愈。他认为,中国文化的根本传统是儒家传统。这个文化传统是从尧开始,尧传舜,舜传禹,禹传汤,汤传文王、武王和周公,文、武、周公传孔子,孔子传孟子。孟子之后,文化道统中断。刘子翚在深入研究文化史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发展。他认为,应该在韩愈所列举的从尧到孟子的传承中,加入颜子、曾子和子思。他还提出“心传”之说,否定韩愈所说孟子之后道统不传的说法,认为《书经》中“惟精惟一”乃是道统心传之“密旨”。刘子翚这一“文化道统心传说”,几乎为朱熹全盘接受,并进一步发展为著名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传。

走进朱子故居的“晦堂”,东壁悬朱熹春夏秋冬四季诗手书摹本,西壁立《朱子家训》中的“读书起家之本, 循理保家之本, 和顺齐家之本, 勤俭治家之本”拓本四条屏。正上方横匾“不远复”三个大字是刘子翚写给朱熹的遗训。刘子翚为了提醒朱熹牢记这“三字符”,将朱熹书斋的名取为“复斋”,写了《复斋铭》。《易经》中有“不复远,无祗悔,元吉”及“不远之复,以修身也”。对此,北宋理学家程颐的解释是,“惟失之不远而复,则不至于悔,大善而吉也”,“不远而复者,君子所以修其身。学问之道无他也,唯其知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从字面看,“不远复”似乎没什么深奥的含义。“不远”,“没多远”的意思,“复”,“回头”的意思。“没多远就回头”,指的是走不太远就回头看一看,及时反思,道路也就不会走错。“不远复”三字符在少年朱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朱熹后来每到一处,多把书斋名为“复斋”。晚年他迁居建阳考亭,在书院门口书写对联:“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上联表达遵循慈父朱松的教诲,坚守慎独修养;下联表达严守恩师刘子翚之遗训,始终韬光养晦。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刘子翚的教诲下,朱熹学业突飞猛进。1147年,18岁的他参加建州乡试,考官蔡兹非常赏识他的文章,高兴地对他人说:“吾取中一后生,三篇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这位慧眼识英才的考官的预言果然不虚。

刘子翚的诗文著作,由刘玶将其编为《屏山集》20卷,朱熹恭为之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屏山集》有很高的评价:“集中谈理之文,辨析明快,曲折尽意,无南宋人语录之习。论事之文,洞悉时势,亦无迂阔之见……诗风格高秀,不袭陈因。”

1朱熹雕像.jpg

朱熹塑像

3不远复.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