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30 09:3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马照南

 

朱熹知漳

马照南

 

朱熹画像.jpg

朱熹像

 

早春时节,芗城树木葱郁、鲜花绽放,景色格外秀丽。走在古街小巷,踏过厚重的石板,迎面而来的是巍峨耸立的文化牌坊和富有闽南特色的古建筑,让人感受到历史文化名城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朱熹主政过的其它地方一样,漳州留下朱熹许多的文化遗迹,流传着不少他的神奇故事。

南宋诗人、龙溪进士林宗臣《丹霞屿》写道:

笑凭诗句说丹霞,城郭人民数万家。

礼接紫阳风俗厚,学传邹鲁道源赊。

丹霞,指南厢之丹霞山,曾是漳州雅称。赊者,长也,“道源赊”指漳州学术文化继承孔子朱熹,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林宗臣对朱熹知漳的赞美,与明代《漳州府志》的记载吻合:“大儒朱文公来守其郡,讲明理学教化。名宦乡贤彬彬辈出,称为海滨邹鲁。”800多年来,“紫阳过化、海滨邹鲁”的美誉与漳州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不灭的历史记忆和鲜明的文化符号。

朱熹知漳,是在闽南的二度任职。首仕同安主簿(从九品)时,年仅24岁。职位虽不高,但勤奋好学、办事干练、一心为民,尤其是重视讲学办学,渡海上岛,到金门讲学,在泉州一带留下政声。《朱子行状》称之“士思其教,民怀其惠”。37年后,即绍熙元年(1190年),年逾六旬的朱熹出任漳州知州,此时他已是声名远播的大儒,具有崇高的学术文化地位,还因为他在江西、浙东等地政绩,包括“六劾”贪官唐仲友而名扬天下。《漳州府志》记载他“未至之始,吏民闻风竦然,望若神明。官曹厉节志而不敢纵所欲。”“胥徒易虑而不敢行奸,豪猾敛踪而不敢冒法。”“胥徒、豪猾”之辈对朱熹来临胆战心惊。百姓对朱子知漳,则是欢欣鼓舞。

朱熹知漳的衙署,是在今芗城中山公园内。朱熹4月到任,正值春耕时节,他深入民间,了解民间疾苦。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省燕,约馈,宽赋,简役,劝农,厉兵”治理方针。减免了漳州“无名之赋七百万,减轻总制钱四百万。”他采取劝农措施,推动春耕生产。他大刀阔斧,雷厉风行,严肃吏治,打击豪强,对劣迹昭著的官吏逮捕法办。针对当地豪强兼并农民耕地,税额没有随地划归,致使“田税不均”,力推“正经界”,即要求按实丈量土地田亩,按实际田亩负担田赋。“正经界”体现朱熹的为民情怀和改革精神,为当地百姓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后人怀念朱熹,亲切地称朱熹的办公地点漳州衙署(府衙)为“紫阳古署”。为表达对朱熹敬仰之意,立了“朱文公祠”。如今,在府治旧址的后面还留有一座半月形的七星池,也是为纪念朱熹而建的,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知府魏荔彤为纪念朱熹知漳时的昌盛文风,改建漳州府衙的后楼,取“朱文公”谥号为“仰文楼”。19324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后,“仰文楼”遗址曾为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会址,现为漳州画院。1988年,漳州府衙旧址、七星池、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旧址,同时列入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山公园一带也成为漳州闹市区百姓休闲文娱场所。

朱熹知漳,在整顿吏治、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推进社会管理教化。史书记载,当时的漳州“僻陋涉海,俗未知礼”,社会秩序松弛。朱熹“首述古今礼律开谕之。”他以务本安业、端正信仰为原则,先后颁布《论俗文》《晓论居丧持服律事》等文告。要求仕宦之家要安分循理,克己利人,不可恃强凌弱;要求百姓孝亲尊老敬贤,和睦相处,各守本分,各修本业;要求各类宗教不得干涉民间正常婚姻,不得以种种名义敛掠钱物。朱熹积极推广《家礼》等文明礼俗,使得漳州乡族组织、家族制度、婚丧节日礼仪、待人接物礼仪逐步完善。经过教化治理,漳州民间诉讼大为减少,非法传播宗教的“传经会”逐步禁绝,原先入“空门”女子陆续还俗,还有那些流窜城乡的装神弄鬼者也相继敛迹,社会风俗因之改变。“朱子守郡,讲明礼乐,以正人心”。“遵用遗教,越数百年,若金科玉條。”800年来,“漳民率遵朱子之礼”,成为闻名遐迩的“礼仪之邦”。

从中山公园向南行约数百米,就看到了巍峨文庙。当年的州学,就设在漳州文庙西侧,呈“左庙右学”传统规制,与北京孔庙、国子监规制一致。泉州府文庙与府学则呈“左学右庙”格局。这座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的建筑,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重建,历经500多年风雨沧桑保留下来。文庙大成殿木结构特殊,梁架承袭旧制,至今保存有许多宋、元构件,如覆盆式柱础等,前廊6根盘龙石檐柱雕刻,巍然屹立、婉若游龙、形象生动。这些年,有关部门对文庙进行了“修旧如旧”的大规模修缮,使文庙显得古朴典雅、庄严雄伟,成为漳州古城的中心和文化标志。

朱熹推进社会管理教化,与兴办教育结合在一起,开发民智,培养人才。他亲自开课讲学,光绪版府志载:“每旬之二日,必领官属下州学,讲小学,为正其义。六日下县学,亦如之。”朱熹提出“身修家齐,风俗严整,人心和平,万物顺治,隆及后世”的办学方针,他教导学生学习目的,是“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为人为官一定“要知礼义廉耻,若寡廉鲜耻,虽能文要何用?”朱熹的讲课,以《四书集注》为教材,文武并举,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他在州学创“宾贤斋”,选择黄樵仲、陈淳等一批“廉义有声”的士子,充实教师队伍,“入学表率”;又创“受成斋”以教养武生,练习骑射,达到文武兼修。

朱熹诲人不倦。对前来向他请教的人,总是盛情接待,与他们讲论经典,常常谈到半夜。令朱熹感到特别欣慰的是见到陈淳等一批学者。陈淳对朱熹仰慕已久,1190年,怀着强烈拜师愿望第一次见朱熹。师生相见恨晚,交谈甚欢。朱熹告诉他,“道理要见得真,须是表里首末,极其透彻,无有不尽”。陈淳如醍醐灌顶,豁然顿悟,“闻而为学益力,日求所未至”。10年后,陈淳再见朱熹。朱熹希望陈淳做学问、探求真理要“穷究根源”。陈淳“日积月累,义理贯通,洞见条绪”,融会贯通,卓然大家,成为朱熹晚年最得意的门生。朱熹精心培养了陈淳等一批思想家、学问家。漳州文化逐渐兴盛,各地书院林立,“清漳大儒辈出”,“气节文章尤岿然为天下望”。不仅出现了陈淳,还有唐泰、陈真晟、蔡烈等理学名家。在采访中,许多漳州学者谈到希望恢复“芝山书院”。其实,漳州城乡许多文化遗址都与朱熹有关。如最早“道原堂”。“道原”就是朱熹对陈淳的教诲之意,谓“道须穷根源”。“道原堂”是“龙江书院”的前身。“龙江书院”又是“芝山书院”的初名。

知漳时,朱熹刊刻出版了许多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还有《近思录》《家仪》《乡仪》《楚辞协韵》等十几种。朱熹著作影响最深广最重要的《四书》在此刊刻。《四书》之名,从此确立。《四书集注》刊印之后,不久就风行天下。特别是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规定科举考试以朱熹《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成为中华文化新经典,也成为漳州人民“家弦户诵”之书。

 

朱熹题词.jpg

朱熹在小山丛竹书院门额上题书.jpg

朱熹题词

朱熹知漳,还深化对文化道统传承的思考。一年后他回到闽北,遵父命定居籍贯地建阳考亭。绍熙三年(1192年)建成考亭书院时,主祀孔子,以颜回、曾参、孔伋、孟子四弟子(除颜回,均为《四书》作者)配祀,接下来还配祀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司马光、李侗七人。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到太学祭祀孔子,采用朱熹礼制,以颜渊、曾参、子思、孟轲享配,称为“四配”,天下孔庙遵之,延续至今。朱熹后来被列入大成殿“十二哲”。他的漳州弟子陈淳,以及其后的黄道周也列入“两庑”先贤先儒。宋代以来,全国进入孔庙仅44位,漳州占其中2位,占比极高。

值得一提的是,漳州人民对朱熹有很深的了解。他们不认同元人脱脱《宋史》对朱熹籍贯的错误记载,明朝《漳州府志》记载,朱熹“父韦斋先生为尤溪县尉,生先生于寓舍。后以方腊乱,不果归,遂为建阳人。”这与朱熹自己“居闽五世,遂为建人”的籍贯定位是吻合的。

朱熹是哲学家、思想家,又是文学家、旅行家。他走遍漳州山山水水,最喜爱的是城南的白云岩。这里视野开阔,古木参天,白云袅绕,朝霞灿烂、晚浦归帆,景色秀丽。便在此修建书院,著书讲学。相传当时有个学生叫何有,从漳浦赶过来听朱熹讲课。他听得入神,不断往前移,不知不觉坐到高高的石头上,听完才发现石头后面是大坑,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朱熹被他认真好学的精神所感动,就在他坐的这块石头上刻下了他的名字。为纪念朱熹讲学,村民们在此修建了百草亭,亭中朱文公的雕像栩栩如生。他手捧经书,目光深邃。石雕后立有一石碑,上刻“紫阳夫子解经处”。4根亭柱上分别刻有“百草亭中留盛景,白云岩上隔尘缘。解经明道踪犹在,过化存神泽未湮”。“过化存神泽未湮”,称赞朱熹学识渊博、达古通今,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常常一语成谶。百草亭后面有“洗砚池”。传说为当年朱文公洗砚处,池里泉水清澈,至今仍生长着奇特的“无尾螺”和“红壳虾”。相传当年村民上山劳动,看到朱熹在书院刻苦著书,生活清苦,便把带的午饭中的石螺和虾分一半给朱熹,朱熹不忍吃完,便将已经夹断尾巴的石螺和红壳虾重放水里,竟然成活。关于朱熹的传说故事在漳州一带还有很多,如“断蛙池”“计除开元寺恶僧”等,这些神奇有趣的故事说明了百姓对朱熹的尊敬崇拜之深。

朱熹在漳州前后一年零六天,写了不少诗文。名气最大的,属他写于白云岩书院的对联,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赏的一副对联: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

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白云岩书院依山而建,视野十分开阔。朱熹的对联、内涵深厚、意境高远。表现更多的,是一位成熟的理论家、政治家对社稷江山、对百姓的牵挂与责任。展现的是肩负社会道义,心胸开阔,两袖清风,可昭日月;志存高远,读万卷书、全局在胸,运筹帷幄,心系天下。这副对联,是朱熹知漳的总结,也是朱熹一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