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派 闽学派别。此派学者大都在朱熹思想体系的范围内兜圈子。他们使朱熹的学说更加完善和充实,范畴更加精密,使福建朱子学和其他理学派别相比较具有了自己的更为显著的特点。他们卫师门最力。主要有黄榦、陈淳、李方子、真德秀,以及李光地等。清人全祖望在《宋元学案·勉斋学案》中说:“嘉定而后,足以光其师传而为有体有用之儒者,勉斋黄文肃公。”黄榦在《中庸总序说》中强调,理“之在天下,一体一用而已。体则一本,用则万殊。一本者,天命之性;万殊者,率性之道。天命之性,即大德之敦化;率性之道,即小德之川流。”“万物统体一太极,此天下无性外之物也;一物各具一太极,此性无不在也。”这就把闽学思想中的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问题比较具体化了。陈淳对朱子学的最大贡献是谨守朱子家法,撰成解释理学名词概念的名著《四书性理字义》等。李方子说:“吾于学问虽未周尽,然幸于大本有见处。此心常觉泰然,不为物欲所渍尔。”(《宋元学案·沧州诸儒学案》)李方子对闽学的最大贡献是撰《紫阳年谱》3卷。李光地在《尊朱要旨》中虽然提出“徒以言出夫子(按指朱熹)而不敢疑之也,又乌能言”,而他在清代朱子学的复兴和重新走向正宗地位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具有拨乱反正的意义,应属于朱子学之正统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