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6 00:2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词典

  金莲升班 高甲戏戏班。前身为天福兴班,20世纪20年代建班,1931年,青年艺员谢天造与郑水炸等6人合股,接管天福兴班,因股东是金门和莲河(南安人),故取名金莲升。谢天造等人接手戏班后着手整顿,使每天有戏可演,注意提高质量,戏班面貌大为改观。抗日战争期间戏景不佳,多数戏班衰落至星散。金莲升亦出现股东先后退股,谢天造成了唯一班主。他带领戏班到边远山区演出以维持生存。抗日战争胜利后,经济开始活跃,华侨出入频繁,金莲升吸收了不少人才,演出剧目也增加了以丑和旦表演的小戏,如《管甫送》《番婆弄》《双惊嬷》等。此后,戏班在闽南声名大振,曾有“龙班”之誉。1950年,该班在泉州市戏曲会演中获得好评。1951年,戏班到厦门、漳州、石码等地演出,深受观众赞誉,后来在厦门安家。1953年,定名为厦门市金莲升高甲戏剧团,蔡春枝任团长,张清泸、陈宗熟为副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