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3 10:4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涂秀虹

【国学经典导读】

 

《三国志演义》导读

涂秀虹

 

《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经过魏晋至元明千百年的世代累积,由天才作家罗贯中写定,成为我国历史演义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典范性作品。《三国志演义》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结晶,其卓越的史识,深刻的哲理,使之具有巨大而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被认为是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的“百科全书”,有志图王者的启示录。

 

《三国志演义》,一百二十回,明罗贯中著。

《三国志演义》是一部在史传的基础上,经过民间传说与民间艺人的创作,最后由文人写定的“世代累积型”长篇小说。它一方面利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资治通鉴》等史书所提供的丰富史料,另一方面大量吸收了民间创作的成果。三国故事在隋唐时代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到宋元时代,“说三分”成了说书人喜爱的题材,出现了专门说三国故事的说书艺人,元代刊刻的《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就是宋元时代说书人的“讲史”话本,已具备了《三国志演义》的基本框架。金元时代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这些戏多以蜀汉人物为中心,体现了鲜明的歌颂蜀汉的倾向。        

丰富的史料和民间文学的积累,为《三国志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它的成功却有赖于天才作家的再创作。一般认为,《三国志演义》的作者是生活在元末明初大动乱时代的罗贯中。罗贯中选择汉末三国的大动乱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绝非偶然。他在再创作时,倾注了强烈的时代精神,用自己的心灵照亮了那些堆积如山的史料,从中选择、改造、组织,使之成为一部不朽的杰作。

但关于罗贯中的生平资料很少,对于罗贯中的籍贯,学术界有太原、东原、钱塘等不同说法。罗贯中的生卒年不明,学术界根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的记载推断,罗贯中大约生活于公元1315至1385年之间。根据现有资料,我们可以肯定他是经历过元末“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的大动乱年代,同时又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后来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建立起足以彪炳史册的业绩,但却“传神稗史”,通过编写历史小说《三国志演义》和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寄寓自己圣君贤臣的政治理想,对图王霸业的历史人物的仰慕之情。另外,《水浒传》、《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等小说也都署罗贯中之名,其中有些作品的著作权尚存争议,但可见罗贯中的影响之大。

《三国志演义》以历史家犀利的政治眼光和严肃态度,探索汉末三国盛衰隆替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表现在封建时代各个政治集团的争夺中,究竟什么样的人物才能图王霸业、统一天下,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方能在群雄逐鹿的时代里取得胜利,如何才能巩固政权,长治久安。作者通过对图王霸业者成败的探索,试图思考封建时代的政治哲学,同时也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客观上反映了人民要求统一、反对分裂与战争的和平愿望。所以说,《三国》是一曲乱世英雄的颂歌,也是“有志图王者”的启示录。

《三国志演义》描写了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共九十七年的历史。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以常见的毛宗岗批评修订本来说,头一部分从第一回至三十三回,主要写汉末的动乱和各个政治集团的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第二部分从三十四回至八十五回,写刘备集团的崛起与壮大,三国鼎立,互相争雄的局面;第三部分从八十六回至一百二十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小说表现皇帝昏庸、奸臣作乱是导致汉末大动乱的原因,人心和人才,战略和策略,是“有志图王者”成功的决定因素。小说第一部分深刻揭示了造成东汉衰亡和人民的灾难的原因,并形象描写了各军阀集团的失败与灭亡。如凭借武力而篡夺大权的董卓,暴戾凶残,人心丧尽,自取灭亡。如有着非凡武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吕布,武艺虽好,却没有政治远见,只是自恃勇力,一味杀伐,见利忘义,反覆无常,最终在白门楼殒命。出身高贵、实力雄厚的军阀袁绍,因为优柔寡断、不善用人而错失良机,惨败于势力微弱的曹操。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曹操、刘备、孙权等人脱颖而出,成为领一代风骚的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一回,作者借曹操之口,讲出了他品评英雄的标准,只有“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才是大英雄。

在这幅逐渐展开的三国政治风云彩卷中,小说作者令人信服地表现了他的史识和判断:人心、人才、战略、策略是图王霸业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围绕这四个方面,小说客观地展现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在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对百年历史作了全面、深入、形象的反映,秉笔直书中体现了以史为鉴的现实精神。历史反思的严肃态度突破了尊刘贬曹的叙事传统和忠奸善恶的思维樊篱,如对刘备、曹操,作者都写出他们重视人心、爱惜百姓的事迹,表现了历史小说忠于历史的严正立场。

图王争霸的《三国志演义》同时是一部战争小说,奇谋胜算写得非常精彩,但是《三国志演义》之所以高于其他历史小说更在于对战略策略的分析。《三国志演义》总是从宏观的角度写战争,把政治决策和战略决策结合起来写。如曹操的战略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此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吞并各个割据武装势力,终于成为中原霸主。刘备和孙权方面则是“联合抗曹”,当他们违背这一方针时,即使得到暂时的、局部的胜利,但破坏了战略全局的利益,最终“唇亡齿寒”,被逐个消灭。这样的历史分析和历史思考,至今引人深思。

罗贯中是一位伟大的小说艺术家,他对三国历史的书写,有其政治、历史的标准,同时也有伦理道德的标准。“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正是从政治伦理标准出发,小说表现了较为明确的“拥刘贬曹”的叙事倾向。

拥刘贬曹,有时代思潮的原因。历史学家历来有尊魏尊蜀之分,尊魏如陈寿、司马光,尊蜀如习凿齿、朱熹,皆时势所然。朱子以来尊蜀为正统的思想兴盛,罗贯中生活的时代又正逢“人心思汉”的元代末年,创作小说《三国志演义》以蜀汉为正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从全书来看,作者的正统思想并不强烈,拥刘贬曹,主要还是根据历史事实作出的道德评价,历史文献中关于刘备几乎没有多少反面的材料,而关于曹操奸诈恶德的记载俯拾皆是。因此,罗贯中主要是根据历史材料,按照自己的道德观作了选择和评价,歌颂刘备的仁义,贬斥曹操的奸诈,寄托自己“仁君贤相”的政治理想。

罗贯中虽然拥刘贬曹,但是,他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不掩恶,不虚美”。写刘备仁义,但也不避讳某些有违仁义的行为和作风。塑造曹操“奸雄”形象,但是,如实写出曹操很多优点,表现曹操恢弘阔大的王霸之气,并引用陈寿的评论,对曹操给予很高的评价。正是这样尊重历史的态度,使《三国志演义》的人物形象塑造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如毛宗岗所称赞的“三绝”(诸葛亮智绝,关羽义绝,曹操奸绝),其中的曹操,就因为真实地保留了曹操的历史面貌,从而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既因行霸道而典型体现封建统治者本质特征的艺术生命,同时又区别于文学史上所有奸臣而具独特个性的奸雄形象,展现出独特的风采神韵,成为类型化与个性化统一的不朽典型。

罗贯中在客观展现历史图景的同时,满怀深情地表现了自己的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并且,道德判断与历史精神、哲学思辨相结合,从而深沉地表现了三国历史所蕴含的道德悲剧性质。罗贯中把刘备集团作为仁义之师来寄托自己的道德理想,把曹操集团作为恶德的渊薮加以批判。儒家思想以仁为道德核心,以仁治天下是儒家的政治理想。刘备集团中刘备是仁君的典范,诸葛亮是贤臣的典范,关羽是义的理想人格的化身,仁君、贤臣、义友,体现了封建社会人们所向往的人格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参考齐裕焜《乱世英雄的颂歌》,《三国演义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小说所展现的道德原则,包括“仁义”思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等,是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范,《三国志演义》因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传承民族精神最为重要的一部经典。

然而,刘曹争霸的结局是,有着美好品格而又有雄才大略的刘备一方失败了,而虽有雄才大略却充满恶德的曹操一方却胜利了。这个历史大悲剧的原因何在?作者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能归之于天命,发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感叹。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道德悲剧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就使《三国志演义》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悲剧色彩的长篇小说。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第一部成熟的历史演义小说,《三国志演义》的创作成功,使章回小说成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奠定了长篇小说在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它为后代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三国志演义》的影响下,明清时期编撰的历史演义约有一二百种之多,但在艺术成就上很难与《三国志演义》相比肩。究其原因,很重要在于未能辩证处理历史素材和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对于《三国志演义》,前人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之说(章学诚《章氏遗书外编•丙辰杂记》)。七实三虚,这是《三国志演义》叙述历史的成功密码。既在历史背景、重大事件、主要人物上尊重历史,又要在情节展开、细节描写上不拘泥于史实,而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既尊重历史,对历史进行总体的审美把握,又不照搬史实、图解历史,而在历史真实中熔铸作者的理想、感情,表现严肃认真的历史判断和鲜活生动的现实体验,把历史素材建构成有血有肉的历史图景。

《三国志演义》以宏大视野叙事,放眼三国时期波澜起伏的军事战争和错综复杂的政治全景,巧妙设计了以官渡之战、赤壁大战、夷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的叙事单元,围绕三大战役组织一系列政治军事活动,组构成前后呼应、血脉贯通的叙事结构,曲折变化地表现历史风云,气势磅礴、宏伟壮阔地展现三国时期历史画卷。

对于《三国志演义》塑造的人物形象,前人往往称之为“类型化”,近年学术界或称之为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这是从说话艺术发展而来的中国古代小说特有的艺术特征。《三国志演义》的人物形象以其“单纯的崇高”,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系列性格鲜明、不可磨灭的光辉典范。小说涉及人物将近1200个,这些人物或智或勇,或善或恶,或迂或达,或忠义或奸邪,大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栩栩如生。其中如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曹操、吕布、周瑜等等,在中国妇孺皆知。一些人物形象也呈现出性格不同层面的复杂多样,如曹操的谋略和奸诈,如关羽的忠义、英勇与刚愎自用等。也有一些人物形象被认为夸张而失真,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三国志演义》将历史著作深奥难懂的语言,改变成“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的浅近文言,并吸收生动活泼的民间语言,形成历史演义所特有的通俗而不失典雅的语体,雅俗共赏,使之拥有更为广泛的读者。

《三国志演义》版本繁多。现存最早的刊本为刊刻于明代嘉靖壬午(公元1522年)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每则有七言单目。至《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将回目由单句变为双句,120回。明代嘉靖至天启,又有书名为《三国志传》的一类版本,学术界称为志传系统的本子,与“演义”系统版本的主要不同在于,志传系统的版本中穿插了关羽次子关索(或花关索)的故事。现在常见的《三国志演义》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在《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基础上的修订本,120回。毛宗岗父子辨证史事,增删文字,更换论赞,作了详细评点,从此,毛氏父子的评改本成为最流行的本子。近人常简化其书名为《三国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过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题为《三国演义》的毛本则至为常见,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多次再版的《三国演义》颇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