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9 14:5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黎星


【国学经典导读】

 

《春秋穀梁传》导读

 

黄黎星

 

《春秋梁传》,简称《梁传》,或称《梁春秋》、与《左传》、《公羊传》同为儒家经典“春秋三传”之一。《梁传》也属于今文经学,其体例与《公羊传》大致相同,也采取设问自答的方式解说《春秋》的旨意。《公羊》着重阐释《春秋》的微言大义,强调尊王攘夷、大一统的思想,与现实政治配合较密切;《》则主要以文义阐发《春秋》经文,较为谨慎,认为应该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其思想倾向,强调礼乐教化,力主仁德之治,主张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

 

《春秋穀梁传》,简称《穀梁传》,或称《穀梁春秋》,全书约四万字,是注释、解说儒家经典《春秋》的三部“传记”(另两部是《左传》和《公羊传》)之一。《穀梁传》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

《汉书·艺文志》著录《穀梁传》十一卷,其下自注曰:“穀梁子,鲁人。”唐·颜师古注称:“名喜。”关于穀梁子,唐·杨士勋的《春秋穀梁传序·疏》说:“穀梁子,名淑,字元始,鲁人。一名赤。受经于子夏,为经作传,故曰《穀梁传》。传孙卿,孙卿传鲁人申公,申公传博士江翁。其后鲁人荣广大善《穀梁》,又传蔡千秋。汉宣帝好《穀梁》,擢千秋为郎,由是《穀梁》之传大行于世。”据此说,穀梁淑,一名赤,字元始,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由他传承子夏的《春秋》经解说内容,定名为《穀梁传》。另有穀梁子名寘、喜、嘉等不同的说法。唐·徐彦的《春秋公羊传注疏》说:“公羊高五世相授,至胡毋生乃著竹帛,题其亲师,故曰《公羊传》。《穀梁传》亦是著竹帛者题其亲师,故曰《穀梁传》。”若据此说,则是由最后的写定者题其书名。一般认为,《穀梁传》的成书,与《公羊传》相似,也是经历了从春秋后期到战国、秦汉的漫长时期的口头传授阶段。与《公羊传》的传承授受情况也相似,《穀梁传》由穀梁氏传授,历时甚长,大约也经由诸多学者集体参与创作,在西汉时才著于竹帛,也属今文经学。

一般认为,《穀梁传》比《公羊传》晚出。据考证,《穀梁传》书中曾引用公羊子的话并加以辩驳,正因为《穀梁传》晚出,才有可能引据或反驳《公羊传》的说法。

在《春秋》三传中,《穀梁传》的解经,与《公羊传》有更多的相似性,其注重点也放在探究、阐发《春秋》经文的“微言大义”上,也采用设问回答的形式,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只有少量叙事。

在前面的《春秋左传导读》及《春秋公羊传导读》中,已经介绍了“《春秋》三传”的产生、流传及其不同特色的基本情况。我们再以《春秋·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的记载为例来进行比较。《穀梁传》对“郑伯克段于鄢”的解说是: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可以看出,《穀梁传》对“郑伯克段于鄢”这句经文的注释解说,并不是如《左传》那样叙述具体的史实,而是与《公羊传》相似,通过设问而后回答的形式,对“克”、“段”、“鄢”等词语,进行阐释,解说,力图说明《春秋》在这句简略的记载中,要表达出对郑庄公、共叔段、郑武姜各自行为的道德伦理的褒贬评判。“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就是对共叔段图谋篡位自立的批评,以及对郑庄公处心积虑、纵容共叔段而最后将其杀死的行为的贬斥。《穀梁传》还以设问句“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那么,郑庄公应该怎么做才算恰当呢?)的形式,正面提出合乎礼仪的做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不要急于追捕共叔段,让他有机会逃跑,这才是符合对待亲兄弟的伦理规范。)

《春秋》三传中,属于今文经学的《公羊传》和属于古文经学的《左传》,都曾长期受到人们的瞩目和重视,与《公羊传》同属今文的《春秋穀梁传》则少有问津,显得门庭冷落。但是,在西汉后期也一度有过《穀梁》之学大盛的局面,并影响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各个方面。汉武帝死后,随着战争机制的解体和人民要求安居乐业的呼声高涨,与《公羊》学有密切关系的刑名法术之士遭到朝野上下的普遍反对和斥责。昭帝时,议盐铁,罢榷酤,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生产得到迅速恢复,社会矛盾趋于缓和。在昭帝之后,以较疏远宗法关系入继大统的汉宣帝,对《穀梁》学的兴盛起了重要作用。宣帝即位后,要求“稽古礼文”,实行礼乐教化和仁德之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心态,成了大夫众口一辞的呼声和为政治民的准则。同《公羊传》相比较,《穀梁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强调礼乐教化,力主仁德之治,而这恰恰适应了西汉后期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宣帝喜欢读《申子•君臣篇》,“颇修武帝故事”,曾拒绝王吉“述旧礼,明王制”的建议,反对太子刘奭专用德教儒术,认为“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因而后世常以武、宣帝并称。但另一方面,宣帝“由仄陋而登至尊,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汉书•循吏传》),注意采取措施抚恤百姓,济贫救难,多次颁布假民公田、减免租税、赈贷种食的诏令,要求地方官“谨牧养民而风德化”,并革除弊政,澄清吏治,平理弄狱,废除了武帝时的许多严刑峻法。宣帝意识到礼乐教化的重要作用,注意加强传统礼仪对社会的控制力量,使“海内兴于礼让”。宣帝非常重视儒家士大夫的思想动向,重视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而这时的儒家学说,除了吸收董仲舒《公羊》学偏重刑名法术的理论,更多地继承了先秦思孟学派偏重仁义王道的思想内容,其重要武器之一,就是《穀梁传》。于是,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在宣帝的支持下,《穀梁》学被立为官学,成为统治思想的主要部分。

《穀梁传》虽然流传不广,影响不大,颇受冷落,却没有在学术思想历史的长河里散佚湮灭,说明《穀梁传》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作用和意义。晚清学者皮锡瑞在《经学通论》中说:“《春秋》有大义,有微言。大义在诛乱臣贼子,微言在为后王立法。惟《公羊》兼传大义、微言。《穀梁》不传微言,但传大义。《左氏》并不传义,特以记事详赡有可以证《春秋》之义者。故‘三传’并行不废。”所谓大义,钟文烝在《穀梁补注》中说:“《穀梁》多特言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与夫贵礼、贱兵、内夏、外夷之旨,明《春秋》为持世教之书也。《穀梁》又往往以心志为说,以人己为说,桓、文之霸曰信曰仁曰忌,僖、文之于雨曰闵曰喜曰不忧,明《春秋》为正人心之书也。持世教易知也,正人心未易知也,然而人事必本于人心,则谓《春秋》记人事即记人心可也。”《穀梁传》的思想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倡礼制,严守等级。《穀梁传》认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间都有一定的行为道德规范,超越自己的身份等级行事,就是违背礼仪。春秋时期,周室衰微,但传文认为,必须尊周,尊天子,如:“朝服虽敝,必加于上;弁冕虽旧,必加于首;周室虽衰,必先诸侯。”(僖公八年传)“考礼修德,所以尊天子也。”(隐公十一年传)作为诸侯,必须向周天子进贡;君臣各有职份,各有行为准则,否则,“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倾也。”(宣公十五年传)同时,还必须严格贵贱尊卑之别。

二、维护宗法,尊尊亲亲。《穀梁传》认为,宗法是维系宗族体制、调整人际关系的规范和纽带,其主要内容就是尊尊亲亲。尊尊,就是要尊敬尊者,诸侯忠于天子,大夫忠于诸侯;亲亲,就是要亲近亲者,儿子敬重父亲,弟弟敬重兄长。要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以维护尊亲的权威和利益。

三、悯农轻赋,仁政爱民。《穀梁传》认为,民众是君王的根本,君王应该关心农耕,满足民众生活资料的基本需求,否则就不合正道,如:“山林薮泽之利,所以与民共也,虞之,非正也。”(庄公二十八年传)君王必须经常注意民众的疾苦,随时采取应对的措施,如果遇到大饥荒,君王更要按照礼制的规定,与民共渡灾难。

四、崇尚道义,慎用武力。春秋乱世,诸侯割据,战争连年不断,所谓春秋无义战,《穀梁传》并不一概反对武力,而主张文事与武备并重,认为训练军队,加强战备是必要的,但是,备战要以道义为重。《穀梁传》主张会盟,互不侵伐,如若用兵,要有正义的目的。民众是君王的根本,不能随便将他们推向战争送死,如果以不教之民作战,则非为君之道。

五、尊夏攘夷,礼仪为本。《穀梁传》站在华夏中原的立场上,维护中原礼仪文化,蔑视贬斥夷狄之国,对夷狄的入侵扩张行为极为痛恨,强烈谴责。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华夏中原与四周夷狄的对立和差别并不在于民族、血统,更在意于礼仪文化。

六、重视婚姻,轻视妇女。《穀梁传》认为,婚姻对于宗族延续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非常重视。但是,在以男姓为中心的宗法社会里,妇女却终生没有独立人格和意志,只能从属依附于男姓而存在,成为传宗接代、生儿育女的工具。传文反复强调说:“妇人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夫死从长子。妇人不专行,必有从也”。(隐公二年传)中国千百年来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在《穀梁传》里就明显地存在了。

为了阐发《春秋》大义,《穀梁传》还特别注意总结《春秋》的书法条例。清人许桂林《穀梁释例》罗列了传文中正月、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闰月、朔晦、即位、公如、朝、盟、郊、烝尝、嘉礼、大阅、侵、伐、战、败、溃、入(军队入侵)、取、灭、入(夫人归)、归、奔、卒葬、弑、杀用、日食、旱雩不雨雨、灾异、传疑等三十类条例。其中时月日例最为重要,如:“大夫日卒,正也。不日卒,恶也。”(隐公元年传)“虫灾也。甚则月,不甚则时。”(隐公五年传)“公如往时,正也。致月,故也。如往月,致月,有惧焉尔。”(庄公二十三年传)“非灭也。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襄公六年传)等等。传文把《春秋》经文都用这些条例一一对号,未免显得牵强附会,自相矛盾,其结论往往不足为训,但分析《穀梁传》这一释义特点,便于理解其中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倾向,因此应该予以关注。

现存最早为《穀梁传》作注的是东晋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唐代杨士勋又为《春秋穀梁传集解》作疏,他们的注疏均收入《十三经注疏》之中。清代又有人研究《穀梁传》,较著名的著作有柳兴恩《穀梁春秋大义述》、许桂林《穀梁释例》和钟文烝《穀梁补注》。其中《穀梁补注》引证详尽,多有创见,代表了清人研究《穀梁传》的最高水平。现代版有承载撰著的《春秋穀梁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可作为学习研究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