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4 22:0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何 英



武夷速度高质量  绿色发展提颜值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碧水丹山无纤尘的全国首批5A级风景旅游区,是宋明理学的发祥地朱子故里,还是世界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和17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的起点城市。1990年,世界旅游组织执委会主席巴尔科夫人亲临武夷山观山游水后,欣然题词:“未受污染的武夷山风景区是世界环境保护的典范。”

初夏时节,就武夷山推动市域经济绿色发展的亮点和举措,该市市长谢启龙接受了我的专访……

谢市长认为武夷山的自然与人文禀赋确实丰富而独特。就自然景观来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代表。武夷山属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之美誉。境内石奇峰险、溪碧水丽,其中国家公园内的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8万以上,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可以说,武夷山是“清新福建”的主角,更是游客“清新空气游”的首选地。就人文来说,武夷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聚朱子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闽越文化等精华于一身。

讲到武夷山的名片,那就多了!最值得推荐的有全国首批5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级生态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城市、中央苏区县、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和全球10大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

拿茶文化这张名片来说,被评为“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的地方只有武夷山一处。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也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谢市长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绿色是武夷山最大的特色,生态是武夷山最大的优势,历届武夷山市委、市政府都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尽心尽力当好福建北面的“守山人”。

当前,武夷山新一届领导班子自觉以“两山”理念为指导,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绿色发展新优势正在加快形成,“两山”转化的金光大道越走越宽广。我们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南平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制定“4+X”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做大做强以茶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4大优势产业。 在茶产业上,积极探索无化学农药、无化肥生态茶园试点,打好茶山整治攻坚战。发挥陆路“万里茶道”和海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双起点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推动新时期“万里茶道”的复兴。在旅游产业上,围绕全域旅游,认真做好“旅游+”文章,推动“旅游+茶叶、文化、赛事、节事、会议会展、研学”融合发展。在健康养生产业上,持续建设“三养”基地、健身气功养生基地,积极创建“百佳深呼吸小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品牌。在文创产业方面,推进“文化+旅游、消费、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在会展、赛事的基础上,扶持创作影视传媒、动漫游戏、数字创意、广告等文创产品,争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城市。

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们坚持把生态红线责任意识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零容忍”,全力确保全市优良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实行最严土地管控,全市46.43%的国土面积划入了生态保护红线,比例为全省第一。铁腕整治违规茶山,2008年着手开展违规开垦茶山整治,2013年全面禁止新开垦茶山,开展集中整治违法开垦茶山行动。国家公园试点以来,共整治非法开垦茶山2.6万亩,复绿造林面积共2.4万亩。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县级生态公益林,实施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目前已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收储1.7万多亩,发放收储资金4412万元。开展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完成集约人工林栽培4411亩、林改培2.19万亩、资金拨付3.48亿元。在招商选资方面。我们坚持绿色发展引导机制,推动资金投向绿色发展项目。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重点工程。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模式,瞄准国内外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企业,通过以商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国际健康小镇、佳龙文旅项目、中国茶旅小镇、香江茶人小镇等一批投资20亿元以上的“金娃娃”项目落地武夷山。在发展模式方面,积极探索生态银行试点,让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激活乡村沉睡资源,将生态文旅资源充分释放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实现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三者共赢。目前,初步整合生态开发项目23个,总用地6679亩,总投资约10亿元。今年以来,吸引了绿地、贵澳、神玉等一批知名企业的关注,计划开发农业旅游、高端酒店建设。

一水一山一壶茶,游遍武夷作仙家。谢市长说自古以来,武夷山就是宜居宜游之地。400年前的徐霞客游遍武夷山水,究古探今,写下千古名篇《游武夷山日记》。一直以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都把旅游业当作一个富民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来抓,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过程中,逐步形成“1+X”产业发展模式、“市长+市场”项目投资模式、“生态银行”资本运作模式和“1+3+N”服务管理模式,探索出全域旅游的“武夷方案”,着力推进产业统筹协调、融合发展,实现武夷山绿色发展战略。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旅游业发展成效十分明显,体现在5个方面:产业实现了“大融合”,实施“旅游+”战略,形成了旅游与茶业、文化、工业、农业、体育、康养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的格局,形成了南源岭村、武夷水庄等特色民宿集群,引进了华美达、千禧等品牌酒店以及悦武夷茶文化酒店、体育酒店等主题特色酒店,打造武夷茶汤温泉度假村等旅游新业态。品牌实现了“大效应”, 在2018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武夷山市区域品牌中,“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品牌强度为940,品牌价值2666亿元,总体实力名列前茅。2018年积极参加央视2套大型文旅《魅力中国城》竞演活动,在22个参演城市中(含16个地级市)位列总分第4、县级市第一,获得“十佳魅力城市”殊荣。管理实现了“大提升”,创新智慧旅游项目建设,构建“1+3+N”旅游综合管理机制,建立“行业协会+党建”模式,逐步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了智能、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乡村旅游实现“大发展”,把核心景区、城市旅游、风情小镇、乡村旅游有机串联起来。全市目前有近300余家乡村特色民宿、200余家乡村特色餐馆,以及一大批旅游购物店参与旅游服务。吸引了两万余位农民参与旅游服务,在农村培养了一批旅游服务和经营人才,带动1000多户精准扶贫户脱贫,推动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实现了“大改善”,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有机结合,实行“街长制”“路长制”,实现115个行政村垃圾保洁全覆盖。新建、改造城市公厕、集镇公厕近百座、旅游公厕40座,有效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近两年,武夷山开始迈上了绿色发展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在这里,我想用3个关键词来归纳:

一是加速度。武夷山虽然经济总量不大,当前高铁时代优越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成为重要的南接北联通道、闽浙赣3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全福游”的推动又为武夷山带来了新机遇。武夷山这两年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干出了如虹气势。2018年武夷山市实现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20.5%。下一步,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快、更高、更强,走出一条加速赶超的道路。

二是高质量。高质量最根本的是要“扬优势、补短板”,确立较高的奋斗目标;高质量最基础的是要有高质量的项目准入门槛;高质量最直观的是要有数据支撑。继去年第4季度福建省“五个一批”项目建设正向激励综合考评、位列全省第4之后,2019年一季度武夷山市再获全省第6的佳绩。3月以来连续3个月“四比六促”在全南平市排名第一。2019年来,全市谋划项目24项,总投资83.41亿元,签约项目19个,开工项目28个,投产项目9个,为武夷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三是竞争力。重大项目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年,我们牢牢锁定“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多上大项目,多抱“金娃娃”。全力推进佳龙文化旅游、国际健康小镇、茶旅小镇等11个投资20亿元以上的“金娃娃”项目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导向,着力构建“4+X”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基础上,做足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文章。在“养”字上做文章,对接全国老年人康养市场需求,全面推进三迪养生小镇、国际康养小镇、东方养心谷、神农谷养生园、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养老中心等一大批养生度假综合体项目建设。在“娱”字上下功夫,文化游、乡村游、亲子游、体育游成为新的项目燃爆点。在做茶季节,开发武夷山大红袍茶事体验游市场;结合荷花节、熏鹅节、稻花鱼节等乡村特色节庆活动,推出乡村特色美食体验游线路。引进嘉元千禧酒店和世茂御榕庄度假酒店等,填补了高端休闲度假酒店的空白。落地建设佳龙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打造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科普教育、文化演艺等多业态于一体的超大型旅游综合项目,丰富旅游产品层次。在“联”字上求突破,以“生态银行”为平台,不断丰富五夫朱子文化旅游、现代农业观光游产品,与东翼带下梅万里茶道文化、上梅红色文化与柳永文化、兴田镇闽越文化串珠成链,实现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跃升。在“融”字上深挖掘,让茶与文化融合、茶与旅游融合。开工中华茗园项目,将茶、文、旅三者融合,打造以茶为主题,将研学、工农业观光旅游、茶艺培训、品种园等聚合休闲旅游度假区。除了茶、旅和文化创意这些产业外,武夷山还大胆突破,因地制宜发展数字信息经济、健康养生产业,选准与绿水青山、人文历史相得益彰的绿色产业,谋划武夷星河湾项目、香江茶人小镇、金融小镇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

百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又恰逢武夷山解放70周年、获批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40周年、撤县建市30周年、申遗成功20周年。武夷山全市干群上下一心,以穿江越海的精气神,在经济建设上鼓角争鸣,在生态建设上久久为功,在绿色新优势上谋发展,大力提升武夷山水的颜值和气质。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武夷山 》;图片来源于“大武夷新闻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