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5 23:0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康延平



——话说福州市鼓楼aq的城建与环保

 

康延平

 

 

每天走在鼓楼的大街小巷,可能不觉得变化有多大,可你离开几个月,一定会发现鼓楼又变了。街道变得更宽敞了,空气也变得更干净了,洒水车还没谢幕,雾炮车又粉墨登场,喧闹的城市有了它们,时不时会被抚摸似的安宁下来……这润物细无声的变化,从什么时候又从什么角落开始?

 

    “拆”不再与“强”字结盟

 

城市变美与旧屋改造关系密切。不可否认,一说起旧屋改造,咱脑海里横刀立马的皆是“强拆”二字,可那是早年的事了。现在不一样了,习总书记向全世界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咱鼓楼区得跟上习总书记的步调,变“我要你拆”为“你要我拆”。

福州越长越大,被挤在市中心的鼓楼相对越长越小,可就在这个小小地盘上,因为有温泉有古迹有省市区政府,它的资格一点都没变小,看看挤着一坨坨与高楼大厦反差日甚的旧屋区,居民们住了若干代还都不舍得挪一下眼,你就知道它的魅力了。

这些旧屋要不要改造?当然要。要改造自然就涉及拆迁,如果仍急功近利,难免又强拆强迁。当年这事多由开发商做,他们当然要利益最大化时间最短化,而开发商又是政府招上门的“女婿”,“女婿”动粗“丈母爹”不但睁一眼闭一眼,有时还会扮红脸亲自助阵,那群众不骂你还骂谁呢?时至今日,面对多到像手掌一样的手机,政府别说亲自上阵,连睁眼闭眼都不敢了,“刷屏”这个词不好玩哦。加上从2011年开始,国务院规定各级政府直接负起征地拆迁的责任,有关部门只能知难而上了。

“以人为本”放在征迁工作中特别管用。可怎么“为”?把“尊重”摆在第一位,永远没错。

鼓楼城建在实践中筛选出两种办法:协商征迁和模拟征迁。从字眼上就可看出“模拟”比“协商”更接近实战。

模拟征迁一般有特定对象,比如单位宿舍,对象比较单一,成功率就高。征迁常用两种方案:货币安置和实物置换。将这两种方案挨家挨户宣讲后预签协议,等100%住户预签了,才真枪实弹开始征迁;达不到预签数,对不起,此项目只好搁置起来。至于搁置到什么时候,时间表就掐在拆迁户手里。这就是尊重。

加洋路34号就用了模拟征迁,结果只剩下一户没签。试想想那场面,你一家拖了大家的后腿,能不犯“众怒”吗?政策都一样……他能充耳不闻?当然,迟迟不签,有的是真有困难。把困难亮出来,就算政府帮不了,还有左邻右舍嘛。像鼓西路互爱巷征迁项目剩下的那两户,遇上真困难了,左邻右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困难不就解决了?!独泣不就顿成众乐了?!

要做到如此这般和谐征迁,公开公平是前提。

看来,把急功近利变成“慢功远利”,事情就好办得多。

当然,再慢功远利,也还会有强制的时候。

有一个“最牛钉子户”,说他最牛,只因老两口加起来150岁。他们在杨桥路与白马路交界处经营着一家小店铺,按城市规划,这里要做绿地了,这一带店铺都得搬迁,可他们就是不搬,理由是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要搬只能搬到街对面去。可街对面没有店面总不能挖一个给他?油盐不进,劝说无效,最后只好启动司法程序,申请强制执行。其实与他们置换的店铺在公正小区附近,同在鼓楼区内,面积还大一点,可他们连专车接送都不屑去一顾。强制执行时,拆迁办联合了几家单位,一起把店里的东西打包搬过去,清点完物品再拆开放好,之后逼他们坐下来协商。当然,这时他们的子女唱主角了。子女们看到新店铺非常不错,第三天就签了协议。事后,拆迁办领导进行回访,总结经验——“行霹雳手段,怀菩萨心肠”又成行动指南。

 

    “有效参与”的主人感

 

最敏感的旧屋改造,必须让群众有效参与,这是鼓楼区城建部门一直在做的一件事。

有效参与有几步很重要,第一步,一开始就参与;第二步,让他们有声必发;第三步,所有的文件方案操作流程都必须透明透明再透明!

征迁补偿条例全市统一,但不同地段有不同差价,不同年份那地段也还会出现不同差价,这些差价都是钱,谁说了算?评估公司。可是……这个“裁判员”是不是对方卧底的“运动员”?群众嘴里不说,心里也会嘀咕。

这事要靠透明来解决。

政府先选出信誉好、等级高、业务强的评估公司28家,进入评估库。需要时,拆迁办会划出五天时间,请拆迁户派代表前去选取。如果这五天没派出代表,拆迁办便会指派一组由拆迁户、拆迁办、居委会、公证机关选出的代表,一起到现场摇号抽签,全程录相监督。这种无可挑剔的透明度,从头到尾的有效参与法,不但减少很多后期麻烦,还让群众过了一把当家做主的瘾。

有了透明度,还得引领群众进行利益最大化的拆迁。这是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目前网络“拆二代”可流行哩,“拆二代”在鼓楼区寸土寸金的征迁中,表现得特别起劲。很多人在征迁时眼一闭一睁,就成了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这还没完,要是在规定时间内搬走,还能拿到货币奖励,两项相加,有人拿着补偿款直接奔附近买二手房去了,到市郊买别墅的也大有人在。

帮助群众利益最大化,就需要工作人员多付出。比如在征收流程上,方案公布后有一个月的时间征求意见。在这个时间段,工作人员除了现场驻点,连私人电话都要公布。人家白天上班没时间与你沟通,那你只能牺牲下班时间或双休日了。从“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到“公布私人手机24小时待命”,这样的干群关系,还真是鱼和水的关系哩。

拆迁换房这等人生大事,不敢讲千年等一回,至少也是百年等一回,所以大家都没经验,工作人员你是专家,重要的都得问三遍。各种房源、各种户型、各种计算、各种实惠,你得帮我算,这个算完算那个,货比三家对不对?

有趣的是,工作人员还得时不时客串一把民事纠纷调解员。

不是有这么一句老话吗?没钱乐呵呵,有钱互相苛,家里一下子多了那么多钱财,兄弟间父子间那纠纷分分钟就冒泡了。这种事,拆迁办也拎不清,就请司法人员甚至律师前来助阵,很多矛盾用法律一攻就破。

调解纠纷不是很普遍的事,普遍的是陪办手续。新搬之家水、电、煤气、闭路、网络都得重新做过,联合办公上门服务。更有那些经济特别困难的,拆迁办还为他们特事特办,设计了分期付款呢。

 

    “安置房”成了“良心房”

 

为了进一步建好安置房,鼓楼区城建部门推进了“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的概念。除了坐北朝南、通风日照这些老标准外,“保温”一词也被引进。这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和施工过程中,例如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岩棉板等耐候性佳、使用寿命长、性价比较高的新型环保材料。

在他们眼里,建筑仍旧是凝固的音乐。音符就那么几个,歌好听不好听,关键就在你怎么搭配这几个音符。有人说,建筑成本在整个开发成本中不是特别大,你只要用心对待,不管什么房,都能建得更好。房子是要住几十上百年的,你建的房子首先要自己满意对不对?

“自己满意”很朴实,也很说明问题。

走进杨桥一期安置房,外观上与商品房没多大差别,无论是采光通风还是朝向户型甚至园林绿化、物业管理,整体感觉都很上档次。

对城建部门来说,改造旧屋就是改造一个小社会;对旧屋中人来说,走出环境旧屋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走出“观念旧屋”。

为了引导他们走出“观念旧屋”,进行异地安置,拆迁人员一次次进门入户,解答各种问题,并消解疑虑。之后,他们还会组织拆迁户去看现房,亲自感受异地小区的温馨。遇到年纪大行动不便或子女不在身边的,工作人员还会请志愿者上门服务,陪他们去看房子去办理各种手续。很多老鼓楼人就是在这一拆一迁中,彻底走出环境与观念的双重旧屋,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从群众上门到政府上门,这种逆向思维改变的何止一个工作作风。当干群实现了真正的鱼水情后,拆迁工作也变得更有成就感。

“一次规划、连片整体改造、分期分区实施”的改造模式正是在这种氛围中诞生,它的“滚动开发、统筹使用、有积累、可调配”在杨桥片区的改造中已大显身手。

杨桥片区在“一次规划”后,分两期走,一期建的安置房,住户回迁后还剩下一些,二期拆迁户就可直接入住,由于一二期靠得近,二期群众没有异地搬迁的不适。杨桥一期靠近三坊七巷,还解决了一部分三坊七巷回迁户的需求,一箭好几雕呢。

 

     你今天感受“环保”了吗

 

2014年,福州市专门出台了空气污染防治五个专项行动方案,分机动车污染、餐饮业油烟、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大气污染、城区扬尘污染以及城区焚烧垃圾、大排档和烧烤摊整治五个专项行动。鼓楼区因无具体的重点行业工业企业,无工业污染防治任务,剩下四个专项行动。

空气中,老百性比较直观感受到的“灰尘”,是PM10。

PM10比PM2.5颗粒大,主要由工地扬尘和道路扬尘引起,其次还有汽车尾气。因为鼓楼地处中心城区,车流量大、人流量大,再加上高楼林立引发的排风不畅,而这些都是空气污染防治的不利因素。

2000年环保部在全国布设空气检测点时,福州布了五个,三个在鼓楼:五四北点在屏东中学头顶上,紫阳点在水部街道晋安河边,杨桥西路点在福州大学北门。这批国控点用的是全天候电子监测之高科技手段,采集的数据0.1秒都不让你过目就同步传送到北京,你想造假?呵呵。

在懂行人眼里,城市长大了,国控点也应该范围大一点,如果从大福州的概念出发,如果东南西北分散设点,而不密集布设在中心城区,那指标就会好很多。不过话说回来,“国控”要的就是高规格,有点苛刻?还不都是为了保护你居住的城市!

现实既然如此,埋头苦干便是。

鼓楼区环保工作人员手机里有“鼓楼空气质量长效应急联动”微信群和空气质量数据查询软件,一天到晚滚动播出的是显示鼓楼区空气质量的图示和数据。大数据时代就这点好,一机在手,你无论在哪都逃不掉——各个国控点PM10超过100微克/立方米时,手机立马就会出现报警短信,鼓楼区空气防控行动小组立马就得赶去应急处理。联动的单位有区建设局、环保局、市容局和相关街镇的有关人员,他们也必须各负其责并在一个半小时内将处理情况反馈到微信群,以便职责分明互相监督。

看来除了关机,吃饭睡觉都别想安宁。可这些手机得24小时待命,不准关。

钳制PM10首先要控制的是工地扬尘。

鼓楼区在建的工地,这些年,施工使用围挡、防尘网已不新鲜,新鲜的是鼓楼区政府用红头文件要求工地增加围挡的高度并使用密目网,网与网之间还不能有缝隙。还有祼露的渣土要是短期内不能运走,还要及时撒上草籽,长草压尘。

对于拆旧工地,鼓楼区用大小雾炮压尘,效果非常好。雾炮车一炮一喷雾,不到十分钟,就能把原本可以扬出几里路的尘埃给压下去,一车十吨水可连续喷两个小时。为了监督工地的各项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到位,建设局特派十几位末端巡察员,明察暗访各工地。

雾炮车在久旱不雨天气闷热时,也会到市中心人车密集区表演它的神功——雾炮一响,天掉阴凉,蛮有情趣的哩。

钳制PM10其次要控制的是道路扬尘。

控制道路扬尘最有效的办法也最原始,就是加强清扫和清洗。鼓楼区在红头文件里连清扫、洒水、清洗的次数都作了规定:白天两次机械化清扫、两次洒水降尘作业,夜间一次冲刷。

制造道路扬尘,还是有施工工地的一份“功劳”——那运渣土的车白天不让穿城走街,它就晚上走,有的车子旧了有的车子载多了,那一路滴漏,扬扬洒洒,第二天PM10铁定唱高音似的往上飙,就算赶得上夜间的道路清洗,那污泥浊水增加工作量不说,冲不干净第二天仍旧变回粉尘让你头大。

怎么办?查堵源头呗。趁白天到工地转转,发现问题立即纠正。这还不够,它昼伏夜出,咱也来个昼歇夜巡,流动堵截、跟踪督查、重点路段盯守……

钳制大气污染物还有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种,消灭黄标车。

黄标车指的是2000年以前排放标准为国0的汽油车,2008年以前排放标准为国0、国1、国2的柴油车。

据测算,一辆黄标车相当于28辆国4车的污染物排放量。据环保部发布的《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机动车污染是造成霾的重要原因,占汽车保有量13.4%的黄标车却排放了58.2%的氮氧化物、81.9%的颗粒物、52.5%的一氧化碳和56.8%的碳氢化合物。

2015年,鼓楼区淘汰黄标车1248辆。2016年,鼓楼区淘汰黄标车比2015年涉及面更广、困难更多。为什么?先吃的是肉,剩下的是骨头——有的户主户口落在鼓楼,车却在县乡跑,你得满世界去逮。逮到了,还得做大量工作,拆解黄标车政府有补贴,可那是一次性的,就算拿了最高补贴三万元,也不如细水长流月收入三千元是不是?还有一批姓“公”的黄标车,有只“靴子”叫车改,车主们等了很久,这“靴子”就一直没掉下来,于是这些车就趴在车库里。没上路?躲着也中枪,也得拖出去拆解掉。根据市里下达的任务,鼓楼区2016年至2017年,消灭黄标车总数为3583辆,2016年任务数为2150辆,占总数的60%。过了2017年,再有黄标车,只能是博物馆里的了。

还有一场战役是沿街小吃店的油烟排放。

由于规划滞后,很多楼盘建筑之初没有设计专门排放油烟的管道,市民呢,最好住楼上吃楼下,下雨天不用打伞上街就能解决吃的问题。可小吃店总有油烟,管道从我家墙角过?凭什么呀!

为了这事,环保部门也绞尽了脑汁。还好这几年结合景观改造,大动作里头夹带小动作,几家小吃店联合起来竖一个烟囱,被贴靠的这几家,仍旧得做动员工作:政府花那么多钱帮咱美化外观,这一条管道的面子,咱也得给政府,是吧?

竖了烟囱不是就万事大吉了,你还得时时盯着。清洗费工费钱还费力,一天洗一次还是一年洗一次,那效果大大地不一样。别以为环保局等政府部门夏天以吹空调为主要工作内容,其实要认真起来,事儿还挺多的。你说一天巡察一次和一周巡察一次能一样吗?怎么做?全凭胸腔里那颗看不见的责任心。之所以鼓楼区PM10能以年年下降的趋势写进国控点监测大数据,正是因为有了身体力行做好城市细节的这些人。

终于,2015年,福州市在全国74个主要省会城市的排行榜上进入第六位,可市领导并不满足,希望朝前再挪一位。可就是这一步之挪,很难很难,人家也在打保位战呢。

问环保工作者,目前城市环保还需要什么?他们说,建立网络监控平台,如果能在工地安装探头,就可代替那些能跑会累的巡检员;如果能在69个社区都有数据采集员,综合治理就有了更细化更可靠的数据。经数据分析,夏季来临,臭氧常常成为城市的首要污染物。

城市臭氧,就是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经过高温生成的有害物。它在低空浓度大时对人体有害,是必须提前盯住的污染源。

城市的品质决定生活的品质,为了城市更加美好,城建环保等城市卫士们做出了他们的贡献。这些贡献琐碎细微到谁都不会注意,但万尺宏图不始于一笔一色?一斑窥豹,对他们来说,要对得起这座城市对得起自己,所有的细节都马虎不得

本文原载于《走进鼓楼》;图片来源于“家在鼓楼”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