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1 22:4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郭 鹰



一枝一叶总关情

——红色上杭领跑全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记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奔流不息的汀江水如玉带贯穿全境,积淀着千百年的历史文化,成就了“书画之乡”、“客家祖地”等美誉;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铸就了闻名全国的将军之乡,诞生举世瞩目的古田会议精神和才溪乡调查精神,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著名论断的发源地;这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如画夕阳中”,梅花山环绕全境,是“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这是一片神奇的热土,盛产金铜矿业,蜚声中外的“紫金神话”就诞生于此……在这片五彩缤纷的土地上,有一颗名为“民生”的种子悄然入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用责任、坚持和勇气,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生老病死苦、吃穿用、住行乐、工学安”谋划、部署、推进,为杭川百姓遮风挡雨,排忧解难,如今已成长为一株亭亭如盖的撑天大树。其中,坚持不懈探索、创新、构筑崭新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系列农村综合保险,是上杭县民生工程的一大亮点。

当下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有时来自天灾,有时也可能是来自政策失误,而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很弱,很容易因灾致贫。一般情况下,当事件发生时,政府往往急于定责,群众则急于补偿,容易出现事件处置的空档期,极易引起矛盾。如何在群众和政府之间寻找一个缓冲地带,提供时间上的延缓,为群众在利益诉求上找到依靠,是上杭县多年来一直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目标。

 

分忧的担当

 

这个春天,雨水出奇的多,乌云翻滚,闪电霹雷,狂风遽雨,彻夜不停地下,下得整个小镇仿佛浸泡在水中。而在小镇街道的一间店里却温暖如春,音乐流水般淌过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灯具,铁观音的芳香沁人心脾。30岁的马水金美丽干练,她微笑着将一盏盏热茶轻轻递到我们眼前。曾经遭受的巨大变故在她的身上似乎找不到踪迹。马水金看我们欲言又止的模样,轻轻一笑,望一眼窗外的瓢泼大雨,眼神骤然暗淡,她说:“我最怕这样的雨,那么大,下个不停……”

5年前,也就是2008年8月,上杭县蛟洋乡邹坑村的马水金还是个爱说爱笑、无忧无虑的年轻姑娘。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父慈母爱,靠着勤劳的双手,以养羊为生,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已考上大学的弟弟,带给家族莫大荣耀。马水金的心里还埋藏着一个开心的秘密——她恋爱了。小伙子憨厚勤劳,两人情投意合。小伙子多次提出,想去拜见准岳父岳母,尽早把婚事定下……

“那一年的雨,就是这样子的,像一盆一盆水往下倒,老天啊,哪来那么多水呀?不停地倒,倒了一天又一夜,爸爸妈妈因为担心水田被洪水淹没,一同前往离家不远的农田看灾情,经过大溪边的小桥时……全村的大叔大伯都打着火把,举着手电出去找爸爸妈妈,一直到第三天,才在下游的河滩找到他们……”

马水金说不下去了,她哽咽起来。时隔5年,她接待过一批又一批记者,每一次谈到这里,她都情不自禁。失去父母的巨大悲恸,压垮了那年才25岁的姑娘。父母的丧事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很顺利办完,大家还慷慨解囊,捐助了一些钱,这是中国乡村最淳朴的帮扶传统,一家有难,八方相助。尘埃落定之后,马水金望着瘫痪在床的爷爷,望着惊魂未定的弟弟,望着空荡荡的家,迷茫惊慌笼罩在她身上,将如何扛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呢?这时,弟弟说话了:“姐,我打算退学,我是男孩,我来撑起这个家。”马水金浑身一抖,脱口而出:“不行!”弟弟还在坚持,而马水金只有一个意念,无论如何,不能让弟弟辍学!

正当姐弟两争执之际,一群人走进这个家。领头的是上杭县领导,还有县人保财险公司的负责人,他们不仅带来温暖的问候,还带来一笔钱,对于这个刚刚经历劫难的家庭,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更是一盏希望之灯。保险公司负责人说:“这笔钱是你们父母投的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一共12万元。”马水金和弟弟又惊又喜,他们从未听父母说过有投什么保险,投了多少钱。协保人员解释说:“难怪你们不知道,估计你们的父母都不知道,这是政府统一为大家买的保险,一人两元,全县农村统保,凡属于县里农村居民在辖区内遭受雷击、洪水、泥石流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死亡的,最高可获赔偿6万元。”

首推于上杭县的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起因来自2006年的龙舟赛。汀江流入上杭,迎来了风平水阔的一段绝妙风景,举办龙舟赛成为这里的一项传统。2006年龙舟赛前夕,由于持续不断的暴雨,让汀江水暗潮翻涌,水情复杂,一艘正在训练的龙舟倾覆,两人遇难。随后,位于珊湖乡的中心小学后山坍塌,房屋倒塌,压死了3个小学生。一时间,政府承受巨大压力,怎么赔,赔多少?没有一个标准。赔少了,家属不答应,赔多了,今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上杭县境内雷击、暴风、暴雨、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群众抗击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能力低,能否有一个险种,能应对此类突如其来的灾难,就像当年的农房统保一样?很快,一个新的保险项目——“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应运而生,成为继农房统保之后又一创新亮点,并很快推及全市全省乃至全国。

马水金就是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的受益者之一。虽然再多钱也挽回不了父母亲的生命,却能让活着的人渡过难关,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马水金用12万元开始新的生活,她还清料理父母丧事的债务,将弟弟送上通往大学的火车,重新拾起父母留下的羊绳,招赘进那个真心相爱的小伙子,接来公公婆婆,照顾好生病的爷爷。很快,她就将父母留下的十来只羊发展到近百只,并在集镇开了一家灯具店。如今,弟弟已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可爱的孩子满地跑跳,老人们在安享晚年,夫妻两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让日子越过越红火起来。马水金成了当地的致富女能人,成为上杭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典型人物,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采访。

这些年,有不少和马水金一样遭遇的人及时领到这笔雪中送炭的资金。如蛟洋乡村民赖福连的丈夫在回家途中遭雷击身亡,及时收到理赔款6万元;才溪镇才溪村王开富的家被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推倒,正在熟睡的年仅14岁的女儿当场被压死,赔偿款很快就送到他的手上……

其实,在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之前,早在1991年,上杭县已经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农房统保,即由政府买单,为农民的房屋统一保险。这一保就是22年,如今,这一做法已经推及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而从2009年起,又一项更加全面合理、覆盖面广的农村保障体系——“三农综合保险”,又一次率先在上杭县古田镇建立示范区。示范区推出10多项新型小额三农险种供农民选择投保,经过努力,2012年,古田已初步搭建起全面覆盖的农民基本保障体系,全镇人均三农保险保障超过20万元,大大超过全国、全省平均保障水平。

上杭县农办领导说:“政府买单,群众受益,多年来,上杭县政府一直在摸索一条最适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新路子,极大缓解救灾压力。”

中国人保财险上杭支公司经理赖永春说:“我们的赔付最公平公正,也是最准确快速的。”

王开富说:“谢谢政府为我们农民群众做了一件大好事,我没有花一分钱,却收到了6万元的赔偿款。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重建家园。”

马水金说:“雪中送炭的12万元,让我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我有今天的生活,离不开政府的关心和帮助。”

如何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撑起全天候的保护伞,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引入市场机制,将钱花在刀刃上,将分忧的担当从政府行为转向社会行为,将事后救助转向事前投保,从农房统保到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再到三农综合保险,将帮助落到实处,落地才会开花,才会枝繁叶茂,上杭县闯出了一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康庄大道。

 

坚持的力量

 

“受灾验证了这个措施是正确的。”这是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福建省代表团审议时,对龙岩市农房统保、三农综合保险给予的肯定和厚望。这是继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亲临龙岩水灾现场视察时,再次对农村保险给予肯定的延续和激励。2006年6月,龙岩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水灾。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雨,全市大面积受灾,多处农房倒塌。温家宝亲临龙岩灾区第一线视察。当龙岩市政府向总理汇报时,提出了10项救灾措施,其中第2项引起总理特别关注。这就是保险理赔,住房倒塌的农户每户获赔3000元,而保费只有5元多。这让温总理非常意外,也很高兴。总理认为商业保险是“三农”保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由上杭县古田镇在全国率先实施“三农”综合保险,是在原有农房统保、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等基础上,新增小额农村家庭财产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部分风险较高的作物种植保险等一批贴近农村实际的险种,几乎涵盖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三农”综合保险首创了政府引导、公司承保、农民自愿的“三农”保险机制,实现了“险种、机制、体制、扶持、服务”5个创新突破,有效地缓解了因灾返贫问题。据统计,2012年全县完成“三农”综合保险投资950万元,在所推广的11项新增小额险种中,小额家庭财险承保率达94.3%;小额人身险承保率达83.76%;县财保公司共办理“三农”保险各类出险案件833起,支付赔款297.72万元,因灾赔款受益农户38户,受益农民786人;新开办的烟叶种植保险,每亩保费54元,参保费用分别由龙岩市烟草局、上杭县政府和个人按50%、30%和20%的比例缴纳,农户每亩只需缴纳10.8元就能享受到750元的保额。

谈到“三农”综合保险,不得不再一次提及同样是由上杭首推的农房统保和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

上杭地处闽西山区,农民房屋大部分是土木结构,且依山而建,抗灾能力低,每年都有不少民房因山洪、塌方等自然灾害倒塌。为此,上杭自1991年以来,连续22年由政府买单,对农村群众住房实行统一保险。全县累计投入民房保险金额700多万元,处理农房受损、倒塌赔案1.7万多起,由人保财险上杭支公司支付农房保险赔款800万多元,为农村群众在自然灾害面前构建了一道防护网,为支持农村经济建设、保障灾后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上杭县又首推自然灾害公共责任险,指定县财政局作为被保险人,统一向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杭支公司投保,每人每年保险费为2元,这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开创了先河。根据保险规定,在保险有效期限内,凡属上杭县户籍人口以及由县、乡两级政府统一组织的抢险救灾人员,在辖区范围内由于发生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特指雷击、暴风、暴雨、洪水、龙卷风、台风、冰雹、泥石流、突发性滑坡)直接或间接造成人身伤亡损失,每人人身伤亡责任赔偿最高限额为人民币6万元。据统计,仅2012年,上杭县符合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共有34万人,总计投保金额68万元,资金全部由县财政投入,群众不用花1分钱,如出现意外,就可直接受益。

花小钱,办大事,小投入,大收益。一项项险种落地开花,长达22年的坚持枝繁叶茂。正是有了防患于未然的警惕,有了敢于创新开拓精神,有了长期坚持的力量,才能汇聚成越来越大的能量,才能让民生工程有了接近地气的扎实,才能切切实实为农民编织起一张集生产、生活、人身为一体的全天候立体保障网,给受灾遇险的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保障和利益——

2011年,古田镇五龙村村民廖厚生的房子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由于参加了三农综合保险,他获赔4万多元,有了建新房的启动资金。

2012年4月,罗耀明18亩烟叶临收成之际,被一场冰雹打得几乎绝收。幸运的是,年初在当地政府的倡导下,他参加了烟草种植保险,受损的18亩烟叶获得了理赔。去年像他那样遭受雹灾的烟农共有1176户,他们因参加了烟草种植保险获赔617万元。

2012年,南阳镇马洋洞村的龚永生等11户村民房屋倒塌,保险公司第一时间发放了由政府统一投保的民房保险赔付金。

……

站在临江楼上,只见雨后的汀江水滚滚而流,隔江而望,高大坚固的防洪堤上,悬挂的一条红色横幅“宁可备而不用,不可措手不及”格外醒目。这句话特别契合上杭一直以来坚持实施不断改进充实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领跑的勇气

 

“我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到古田来当副镇长,心里一直在打鼓。”原龙岩人保财险公司农险部副经理廖发珍坦言道。直到现在她还不习惯别人叫她镇长。

廖发珍是一位很普通的女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和别人没有啥不一样的”,丈夫、儿子是她幸福生活的源泉。而作为精通农险业务的白领,她对农村并不陌生,但是,直接到乡村工作,并且一下进入领导序列,当上副镇长,这一切的变化,与开展涉农保险的“古田试验”直接相关。

从那以后,廖发珍和人保公司派驻古田工作站的同事们开始走村串户,风里来雨里去,进行宣传发动,详细解说。谈到曾经受到的委屈和辛苦,她很是感慨。一开始,很多农户提到保险就产生抵触心理,直接说:“花这点钱,还不如去买酒喝。”甚至怀疑其真实性。2010年,古田镇赖坊村村民廖红招接到丈夫死亡的人身意外险赔款合计9万元,这在当地引起极大震动,都纷纷找上门来投保。至于在工作路上骑摩托车摔倒,长时间无法看到亲爱的儿子的想念和愧疚,廖发珍都红着眼圈,一笑而过了。

2006年3月,农房统保在全市范围启动,此项被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的农村社会保障创新举措,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充分肯定。总理的肯定,加速了“龙岩经验”在福建的推广。2009年5月22日在上杭县古田镇率先启动的全国首个政企合作“三农”保险示范区,经3年多的实践创新,已在龙岩全市范围得到推广,为全市农民在全国率先开办了农民住房、农民大病超赔、自然灾害等多个保险品种,且全部由各级政府埋单,为220万老区群众织起了一张全天候立体保障网。截至2012年,龙岩老区群众平均每人每年可获得各级政府提供的涉及住房、人身、大病、农业生产等各类风险保障超过10万元,其保障水平冠于全省。

很多人疑问:政府投得起那么多保险项目吗?正如龙岩市委书记黄晓炎所说:“这样的保费投入,仅占市财政的1%,达到的却是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方面,率先开展试点,一路领跑的上杭县最有感触。因为比起以往政府救助,市场化运营的赔偿机制效率更高、更规范、补偿效益更好。财政中本不固定的赔偿支出,转变为固定的预算支出,经过市场化的运作,惠农效益显著增大。

农民满意,政府满意,那么保险公司呢?能做亏本买卖吗?龙岩市人保上杭分公司经理赖永春说:“如果单从‘三农保险’业务上讲,这块业务在经济效益方面要盈利是很难的。从2006年至2012年,市分公司涉农保险保费收入共计3.43亿元,而直接赔款支出则达到2.03亿元。实际上,第一年开始进行全市农房统保时,人保公司收入农房保费仅有500多万元,却一口气赔出2300多万元,自然是亏损了。但是,它却为我们带来很大的品牌效应。农房统保这个公司最早的福建省龙岩市政府以财政补贴撬动‘三农综合保险’项目,农民年均保障额度就超过20万元。我们在当地的业务也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市县许多重点工程及单位财保业务90%以上都由我们人保财险承办。”赖经理接着说:“农民获得了一定保障,改变以前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保险意识也增强了;企业积累了开拓农村市场的经验,并且有了一定收益;此外,政府也可以喘口气,从被动救济救灾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

“政府得民心,农民获实惠,保险公司赢发展,这样的‘三赢’局面,也正是我们未来进一步推动‘三农保险’继续发展的动力和希望。”龙岩市市长张兆民说。买卖靠的不是吆喝,要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形成长效机制,才能一直坚持走下去。

从上杭县委农办那里我们得知,自2012年5月起,龙岩市已经把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列入市对县(市、区)、县(市、区)对乡镇目标管理考评。市政府印发了新修订的考评方案,进一步明确小额农村家庭财产保险、农村小额人身意外保险、乡村干部责任保险、农业产业保险、烟叶种植保险等5个险种为必推险种,要求前四个险种实施第一、二、三年的承保率分别达到70%以上、80%以上、90%以上,烟叶种植保险承保率达到100%,并且首次提出对完成必推险种任务且承保率符合标准的要求。

“衙宅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其实无论是政策的支持,还是运作模式的创新,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各级政府真正拥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情怀,才使得各类农村综合保险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和谐的“稳定器”和“助推器”,才使得农村社会体系保障建设真正拥有分忧的担当,坚持的力量,领跑的勇气。

本文原载于《走进上杭》